第71章 慫了

城的周長約600多米,是傳統的正方形,通體用黃土夯實,不包磚。

遺憾的是,錦州城外麵的比較場,以及堡壁上的內城城樓等設施還沒有建設,所以必須在秋天之後建設。然後朱棣計算著以後在城堡裏建地下道。

城堡完成後,人們的安全得到保障,朱棣發現這個密集的城堡的牆壁非常堅固,因為注入了桐油,他驚訝地推斷這個城堡的牆壁堅固在後世的混凝土上。

城牆壁高10米,大明各邊鎮的堡壁一般高6米到14米,錦州城壁高10米,可以說是中規中矩。

錦州城南端建造的城門是用石頭建造的,命名為“大前門”,內門命名為“小前門”。

城堡門的上端鑲嵌著石版,正中央刻有淺刻楷書“錦州城”三個大字,大字左右豎著刻有正楷書,記載了建造城堡的時間、軍將、工匠等事跡人物。

這個時候錦州城有軍人大概有兩萬名糧食,大概為一萬大石。可以堅持個百月,如此多的人和物,住在堡內卻很寬裕,城高14米,周長五十五米。

當時駐軍五百餘人,馬數十匹。威虎堡雖然比錦州城小得多,但比錦州城能住更多的人,在自己的堡內可以供人居住。

看著眼前被自己修的七七八八的城堡,眾人都露出了會心的笑容,攥著城堡仍然很簡陋。但是抵禦敵人應該是很可行的。

朱棣的性格是絕對不可能後撤的,他想在這裏達成殲滅敵軍的目的,然後班師回朝獲得更大的戰功,如果從這裏就跑的話,那自己的戰功也不過就是打殺了幾夥流寇而已。

而他手底下張英等將軍也同樣是抱著這個念頭的大家出來一趟,就是為了建功立業。

現在,大明立國已經有十多年了,大的仗已經很少在打了,很多人聽說的那些金刀鐵馬的故事,都是父輩或者祖輩留下來的,他們本人雖然很向往,但是從來沒有機會實踐過。

看到大家都是一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的樣子。朱明遠也不好再說什麽了,總不可能一個人撤回關內吧,這樣做恐怕全國上下的人都看不起自己了。

而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探馬的回報也越來越頻繁,朱明遠知道這是敵軍距離,自己越來越近的標誌。

終於,當一個渾身是血的探馬跑回錦州城的時候,眾人得到了消息,元軍一共五萬人,朝著錦州城這邊殺奔而來。

朱明遠之前也跟著大軍一塊打過仗,但都是一些兵力上級占優勢的戰役,他們此次前來帶有兩萬多人,而對付的那些流寇最多的也不過七八百而已,少的甚至隻有幾十個。

所以一路打下來,幾乎就是平推朱明遠,漸漸也忘了打仗本身的意義,覺得這就是所謂的戰爭。不過如此而已。

等到五萬大軍朝著這邊殺過來的時候,朱明遠的臉色頓時就變得比麵缸裏的白麵粉還白,五萬人自己這邊隻有兩萬人,怎麽可能打得過?

他最後一次把眼神望向了朱棣那邊,希望對方能下達一個後撤的命令,隻要官兵一拖,這山海關的陣型,這樣的話,就算是五萬大軍也打得過。

然而,在場的人除了他之外,沒有一個人露出這樣的表情,甚至如張玉,陳亨那樣的,還摩拳擦掌,準備好好的大幹一場。

朱明遠一直以為自己是真正的勇士,畢竟他也殺過人,見過血。自以為自己不害怕了。

結果這一刻。他發現自己的內心還是有些慫。

大家都在看朱棣,這個時候,燕王殿下就是大家的主心骨。

而天王殿下等的就是這一刻,他一直都想建功立業,隻是沒有機會而已。現在蒙古人來了,他正好想打一場硬仗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本身來說,燕王是最像朱元璋的一個人,但是因為不是老大的關係,所以一直沒有機會當太子,當然因為太子朱標一向以德服人,他也沒有過那個念頭。

或許隻有在草原上與敵人一戰,才能夠表示自己的野心和抱負吧。

敵兵壓境,軍心不穩,朱棣是錦州城上下的主心骨。麵對眾人的目光。

朱棣說:“取消祝賀,全城戒嚴。外城已經報廢,大家退居內城守衛,從現在起,有妖言惑眾者死,擾亂軍心者死。不聽號令者死。煽風點火者更得死!”

他環視人們,語氣嚴肅:“蒙元大軍壓境,全堡上下齊心合力,共擊敵人的入侵。”

他下了一係列命令,大家都凜然服了。

馬上,一匹哨兵從城堡中跑出來,向管轄內的軍官傳達了緊急議事。

八月二十七日下午,在錦州城境內,大軍集結,除了官兵外,附近還有民間團體練,聽說朝廷的兵馬也在這裏,便急忙趕到這裏,請求朝廷的幫助。遵照朱棣的議事發表。

在千戶官廳,朱棣看到濟濟滿堂的軍官還有民間保長們,舉起手中的文告。沉聲說道:“剛才,本官得到了州城探馬官傳來的敵情諜報,蒙古五萬大軍,北元左丞相拔都率領,經由自己,繞過朵顏三衛進入遼西,在喀喇沁部族的協助下,不到幾天就會到達遼西月。”。

大家都在倒吸冷氣,但是朱明遠臉色更白,有五萬大軍……

難道自己今天在這裏說明嗎。以前,我不知道那些穿越者是怎麽想的,但是到了這個世界,就像成為了軍事專家一樣,誰都會打仗,誰都成了無敵的戰將。

為什麽到了自己這個時候也害怕得不行呢?

難道說自己是天生的膽小鬼嗎。

朱明遠越想越想哭,以前總是覺得自己膽子大,經過這次,他在天災和人禍麵前,發現自己的一點膽量,看著真的太小了。

朱棣的聲音很重。他左顧右盼,沉甸甸地說:“我作為大明將官,必須重視國事。在這個國家危難之秋,要慷慨大方,不怕成仁,忠心耿耿耿,盡職盡職。抑危防賊,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