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大漢最美的逆行

徐晃無奈的點起騎兵,出發去追趕天子的車駕了。

他不想這樣做,因為作為還有政治頭腦的徐晃來說,他清楚地認識到,楊奉一旦出兵,那麽他之前苦戰得來的大義和榮耀,就會全部喪盡,將來在史書上,對他的評價,不會比李、郭好到哪兒去。

這是劫持天子。

就連董卓,在麵對當時還隻是陳留王的獻帝的時候,獻帝那一句”你是來保駕,還是來劫駕”立即就讓董卓滾鞍下馬,大禮參拜,表示自己是來保駕的。

這也是大義。

但是楊奉下了命令,他就隻能照著做。

從之前屈身從賊,一直到現在,楊奉對他是不錯,可是這樣的事情,作為一個從小受到忠君教育的良家子來說,徐晃實在是沒法做。

現在就是左右為難。

“待我做完此事,也就是報了楊奉的恩情,接下來自刎以謝天下,也就是了!”

想來想去,徐晃覺得自己隻有這條路可以走了,反而心中一片通透!

大丈夫生於世間,來也要來得明白,去也要去得明白!

放下徐晃下定決心不提,在距離魯陽還有一半距離的地方,王易騎著馬,和關羽太史慈徐晃等人,護衛在天子的車馬旁邊。

這是曹操的意思,曹操的人馬,有萬餘人,不過護衛天子車馬的任務,則是交給了王易的人馬,至於呂玲綺等人,在覲見天子之後,則是早就回到了小沛,他們沒有別的任務了。

護衛天子車駕,比較適合他們,畢竟王易是漢室宗親。

一路上,天子偶爾會拉著王易說兩句話,王易則是恭謹地回答,包括劉備在徐州的施政什麽的,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我觀愛卿,便知皇叔是何等人傑。”獻帝誇獎道。

王易正要謙遜兩句,一聲淒厲的長叫聲從隊伍後麵傳來。

“報--有大隊騎兵從官道上追來,距離大隊不到十裏!”

聽到探子的喊聲,獻帝的臉上抽搐了一下,有些驚恐。

看著獻帝的表情,王易就有點可憐這位東漢的末代皇帝,這些年真是吃了不少的苦頭吧?

“愛卿,這會是什麽人?”獻帝問道。

“陛下別慌,護駕的尚有上萬兵馬,待微臣問一下探馬。”

王易轉向探子,探子立即詳細匯報:“估摸有三千騎兵。”

“不少啊,楊奉手下的騎兵全來了嗎?倒是反應很快。”王易在心裏想著。

這時候曹軍帶隊的大將夏侯淵也來了,曹操並不在此地,他昨日就帶著一部分兵馬前去魯陽,為天子準備行轅去了。

“妙才將軍,還請你護衛天子一行加速前往魯陽,不要急於趕路,不然堵塞官道,行動更加的困難。同時還請派人去請援兵,鎮軍將軍的大隊人馬都在魯陽,來此不過一兩個時辰的路而已。”

夏侯淵點了點頭,他本來是打算讓自己部下的精兵來阻擋追兵的,現在既然王易肯出頭,那他當然樂得讓徐州軍來承擔這個損失。

“陛下,微臣領徐州兒郎去阻擋追兵了。若微臣有什麽閃失,還請陛下對臣父說一句,微臣沒有丟他的臉,沒有丟大漢曆代先帝的臉!”

拱手之後,王易調轉馬頭:“二叔,師父,文向,徐州的兒郎們,隨我來!”

關羽太史慈一聲不吭,調轉馬頭跟上。

徐盛高喊一聲:“得令!”同樣跟上。

徐州的五百騎兵,五百步兵,同時列陣,轉身,跟隨著主將們,朝著來路呐喊著行去。

逆行的他們,有著大漢最美的背影!

在獻帝的淚眼婆娑之中,王易這一刻遠去的身影,永遠的留在了他的腦海之中。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王易還沒變聲的嗓子,吼出了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似乎一股電流從上而下,瞬間就流遍了獻帝的全身,讓他忍不住的戰栗起來!

此情此景,此詩此句!

獻帝感動了!

不得不說,不光要做,還要會說,才能夠留下最深的印象!

獻帝這一路行來,從長安到洛陽,幾次大敗,無數忠勇的士兵與臣子戰死,卻並沒有給獻帝留下多深的印象,此刻王易做的事情,和之前那些人做得也差不多,卻讓獻帝無比的感動!

當然,也有可能是那兩句詩念得太好了 ……

曹操的部隊開始迅速開拔,而王易率領一千徐州軍,攔在了馳道之上。

漢朝力量鼎盛的時候,曾經重新過秦朝就有的”秦直道”,這些路連接了帝都與中原的各大城市。讓帝國的行政能夠迅速地傳給各地,然而隨著漢朝力量的衰退,這些馳道,也就逐漸的廢棄了,隻有一些地基還在,可是沿著這些馳道的地基去走,也比普通的官道要強。

從洛陽到魯陽,就正好有這麽一條馳道,將洛陽、梁縣、魯陽連接了起來,大軍行動起來,比走其他的路,要快捷得多了。

這是必經之路,所以攔在這裏,就一定能夠阻擋追兵。

“為了天子,我們當然可以攔在這裏,可是明明可以讓曹操的人馬攔路的。”太史慈有些奇怪地問了王易一句。

他不在乎做這樣的事情,不過想想是替曹軍阻擋追兵,就感覺有點不劃算。

“我等看似壯烈,卻似危實安。”王易笑道。

“子義,你還不了解明世侄兒嗎?他什麽時候吃過虧。”關羽捋須笑道。

“還是二叔了解侄兒。”王易嘻嘻一笑,然後對太史慈道:“師父,追兵一定是楊奉派來的,騎兵在先,要動起來快得很,而他其他的步兵,想要追上來,沒幾個時辰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們隻需要攔住他們的騎兵就行了。騎兵是楊奉手下最精銳的一批力量,你猜他會派什麽人來帶隊?”

太史慈恍然大悟:“那非得徐公明不可。”

“正是如此。徐公明此人雖然委身於賊,可是深明大義,又和二叔交好,我們攔在此處,以大義訓之,還擔心會有什麽危險嗎?而且我看徐晃也不願意在楊奉手下多待,到時候曉以大義,就算沒法把那幾千騎兵也弄來,至少能得徐公明這樣一員大將,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