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宋應星進京
之所以說此時的鄭芝龍有可能不接受招安,是因為此時的他還沒有和荷蘭人徹底交惡,沒有了荷蘭人的壓力,鄭芝龍也就沒有了背靠大樹好乘涼的迫切需求。
但朱由檢還是願意一試,成功了,自然是皆大歡喜,不成功,那無非就是再等幾年。
想明白了這一點的朱由檢,此刻隻覺得腹中陣陣饑餓感傳來,遂對王承恩說道:“去承乾宮。”
-------
第二日,朱由檢沒能早早的起床,直到王承恩在殿外數次呼喚,才艱難的從床**爬起來。
揉了揉酸痛的後腰,朱由檢不得不感慨,怪不得會有從此君王不早朝的名句流傳下來。
在宮女的服侍下,朱由檢洗漱穿衣,臨走前,對欲要起床的田秀英說道:“你先休息吧,稍後會有恩旨賜下。”
離開承乾宮,朱由檢這才直到為什麽王承恩一遍又一遍的打擾自己,原來是宋應星到了,此刻正在宮外侯見。
“快!宣他進宮覲見。”
朱由檢連忙對王承恩說道。
宋應星直到現在都不明白,為什麽皇帝陛下會讓人不遠千裏來江西召自己進宮。
自己隻是一介舉人,連進士都沒考上,又有什麽值得陛下看重的呢?
自己在朝中有沒有至交好友,想來也不會有人舉薦自己,實在是不明白皇帝是怎麽知道自己的。
想了一路也沒想明白,宋應星幹脆也就不想了。
跟著領路的內侍,宋應星來到東暖閣。
一進屋,宋應星連人在哪都沒看清,就急忙躬身施禮道:“學生,宋應星參見陛下。”
在宋應星見禮過後,朱由檢先是打量了一番宋應星,而後說道:“宋應星?江西宋應星?免禮吧!”
宋應星這才抬起頭來,但是依然不敢直視朱由檢。
朱由檢對站在旁邊伺候的內侍說道:“來人,賜座!”
“學生不敢!”
宋應星連忙再次施禮道。
“無妨,坐吧。”
“朕聽聞你對雜學有些研究?”
朱由檢讓宋應星坐下後,直接開口問道。
宋應星一聽朱由檢的話,直接愣了。
他萬萬沒想到皇帝召自己入宮竟然是因為雜學。
隨即他開口說道:“學生對雜學也隻是略知皮毛,大多都是學生在民間的一些見聞。對於雜學一道,學生不敢稱有些研究。”
朱由檢倒是對宋應星的說法,不以為意。
從桌上拿起一本小冊子,遞給宋應星。
宋應星疑惑的接過。
“卿先看看。”
宋應星聞言,也不在意什麽君前失儀了,連忙翻看起來。
等宋應星看完之後,忙是急切的向朱由檢問道:“敢問陛下,這個煉鋼之法從何而來?”
朱由檢微微一笑,沒有回答。
而是說道:“朕打算讓你去工部虞衡清吏司任郎中,專門煉製鋼鐵,打造新式火器。直接對朕負責,有什麽問題可以隨時入宮覲見。同時替朕招募雜學方麵的人才,共同將這雜學發揚光大。”
宋應星聽到朱由檢的話,頓時張大了嘴巴。
他之前數次科舉不第,隨後也就放棄了出仕為官的念頭,隻是一心鑽研雜學,沒想到,現在皇帝竟然直接啟用自己為官了,而且從事的還是自己最感興趣的雜學。
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士大夫,但是憑自己舉人的身份出任朝廷五品官,而且直接向皇帝負責,這無異於一步登天了。
想到這裏,宋應星連忙躬身說道:“學生宋應星,謝陛下隆恩。”
朱由檢說道:“隨朕一起去西苑看看吧,朕已經命人將工部所有的工匠集中起來,現在就等你這個郎中到任了。”
朱由檢一行人來到西苑,就看到一排排的房舍已經建立了起來。
同時在房舍的不遠處,正在建立新的工坊。
在朱由檢的示意下,身邊的內侍叫過來一位管事模樣的人。
“奴婢內官監掌印太監蘇元民,拜見皇爺。”
“起來吧。”
朱由檢對蘇元民抬手說道。
“蘇元民,還需要多久才能建造完畢?”
“回皇爺,現在這個天氣,天寒地凍的,以奴婢看來,還需要一個月左右,才能建造完畢。”
蘇元民聽到朱由檢發問,連忙解釋道。
“先幫宋郎中把煉鋼爐建造起來吧,當然,其餘工坊的建造也不可能懈怠。”
朱由檢說著把宋應元介紹給蘇元民。
而後又對宋應元說道:“宋卿,日後你就在西苑辦公吧。
先把煉鋼爐建起來,試一試按照新的煉鋼法子能不能練出鋼來。”
“臣,遵旨。”
朱由檢又安排把工匠們盡快的安置到新建的房舍,然後就留下宋應星獨自回宮了。
回宮之後的朱由檢把係統空間裏,最近簽到得到的一些圖紙之類的全部提取了出來,仔細的翻閱了一遍,想想接下來的計劃。
而後對王承恩說道:“大伴,給朕找個盒子來。”
把這些資料全部放進盒子,朱由檢才算是鬆了一口氣。
現在宋應星也來了,煉鋼的資料也給他了,就看什麽時候能出成果了。
隻有有了大批量的鋼鐵,才能打造新式的火槍,火炮,甚至是新式戰船。
接下來的幾天,朱由檢基本上就不管別的事情了。
專心的讓人盯著西苑的進度。
宋應星也是暴發出了極大的熱情。
在他和內官監沒日沒夜的趕工下,五天後,一座小型的高爐出現在了西苑。
朱由檢聽到後,連忙趕到西苑。
離得老遠,朱由檢就看到工匠們正在宋應星的指揮下,用巨大的鼓風機不斷地往煉鋼爐裏送進空氣。
等到朱由檢來到宋應星身邊,宋應星連忙施禮道:“陛下,您怎麽來了?”
朱由檢沒有回答宋應星的問題,而是問道:“怎麽樣了?什麽時候可以出鋼水?”
“應該很快就可以了,臣剛才看了一眼,爐內的生鐵已經開始融化了。”
宋應星回道。
又等了大概半個時辰,就聽有工匠喊道:“好了,所有人退後!”
宋應星也是忙把朱由檢請到稍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