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計五年,東夷可平,全遼可複

在占據了濟州島後,他便把工匠們和戰馬陸陸續續的轉運了過來,算上島上的三百多匹朝鮮放養的戰馬。

他現在也有了近兩千馬匹,兩千騎兵還是問題不大的,雖說單人單騎。

燧發槍的製作,鎧甲的製作,工坊在這裏重建,而且他還分一批準備鑄造大炮。

他敢離開就是挑了袁崇煥進京敘兵事的時間,至於官麵上的“請假”。

他大伯病重,回家探望並料理後事,可他沒有大伯,那就隻是說鬼話了。

難道你朝廷還要去家裏看看有沒有病重?查探一下?

算了吧,怡春院春花還等著我呢!

就在趙津南占據濟州島的時候,袁崇煥回京敘兵事。

平台召對。

“奴酋跳梁,十載餘資,封疆陷落,遼民塗炭,萬裏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虜方略,據實奏聞”

崇禎高坐龍椅,開口說道。

大體意思就是說後金造反,十幾年了,邊疆邊城都陷落了,遼東的百姓生靈塗炭,你萬裏趕赴朕的召喚,說明還是忠勇可嘉的,所有平胡虜的計劃,據實講來。

崇禎皇帝急功,這是不可厚非的簡而言之,做事沒什麽耐性,對於後金,他是想短時間平定的。

而此刻,袁崇煥清了清嗓子,行禮後便準備開始表演,自從上次辭職以後,他還是放不下帶兵打仗這件事,後來找人找關係。

看到別人給魏忠賢建生祠,他也出錢建,巴結魏忠賢,但是這不好使,魏忠賢頂多是不再找他的麻煩,想要重新上班?升職加薪?

你還是曆練曆練再說吧,巴結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幾。

“臣,所有方略已具書中,皇上千古之堯舜,行此不難,臣受陛下特眷,助臣於萬裏之外。臣六年前早已期定,倘皇上假臣以便宜,計五年,東夷可平,全遼可複,以報皇上”

這時候袁崇煥開始捧皇上了,皇帝這麽重用他,他肯定要捧一下啊。

大體意思就是,皇上,臣的計劃都已經給您大體做了個報告呈上去了,皇上是千古以來聖明的皇上,做這個事情不難。

我深受皇上的眷顧,對於這件事,兄弟我六年前心裏就有了一個計劃,如果皇上給我便宜行事的權利,那麽,五年,我就能把這些後金胡虜給平了,到時候全遼就都回來了。

崇禎一聽,大喊了一聲好,也是很激動,心裏想,這袁崇煥不愧是棟梁之材。

“複遼,朕不吝封侯賞。卿努力解天下倒懸,卿子孫亦受其福。”

崇禎皇帝很高興,全遼回歸國土,我給你封侯,你努力去把後金韃子消滅,你的後代子孫也能享福。

袁崇煥的大膽承諾讓在場的大臣們都感到震驚,當時就有人表示了懷疑,但是你總不能立刻提出來吧,皇上正高興呢!你來添堵?前途不要了,還得得罪袁崇煥,袁崇煥現在可是紅人。

趁著崇禎皇帝離開小憩的片刻,給事中許譽卿就問袁崇煥,五年的時間如何能夠解決遼東的難題。

袁崇煥的回答更讓他震駭:“聖心焦勞,聊以是相慰耳。”

皇上為了遼東的戰事焦急不安,他說出五年可以平遼,不過是以此來安慰一下皇上。

聽起來簡直不可思議,君臣奏對可不是兒戲,這尼瑪是欺君啊,真要追究起來,你又幾個腦袋夠砍的。

許譽卿在一邊提醒袁崇煥說:“皇上英明,你真能按期平遼?不能的話怎麽敢胡亂應對?五年的期限一到,皇上要求你兌現承諾,你怎麽辦?”

袁崇煥聽了,我尼瑪,升職加薪激動過頭了,這問題很嚴重啊,抓緊打打補丁,別有什麽漏洞。

等崇禎皇帝回來,接著剛才的話題,袁崇煥便開始提各種各樣的要求和條件,沒想到崇禎皇帝全部答應,並且督促在場的閣臣和各部的首長當場保證,務必積極配合袁崇煥,要什麽就給什麽。

各位大臣也都痛快地答應了,你不答應能怎麽辦,白白惹得皇上不高興不說,到時候後金平不了,這鍋誰背?

兵部尚書?戶部尚書還是哪個禦史背?誰也背不動,愛誰背誰背,反正我大東林黨不背,有啥事解決不了的話,到時候再說,推唄,拖唄。

反正是搜刮,貪汙,漂沒算我們一份,其他的就拉倒吧,沒那功夫,勤於王事,不好意思,我們東林黨不好這一口。

此時,平台上的氣氛莊重而愉快。崇禎皇帝和袁崇煥都鄭重許下諾言,一個要在五年之內解決遼東的難題,一個答應全力配合,並且不惜高爵厚祿。

做為陪襯的閣臣和各部的官員唯唯諾諾,配合得很好。困擾了這個帝國十年的遼東問題,似乎很快就會煙消雲散了。

袁崇煥說出自己最後的憂慮,就是擔心輿論的幹擾:“以臣之力,製全遼有餘,調眾口不足。一出國門,便成萬裏,忌能妒功,夫豈無人。即不以權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見亂臣謀。”

袁崇煥感覺還有漏洞,這不,他的意思是說,就我的能力,領導全遼還是沒問題的,但是我堵不住朝廷上的悠悠眾口。

這麽一去赴任,就是萬裏之外了,少不了背後有人妒忌我的才能和功績,就算不在各種事情上對我造成牽製,也能因為彈劾我而影響到兄弟我的計劃。

崇禎皇帝站起來聽他說話,覺得很有道理,鄭重給出自己的保證:“卿無疑慮,朕自有主持。”

小老弟你好好幹,這事我給你做主,一點問題沒有。

平台召對結束,崇禎皇帝又答應收回王之臣、滿桂二人的尚方劍,專賜袁崇煥,以確立專權。召對結束,又賜袁崇煥酒饌。

回去之後,袁崇煥仔細斟酌,覺得還是有漏洞,又上書全麵闡述了自己的平遼方略,基本都是從前的路數,沒有什麽新意。

核心部分就是:“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之說。法在漸不在驟,在實不在虛,此臣與諸邊臣所能為。”

用遼東百姓守護遼地,然後遼東的土地養活遼人,守城他不香嗎?這才是正解,主動出擊算是變通的策略,議和算是輔助的策略。

這個計劃就是在於慢慢施行,不能操之過急,你得追求實際的功績而不是一些虛名,這些都是兄弟我和這些邊臣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