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薄皇後

昨天才喝完酒,劉榮感覺今天身體不太舒服,能再休息一天,那再好不過。

劉榮笑著感謝竇嬰的好意。

“謝先生。”

劉榮彬彬有禮,又尊師重道,讓竇嬰極為滿意。

“太子殿下先休息,臣就不打擾了。明日卯時初刻,臣會準時過來,請太子到時候做好準備。”

竇嬰起身,不忘提醒劉榮,明天就該進行課業了。

“先生的話學生謹記在心,明日一定準時恭候先生。”

竇嬰含笑點頭離開,劉榮送到門外。待他走後,心裏有點悵然若失。

劉榮擔心的不是別的事,而是栗姬那裏。昨天冊封大典時發生的事,哪怕身處深宮的栗姬,可能也聽說了吧。

一向把劉榮視作心頭肉,現在恐怕焦急萬分。

劉榮覺得是時候該去看看。

“單丘。”

“仆在。”

“準備一下,孤要去母妃那裏。”

成為太子,出行可與皇帝同等。在宮裏,步輦、車輦,都可以坐,太仆在這裏有專人等候。

沒多久,單丘就回來了。

“太子殿下,步輦準備妥當,請太子移駕。”

點頭衝他笑了笑,順著階梯往下走。

劉榮現在的心情就像是一個久未還家的遊子一樣,心裏充滿了惦念。栗姬或許是驕傲的,也是善妒的。

不過對於劉榮來說,那是他的母妃,一個任何人在心裏都無法替代的存在。皇宮裏,唯一一個掏出真心對待,卻不求任何回報的人。

人世間的母親,不都是這樣嗎?

坐在步輦上,不由得想起來上次來長樂宮和劉啟共乘一車時的情景。當時緊張的不得了,對於以後的事心懷憂慮。現在想來,不由覺得一切恍若夢中。

“太子駕到~”

單丘宣讀的聲音把劉榮拉回現實,不知不覺間,到了椒房殿門口。

薄皇後統禦後宮,栗姬隻是其中一個嬪妃。到了未央宮,想要回去見栗姬,先得拜見皇後。

這就像是到了家裏,先和家長打過招呼之後,才能回自己的房間,是一個道理。

在皇家,這是起碼的規矩。

劉榮下了步輦,椒房殿外跪倒一片。

一個老太監低頭迎了上來,行禮過後說道:“仆啟太子,皇後娘娘請太子殿下進去說話。”

劉榮笑著說:“好。”

老太監側身來到一旁,為劉榮引路。

眼前粉色的宮牆不同其他宮殿,格外引人注目,那是花椒樹的花朵磨成粉粉刷的效果。

花椒樹花朵具有芳香的味道,可以保護木質結構的宮殿,有防蛀蟲的效果。

花椒多子,有多子多福的寓意,所以皇後所在的宮殿,叫作為椒房殿。

寓意雖好,現實卻截然不同。

薄皇後,是景帝劉啟祖母薄太後的遠房族孫女。劉啟當太子時,由他的祖母指定的太子妃。

薄氏端莊,大方賢惠,與劉啟夫妻二十多年,然而漢景帝並不寵愛她。究其原因,是這麽長時間裏,沒能給劉啟誕下一個子嗣。

薄皇後是幸運的,早早就成為大漢太子的太子妃,後來更是成為皇後,母儀天下。

她卻又是不幸的,劉啟開始時還時不時過來,時間長了久沒有子嗣,慢慢的,劉啟再也不來了。

獨自居住在諾大一個椒房殿,空守著一個皇後的名頭,形單影隻,每日以淚洗麵。

吱呀~

木製宮門推開的聲音在空****的大殿裏回**,極為刺耳。

劉榮走進椒房殿,殿內極盡奢華。

這麽說吧,但凡栗姬那使銅的,這裏統統換成了純金打造。宮燈的映照下,明晃晃的,晃的人有些睜不開眼。

薄皇後端坐在中央,見劉榮來了,笑著點點頭。

“兒臣劉榮,拜見皇後娘娘。”

“劉榮不必多禮,快坐。”

落座之後,劉榮垂首說:“兒臣本該昨日就來拜見皇後娘娘,今日方才過來,請皇後娘娘恕罪。”

薄皇後不以為意的笑笑,說:“什麽怪罪不怪罪的,心意到了就是了。”

說完,向老太監說道:“公輸甲。”

“仆在。”

老太監連忙走過來。

“去把東西給劉榮拿過來。”

“諾。”

老太監走到薄皇後案幾旁邊,拿過一個做工精致的小箱子放到劉榮旁邊。

老太監打開小箱子,薄皇後緩緩開口。

“這是當年皇上還是太子時,先帝賞賜給皇上的玉剛卯。後來。皇上賜給了臣妾,想要以後留給子嗣。”

“榮兒被冊封為太子,本宮把它賜給你,作為賀禮。”

這太貴重了。

很明顯這東西是薄皇後準備留給自己子嗣的,現在給自己,這哪能要?

連忙行禮,劉榮開口。

“兒臣謝皇後娘娘好意,隻是這東西太貴重,兒臣實不能要。”

薄皇後淒苦扯了下嘴唇,說:“收下吧。這本是太宗賜的,把它給皇上就是為了以後賜給太子。”

“這東西,本該屬於你。”

劉榮知道,薄皇後這是把最後一絲希望,也丟了出去。

唉…

低著頭收下,劉榮麵色黯然不知該說什麽好。

薄皇後好似完成了一樁心事,端莊優雅的神態重新回到臉上。

“去吧,去見見你母妃。”

起身離榻,來到中間行了一禮。

“兒臣告退。”

轉身的瞬間,劉榮覺得這滿殿的金碧輝煌,也掩蓋不住薄皇後的孤寂。

劉榮猜測的不錯,椒房殿雖然是皇後的居所,原本很是樸實。劉啟久不來,薄皇後留著錢財無用,就隻能一心把居所裝飾的好一些。

離開椒房殿,沒有坐步輦,步行來到椒房殿後麵的永巷。

之所以沒有乘坐步輦,有兩個原因。

一來永巷就在椒房殿後麵,根本沒多遠。再坐下去,沒有必要。

二來,劉榮不想回來一趟太過張揚。項羽曾說富貴不還鄉,如同錦衣夜行,誰知之者?

對於他的高論,劉榮並不讚成。

低調才是王道,苟住才能長久。

深宮之中,朝堂之上,包括封地的諸侯各王,哪個眼睛現在不盯在自己身上?

萬眾矚目之下,壓下想要膨脹的那顆心,才是現在應該要做的事。

單丘跟在後麵,還沒到栗妃宮殿就扯著嗓子喊道:“太子駕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