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各國進貢

鴻臚寺卿頭上隱隱流著冷汗,出列說道:“啟稟陛下,倭國國內戰亂,使者不至之事臣等不知……”

朱翊鏐也無意為難,擺了擺手道:“朕知道了。”

說著,一眾使者就走到了丹陛之前。

“小臣拜見大明皇帝陛下!”

“小臣代鄙國之君賀大皇帝陛下登臨大位,祝大皇帝陛下萬壽無疆!”

……

一個個使臣操著生疏的漢語紛紛向朱翊鏐行禮。

同時,鴻臚寺少卿拿著禮單喊道:

“朝鮮國進獻金銀器皿二十,螺鈿梳函五十,棉綢、各色苧布等無算,賀陛下正旦!”

伏在地上的朝鮮使者突然抬起頭來,看著丹陛之上帶著冠冕穿著袞袍的威嚴帝王的年輕身影大聲道:“我國國主聽聞大皇帝陛下未開後宮,願進獻吾國秀女十位,入宮侍奉大皇帝陛下!”

鴻臚寺少卿微微驚愕:這可不是在朝鮮使臣列單裏麵。

朱翊鏐宏大的聲音落在了朝鮮使者的耳邊:“朝鮮王有心了。”

“賜朝鮮王玉器十對,大明火銃千支。”

天哪,大明一貫珍而重之的火銃都拿來賞賜了?

朝鮮使者聞言心中一喜,不住的叩首:“叩謝大皇帝陛下!”

一幹重臣摸不著頭腦,並不明白朱翊鏐為什麽要把火器賞賜出去。

隻有工部尚書曾省吾明白,兵仗局裏囤積了一批陳舊的鳥銃。

如今有了燧發槍,隻適用於南方作戰的鳥銃就顯得雞肋無比了。

鳥銃在北方並不適用,所以朱翊鏐絲毫不擔心這些火器會落在韃靼等部的手中。

但朱翊鏐豈是僅僅想著這些?

等到豐臣秀吉掌握倭國,必定會對朝鮮進行侵略。

增強朝鮮的軍力軍備,也是在變相的削弱倭國。

倭國於華夏有大仇,不得不報。留其在東側,始終就是心腹大患。

“琉球國進獻黃金杯一對,白銀千兩。”鴻臚寺少卿又繼續道。

琉球國,華夏上千年的小弟了。

其國人口隻有數萬,其地貧瘠不已。

這湊出的黃金杯一對和白銀千兩對琉球國來說,恐怕是緊咬牙關才能拿出來的東西了。

早在洪武年間,琉球就費盡心思的進奉金銀粉匣、烏木、胡椒、硫黃等物品,因為奉行的薄來厚往,所以賞賜一般都被進貢的物品的價值高數倍。

但後來的幾位皇帝顯然不熱衷於此,此次琉球也是下了血本給新皇拍馬屁。

“琉球國主的心意朕知道了,等你回去的時候可以告訴他,朕特允他於今年來大明京城覲見。”朱翊鏐道。

“多謝大皇帝陛下開恩,多謝大皇帝陛下開恩!”琉球國使者磕頭如搗蒜。

無他,代代琉球國國主都是華夏的舔狗,以入華夏為榮。

現在大明皇帝特許國主入大明帝都,已經是無上的恩寵了。

“撒馬兒罕國進獻雄獅兩頭,祝大明永遠昌盛!”

緊接著,鴻臚寺少卿又把烏斯藏、土魯番、天方、魯迷、哈密等國的禮單念了一遍,朱翊鏐也都一一進行了回賜。

“天子賜宴!”

這時,一個個小太監把桌椅紛紛搬了過來,尚膳司的太監們則是拎著一個個食盒魚貫而入。

“諸位愛卿,請坐。”

教坊司的禮樂再次響起,百官和諸王以及各國使節依次皆是正襟危坐。

曆代王朝都對禮儀與祭祀等活動十分重視,畢竟古人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禮儀是皇帝借此確定加強王朝正統性的重要方式,否則禮部也不會被列為六部之一。

大明太祖皇帝得位最正,恢複華夏衣冠,以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正統思想。

所以說,這元月初一的正旦節是最隆重的節日。

朱翊鈞已經經曆了八次這樣的大朝會,但是作為臣子參見大朝會還是第一次。

在寒風之中,朱翊鈞不僅滿頭大汗,更是饑腸轆轆。

此時的朱翊鈞帶著十分的渴望看著丹陛之上的朱翊鏐:我的好陛下,趕緊開飯吧,要不然你的皇兄就要被餓死了!

朱翊鏐並不知道自己皇兄的想法,其實他也有幾分餓了。

……

慈寧宮中不再是往日的安安靜靜。

這一日,慈寧宮中的鶯鶯燕燕環繞,都是各個朝廷要員的婦人進宮來朝賀皇太後。

陳太後和李太後並坐在上首,縱然是李太後的兒子成為了皇帝,李太後對陳太後也沒有半分的不禮。

在李太後心中還有幾分對陳太後的同情。

畢竟陳太後膝下沒有個一男半女的,隆慶皇帝一駕崩,整日在慈慶宮裏,就徹底成了孤家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