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出其不意
丹原看到如此情形還是非常不解,
“敢問壯士,為何要營救我們?我們都是奴隸,就算逃走也無處可去,還會被抓回來。”
周建國朝東野澤使了個眼神,東野澤立馬心領神會。
從地上撿起被百司韓山同丟在地上的手令遞給丹原。
丹原拿起手令,看了一眼,神情顯得有些為難。
“實不相瞞,在下一介武夫,識字不多,這手令寫的內容......”
周建國一想,這個時代的確識字率不高。
除了貴族富豪,沒幾個人讀過書。
周建國用手上的劍,敲了敲趴在地上還在哀嚎的韓山同。
“你給他說說,手令的大概內容”周建國說著話,用劍又架在韓山同的脖子上。
韓山同忍著折骨之痛,咬著牙說道
“這手令的內容就是大王要以王室的名義,贖回所有丹國為奴之人”
“贖回丹國為奴之人?給王室當奴仆嗎?”丹原問道。
“不,是王上的妹妹,王姬殿下請求大王營救你們。讓你們重新回到自由身”周建國回應道。
“王姬殿下?王姬殿下還好嗎?”丹原顯得有點激動。
“她很好,不過現在不是聊這些的時候”
周建國示意丹原跟其他丹國人拿起地上的武器。
這幾十人的奴隸隊伍裏,除了幾個孩子,其餘都是青壯年人。
遠處韓山同家族的人,看到如此情形,內心已經有些許害怕。
害怕這些奴隸會立刻報複,隨即全部跑掉了,沒人管著韓山同的死活了。
畢竟這幾日這些丹國人在他們那裏也受了不少罪。
韓山同嘴裏雖然還在連連求饒,心裏已經暗發狠誓。
一定要讓這些人生不如死,痛不欲生,不然難解心頭之恨。
“主人,這個百司如何處置?帶回王城嗎?”東野昊問道。
周建國低著頭,跟韓山同對視了一眼。顯得非常無所謂的說道,
“帶回王城?帶回王城作甚?一刀殺了吧!”
嚇得韓山同連連求饒,哭爹喊娘。
“求求你們放了我吧,是我有眼無珠”
“那就不殺你了,帶你回王城,你還有其他用處。”
周建國繼續對東野兄弟說道“我們即刻返回王城吧,他們真叫來一大群人,我們還不好對付呢!”
“主人,那我們還是別走官道吧。這些丹國人沒有馬匹,我們很容易就會被追上”東野昊提醒道。
“你提醒的是,那你們知道其他的路嗎?”
“當然知道,周國不大,我們兄弟二人對周國全境都非常熟悉”
正在周建國與東野兄弟商討之際。
一旁的丹原再次麵露難色,吞吞吐吐的說道,
“三位恩人,我雖為丹國人。但是周國的情況還是略知一二,此時周國國政在太宰手中,太宰又由鄭國國君兼任。雖然表麵上鄭國是周國的諸侯國。實際......”
周建國聽丹原這麽一說,細想之下他們如此顧慮也是情有可原,隨即反問之,
“你是害怕天子並不能保護你們?最後又淪為奴隸?還要再次被羞辱嗎?”
丹原點點頭“在下所言正是此意,國既已亡。我們未能及時為國君殉節,也無顏苟活於世。”
周建國突然放聲大笑,
“人總歸是要死的,但是既然此刻還沒有死。那就代表上天賦予你們的使命還沒有完成嘛。”
丹原聽的似懂非懂。周建國突然也被自己脫口而出的這句話擊中了內心。
我的世界都毀滅了,我卻活了下來。
難道上天也讓我背負著某種使命嗎?周建國陷入了片刻沉思。
“三位恩公,你們先帶著這些孩子們返回王都吧。這個百司家裏還關著我們上百的丹國人。”
“怎麽會這麽多?”
丹原歎了口氣“我們都是這位百司弟弟的俘虜。”
“這百司的弟弟還有來頭?”周建國好奇道。
“他弟弟叫韓山武是鄭國公的一員將領,這個韓山武生性殘暴。已經虐殺了我們不少丹國人。”
“你怕你們的出逃,會讓他遷怒於還在他們家的丹國人?”
