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宮中日常 2

轉眼到了午膳的時候,不但張皇後來了,懿安皇後帶著五娘來了,孫承宗也來了,還帶來了在王恭廠中行醫的大夫吳有性。

王恭廠爆炸的時候吳有性恰好在京師坐診,按照他的話說,自己一輩子都沒遇見過這麽多外傷的病人,光是截肢自己就做了不少於五百人。

朱由檢感覺到自己在學習科技發展的曆史中應該看到過這個名字,於是試探著問他是不是也曾經治療過疫病,得知了確定的答案後,朱由檢基本上就斷定了自己的好運氣。

這年代遇見瘟疫都是遠遠躲開的,還能夠衝上去治療的人沒有幾個。由此,朱由檢再一次確定這位應該就是明朝在醫學領域名氣和技術被大大低估,後來判斷出瘟疫經過呼吸感染,提出了治療瘟疫十二法,寫出過著名《瘟疫論》的醫生吳有性。

說話間,午膳擺上來了。

吳有性本來就是一個不問俗世的人倒還無所謂。但是皇上邀請大家,平起平坐地圍坐在一張長條桌上吃飯還是讓孫承宗有點接受不了。

朱由檢強拽著,勉勉強強的讓孫承宗、吳有性在自己對麵坐下,然後揮手讓宮女退下,示意周皇後給大家分飯。皇後平日裏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分個餐搞得也是汁水淋漓,大呼小叫的。朱由檢製止了旁邊心急火燎的眾位太監的幫忙,也不催促,就是這麽笑眯眯的看著。

第一碗蒸香稻被周皇後笨手笨腳的端上來送在朱由檢麵前的時候,朱由檢又站起來幫著她放在了孫承宗的麵前。皇上皇後兩個一起端過來的一小碗飯,唬的老頭趕緊站起來謝恩。朱由檢沒有理她,隻是幫著皇後盛飯,陸續交給了吳有性,懿安。最後兩碗朱由檢搶先把一碗放在了周皇後的麵前,這才招呼著大家落座。

看著感激又憋著一肚子的話,遲遲不動筷子的孫承宗,朱由檢說道:

“孫卿家可是覺得朕大可不必用這點禮儀招攬先生?”

“臣惶恐。”

朱由檢搖搖頭,先是對挨著自己做下的周皇後說:

“你和朕是結發,懿安和朕是姐弟,吃個飯還要分上下,朕覺得不妥。同時,這裏我們是主人,在家裏招待客人,先客後主,是不是應該的?”周皇後幾乎被這句家裏主人給徹底陶醉了,迷迷糊糊的光是點頭。

然後這才對著孫承宗說道:

“這大明朝怎麽個模樣,先生比朕清楚。再不改,內憂外患之下朕就是亡國之君。可是朕這幾天想來想去,曆朝曆代的改革都是大刀闊斧的開始,不出五年,基本上都是政亡人息。要麽改的大臣死,要麽不改的君主亡,朕想有點不一樣。別人改臣民,朕改自己。先生多適應。”

“吃飯!”

說完,也不看有點發呆的孫承宗,倒是和確實很放鬆的吳有性還有逐漸放開的皇後開始一起用餐。

很快,孫承宗也好像是想通了什麽似的,開始用力的往嘴裏刨飯。但是給他一百個膽子,估計也不敢支使皇後娘娘加飯,吃沒吃飽朱由檢也就不再操心了。

等到吃飯完,太監們把這一行五個人帶到了文華殿,朱由檢安排木匠打造的長條辦公會議桌麵前的時候,幾個人就已經有點見怪不怪的勁頭了。左手邊吳有性伴著孫承宗坐下,右邊懿安伴著周皇後坐下,朱由檢在桌子頂頭安了一個更大的椅子上落座。

“這樣不是個形式的問題。”

等到朱由檢再讓人給每一位前麵都擺放上文房四寶和茶水的時候,就連孫承宗的眼睛都亮了。

“先是大家不累,坐下來說話能堅持不少時辰。其次,隨時可以記、可以查、可以看。”

“行啦,看看孫先生今日這麽急著進殿可是有事?”

孫承宗還正在上一件事情的思考中,突然發皇帝叫自己,他已經發覺了這位的脾氣,就直接大著膽子說:

“皇上,老臣剛剛走神了。”

“朕問你今日進殿可還有其他的事情。”

“老臣就是想問問皇上題寫的皇家陸軍官校構想,臣還是不了解。”

朱由檢這才撿著後世無論是經驗積累、知識沉澱、輪訓和短訓,長期培養的重點說了幾條原則。然後鼓勵他大膽的去想,待條陳呈上來再議,本來還想和孫承宗說說能否把軍部從內閣分出來的思路,但是自己也沒有想好,隻好作罷。

“朕今天安頓這皇後、皇嫂來,確實還有其他幾件事情。”

“一是看看懿安皇後願否回鬆江府省親。”朱由檢看看懿安,“同時也替朕看看鬆江府的紡織行當。”那天吳直說起來徐光啟的兒子是上海縣首富顧半城顧昌祚的女婿給了朱由檢一點點啟發。

“這事臣妾自是願意。”

“那就好,你安頓一下,走之前找朕,朕有東西和賞賜給皇嫂。”

“慈母、慈母,朕昨天在京師中所見所聞讓朕心生警惕。還有一事就是朕想讓周皇後在京師弄個地方隻收孤兒,同時開個善堂藥局,也照顧一下京師中貧苦百姓的生活。”

朱由檢知道,從明年開始,這京師就已經開始會數次被圍,現在讓皇後的名義把最底層的流民招呼起來,至少也會讓京師人心振奮,少些隱患。

“這戶部有慈濟堂…………”孫承宗對朝廷設置很熟悉。

“多一些總是能多照顧一些。這件事皇後先是隻做不說,如何?”

“那自然是百無禁忌。”和朱由檢擔憂不同,孫承宗也僅僅覺得皇上就是昨天在王恭廠收了刺激的後遺症而已。

幾件事說完,朱由檢正準備散了,坐在一旁的吳有性突然開口了。

“皇上,草民家中頗有些錢糧。”這朱由檢是知道的,在明朝能把一個人培養到絕高水平的專家,肯定離不開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你想想看,一個半大小子,別人家都已經下地幹活的時候,不但不用參與幹活,還需要繼續訪名師,這一來一去就不是損失了雙份的收入。可不是平民家庭就能實現的。

“臣鬥膽懇請皇上,請允許臣也仿照官校建一個行醫學校。”

行啦,就用這個把這位大神留在自己的身邊吧,尤其是在這個時代。

“學校好建,老師難尋啊。”就明朝醫學發展的這個階段,結合中草藥,弄出來一組組的民間和軍伍赤腳醫生如何?

“皇上”,別人是隻喝茶,隻有吳有性還抓著一片風幹雞肉,“隻要有學校,不是我吹牛,我大夫有的是。”

嗯,朱由檢想了想,也直接說道:

“先委屈先生寄身信王府吧,至於學校之事,朕沒有意見,但是也實話給先生說,朕的銀子還不夠。等朕賺夠了銀子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