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轉戰寧錦

其實黃台吉這次征伐朝鮮,既得利益很多,首先阿敏撤退時,後金和朝鮮雙方使臣在江華島和漢城之間往來穿梭。

經過多輪談判,雙方互有妥協,最終達成協議。協議規定,後金和朝鮮互不侵犯,朝鮮定期向後金進獻貢品,並用對待明朝使者的禮節對待後金使者,不得收留後金的逃人、不得築城練兵等,史稱“江都之盟”。

如此一來,後金逃亡的人得不到庇護,而且毛文龍的處境就難了,很難做人。

我“大朝鮮”給你這麽多幫助,你這也太不經打了。

明朝的這次救援,被朝鮮人譏諷為“紙上之兵”。明朝這種無能行徑,讓朝鮮感到心涼,明朝你這老大哥也不行啊!

這次勝利,打破了朝鮮與明朝的同盟關係,雖然朝鮮沒有明確斷絕與明朝的關係,但是極大緩和了後金出兵可能出現的後顧之憂。

毛文龍其實也是有考慮過投降後金,而且據說有和黃台吉的書信,後來後金使者被朝廷逮到,也成為毛文龍死因之一。

三月簽訂盟約後,阿敏就帶兵回歸,還得繼續打明朝呢!朝鮮,打著沒意思,太弱。

盛京,一片歡呼,看來擁立黃台吉登上汗位很正確,這不,這位新大汗剛上位便收了一位年年上貢的小弟,是不是真心當小弟,無所謂,上貢就行。

毛文龍被打廢,可以專心對付明朝了。

而毛文龍退守皮島,損失慘重,丟地丟人口,麵露難色,這我有啥招,幾萬騎兵,一個衝鋒,隊伍就會垮掉,擋是擋不住的。

相比狼狽不堪退守皮島的毛文龍,袁崇煥見結局一定,迅速的縮回寧遠城裏去了。

守城挺好,悠哉悠哉等著後金韃子飛蛾撲火,哦不,是撲萬人敵,撲大炮。

天聰元年(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遠征朝鮮王朝之後,黃台吉親率大軍征明。

袁崇煥在守城戰方麵也算是個大家,此時他已經開始實施“恢複之計”即“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他修城屯田,以屯養戰,以“守為正著,戰為奇著”。

黃台吉一到寧遠便想及早發動進攻,以前又不是沒打過,雖然以前也沒打下來,結果打了半天自己傷亡慘重,寧遠城卻屹立未動。

接下去又攻十幾天,依然無成。

袁崇煥心想終於是來了,他命令滿桂、尤世祿、祖大壽出城拒戰,真當我不敢出城嗎?我手下又不是沒有強兵。

黃台吉督促代善、阿敏、莽古爾泰、阿濟格等進攻,明軍呐喊抵抗。袁崇煥坐鎮指揮,放大炮,後金兵一排排倒下,遊擊覺羅拜山、備禦巴希等被射死,貝勒濟爾哈朗、薩哈廉、瓦克達俱傷,明將滿桂也負重傷,士兵死傷大半。

寧遠打不下來,黃台吉帶兵又返回錦州,這時已經過了六月,將士中暑很多,黃台吉南征北戰這麽多年軍事素養可不低,他知道此地不可久留。

留下來幹啥,打又打不下來,白白消耗糧草,得不到好處,第二天他就下令退兵了。

袁崇煥作為一個文人,並非儒將,他做的已經很不錯了,特別是守城戰,袁崇煥此人好兵事,喜歡和老卒交談,談起戰爭打仗來,那也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

寧錦之戰打完,他便上書報捷,曆史上稱為寧錦大捷,但是此刻北京城裏皇帝,兵部,各位大佬都在商議。

“此刻韃子被打退,下官覺得應該乘勝追擊,擴大戰果”

“下官附議”

“下官也覺得應該繼續追擊”

……

就這樣,乘勝追擊的命令便下達。

袁崇煥接到命令,頓時感覺腦殼疼,怎麽追擊,兩條腿追四條腿,拿命追啊。

他沒追擊,抗命了,轉而修補城牆去了。

結果京城裏閹黨有人彈劾他“過於暮氣”,應當罷黜。

麵對皇帝,朝廷官員的問詢,袁崇煥有些無語,你們懂打仗嗎?嘰嘰歪歪的。

媽的,這工作沒法幹了,辭職,老子不幹了。

袁崇煥上書請辭,此刻魏忠賢九千歲風頭正盛,袁崇煥此人有很多毛病,得罪過魏忠賢,看著這個請辭,皇帝都沒挽留,幹不了,那你就別幹了。

如此,袁崇煥就離任了。

而遠在山東,趙津南多少也了解一些,有些是通過各種消息,有些則是他了解的曆史印象。

兩千新兵,從剛開始被他帶著“剿匪”,到天啟七年三月多的時候,已經訓練了五個多月,他的兵隻要不是出任務,那基本上全天都在訓練,比三五天一訓還被稱作強兵的強了可不是一點半點,當他得知後金和朝鮮簽訂盟約後,立馬就派出了四百人去往東江鎮,糧草帶的不多,全得靠以戰養戰。

事情都結束了,後金回撤,這可是好機會,基本上沒人會注意他們,

幾次輪換,基本上又是一次洗禮,不過幾次下來折損卻比較大,兩千兵丁折損一百有餘,俘虜的卻比較少,戰馬不足千,也就六七百的樣子。

但是已成強軍,根據錢一的匯報,曾有一小隊二十幾人被韃子上百騎兵追入山林中,結果追擊的韃子一個不剩全都永遠留在了那裏,自身傷亡很小。

他有了一千六七百的騎兵,此時已經六月,他覺得還可以搞幾趟,八艘大船,一趟五百人,又進行了新一輪的征程。

資金方麵,從劫掠了大量士紳和私鹽的買賣,他已經積累到三十萬兩,結果這倆月儼然去半。

造船,火銃,賞賜,撫恤,買地等等一係列下來,消耗大的很。

此時黃台吉在寧遠,錦州沒什麽收獲,基本上已經放棄了,遼西不能攻取,便不能進山海關,如果要奪取北京,隻有另找出路。皇太極對蒙古是有所了解的,當時他已參加過與喀爾喀、科爾沁等部的結盟,也曾領兵馳援過科爾沁,

趙津南決定賭一把,賭的就是黃台吉目光注意不到他這裏來,三五百人,癬皮之癢而已,無關緊要再,幾趟,至少搞個三千多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