“是的,恩公”丹原說道。
周建國轉念一想,很有可能。
說不定他們為了表示對王室的蔑視與反抗,直接殺了這百十來人,殉葬。
王室到哪裏找這些人去?殺就殺了,天子又能如何?
如果天子無法懲治他們,其他地方官員,富豪,士族就更不會奉王令了。
周建國目視著丹原問道“你的計劃是什麽?”
丹原隨即跟自己身邊的丹國人,小聲討論了一會。
“沒什麽計劃,感謝三位恩公營救。小小的百司都敢藐視王詔,何況鄭國國君?我們準備自己去營救被關押的國人。然後連夜逃亡他國”丹原說道。
在丹國人小聲討論的時候,周建國與東野兄弟二人也簡短的商討了一下。
周建國環視了這些丹國人,個個都身強力壯,猜想應該不是普通百姓。
“你們被選中殉葬,應該是你們體格過人吧?”周建國問道。
“是的,我們都是丹國君的親兵衛隊還有士兵”
“那就好辦了,你們留下一個人。把這幾個孩子帶著躲到山林裏去,等我們回來。我們三人跟你們一起去這百司家裏救人”周建國說道。
丹原聽到周建國這麽說,非常意外。
他覺得他們根本沒有必要做到如此地步,甚至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
“三位恩公,何故做到如此地步?”丹原十分不解。
“奉王命而已”周建國淡定回答道。
丹原看著三人如此堅定,就一起合計分工了一下。
丹國人裏麵一個叫祁大山的年輕小夥,帶著這幫孩子躲在不遠處的山林裏。
如果天亮之前,他們還沒有回來,祁大山就帶著孩子們去王都找西伯。
東野昊把自己身上的玉佩給了祁大山作為信物,以防萬一。
可以用此信物交給西伯,說明情況。
他們一行人則帶著百司躲進了另外一個方向的山林,準備天稍微黑下來的時候,悄悄進百司他們鎮子。
還好這個時代的森林茂盛,容易躲藏。
防止韓山同再發出鬼嚎。
一個丹國人撕扯下來身上一大塊布料,堵住了韓山同的嘴。
周建國安排兩撥人分開潛到兩邊的山林,防止不遠處有百司的族人盯哨他們。
他們故意沿著來的官道,原路返回走了一截,再繞回這邊的山林。
就算被盯哨,也會讓他們誤以為是沿著官道走的。
或者說走了一段官道又繞小路去了。
他百司的族人就絕對想不到丹國人又繞回頭,準備去他們家。
周建國告訴他們,這就叫兵不厭詐。
此刻周建國心裏暗暗慶幸,還好自己從小熟讀,三十六計跟孫子兵法。
春秋時期的華夏大地,打仗都是對壘,各大諸侯還不精於陰謀詭計。
或者說不敢明著用陰謀詭計,害怕被其他列國恥笑,違背道義禮法。
別說當下了,就在百年後的宋襄公跟楚國開戰的時候,宋國自己已經排兵布陣好了。
卻發現楚國部隊還在渡河,宋襄公為了守住道德標準,沒有趁楚國部隊渡河偷襲。
再等楚國擺好陣法,兩軍對壘的時候。
宋軍自己大敗,宋襄公還負傷了。
連後來偉大的毛主席都批評宋襄公是蠢豬式的仁義道德。
想到這裏的時候,周建國突然靈光乍現,大聲驚呼。
對啊!孫武過幾百年才出生呢。
我這優勢也太大了,周建國差點就笑出了聲。
周圍的人被周建國的一驚一乍也嚇了一跳。
東野昊趕忙問道“主人,您是怎麽了?”
“沒事,沒事”周建國說著,又捂著嘴巴偷樂一陣。
心中那是狂喜萬分。
周建國一行二十來人剛剛隱匿山林沒多久,就看到遠處的官道上急匆匆的湧入了一群人。
這群人氣勢洶洶,手持各種兵刃,往王都方向趕去。
還有一些人趕緊把丟在官道上的棺材往回運。
“這幫人走了,百司的老宅家裏應該沒多少人了吧?”東野昊輕聲的說道。
周建國點點頭“應該是這樣的,把馬拴在這。再等天暗點,我們再慢慢摸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