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9 漢王

而真正掌管太子東宮事的,就落在了少師李剛、少傅張玄素、少保劉政會等人的身上。

其餘的人都被任要職,如文學學士於誌寧為太子左庶子,孔穎達和趙弘智為右庶子,令狐德棻為太子賓客,王仁表、崔知機為太子舍人,杜正倫為少詹事兼起居注。

其中,這些人裏張玄素還是待禦史,有要職在身;孔穎達任職門下省要職給事中,掌封駁政令,議論得失;杜正倫為起居注,身份特殊。

其中,這些當中王仁表出自太原王氏,崔知機出自博陵崔氏,均有相當的家庭背景,都是世家大族。可見,李世民對李承乾的培養上是用心良苦啊。

這裏不得不著重說一下少師李綱,李綱,字文紀,觀州蓨縣人。

李綱經曆了北周、隋、唐三個王朝,仕北周宣帝、隋文帝、唐高祖、唐太宗四位皇帝,是隋文帝的太子楊勇、唐高祖的太子李建成、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三位太子的老師。

一個人一生能夠做一位太子的老師已經不簡單了,而李剛做了三位太子的老師,這個在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可惜的是這三位太子全都被廢,因此李剛也被冠上了“太子殺手”的稱號。

但這並不表示李綱的人品學識有多差,恰恰相反,李綱直道事人,執心不回,為人豪爽正直,推崇風骨節操,很重義氣,年輕時意氣風發,崇尚高風亮節。在周朝任齊王宇文憲的參軍。

周宣帝宇文贇準備殺宇文憲,召來他的僚屬誣陷編造罪名,李綱誓死沒有屈從。等到宇文憲被殺後,李綱用沒有幃蓋的車子載著宇文憲的屍體,宇文憲生前的屬吏都躲得遠遠的,李綱扶著棺材嚎啕慟哭,為他安葬之後才離開。

宇文憲的後事安排好了,他又去照料宇文憲的家人。後來,宇文憲的女兒宇文氏,丈夫死了又沒有兒女,李綱一直善待她,直到自己去世,忠義之心,蒼天可鑒。

李綱為太子師時,更是兢兢業業,孜孜不倦,竭盡全力的去教導每一位太子,但奈何天意弄人,時運不濟,教過的每一位太子都沒有榮登大寶。

李綱一生,正直為人,以義待人,不曾因脅迫和私利而改變初衷,但求問心無愧。他雖居高位,但樂天知命,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所以在任職期間,曾多次稱病辭職歸隱,為世人所稱道。

李順念完對李承乾的封賞,又拿出一分聖旨,繼續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見古公祖、父之跡,然後知王業之難。仰惟我高祖之櫛沐風雨,以啟天下。是用兢惕,若墜泉穀。豳之舊地,積德之餘,俗厚而忠,人悅其上。王於茲土,克懋賢戚。

四子李泰,南風斯玄,俊秀篤學,穎才具備。事父母,甚孝;事手足,甚親;事子侄,甚端;事臣仆,是用命使禮官持節冊命爾為衛王,為揚州大都督。”

李泰麵無表情的上前行禮道:“兒臣領旨謝恩!”

沒能成為太子,李泰心裏說不出的失落,臉色肯定不會好。

其實李世民對李泰也算不錯了,揚州就是隋朝時的江都,也是隋煬帝楊廣的大本營,相當於隋朝的陪都,被楊廣苦心經營了二十年,現在已開發得異常富饒,把這麽一塊寶地給李泰當封地也算是對他恩賜有加了。

念完李泰的封賞,李世民向李順點了點頭,李順又拿出一道聖旨繼續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之三子恪,質重性和,神清氣茂,威儀儼若,恬淡寡言。介然風規,坐鎮流俗。固可將吾勤儉,宣化豳郊。是用命使禮官持節冊命爾為漢王,並州大都督!”

“並州大都督?”李恪心裏一驚,曆史發生改變了,原本的曆史李恪本該被封為漢王,益州都督。

不知道是因為什麽,李恪更得李世民看重了,直接就封了個大都督的官職。都督和大都督雖然隻差一個“大”字,但兩者在職權方麵的區別很大。

首先各地的都督府以管轄軍務的大小不同分為大都督府,中都督府和下都督府。大都督是從二品大員,中都督府都督是正三品,下都督府的都督是從三品。

從官職的品級上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對李恪的寵愛有加。官職的品級是一方麵,還有另一方就是軍務的管轄大小和軍隊的節製。下都督府最多隻能管轄四洲軍事,中都督府管轄州數也不能超過十個,而大都督可以管轄十多個州的軍務,可以節製所管轄範圍內所有的邊軍和府軍。

而且封地也變了,從益州變為了並州。

那李世民賜封給李恪的並州大都督是什麽概念,就是管轄和節製著河中府、絳州、晉州、隰州、汾州、慈州、潞州、澤州、沁州、遼州、太原府、蔚州、忻州、嵐州、石州、朔州、雲州的軍務軍隊。權利不可謂不大,通俗點說就是整個河東道的軍務和軍隊都掌握在李恪的手裏。

李世民登基後,為了方便管理,並省全國的州縣,將全國分為十道,即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廢郡為州,故每道各轄若幹州。

河東道轄境在黃河之東故名,故名,東距常山,西據河,南抵首陽、太行,北邊突厥,治河中,今山西永濟縣治。基本地域在今山西省和河北省西北部。

李順聖旨念到這裏,大殿中突然靜了下來,所有的大臣都吸了一口涼氣,他們都被李世民的賜封給震住了。並州大都督權利有多大,冊封並州之地意味著什麽他們豈能不知道。所以,他們震驚的是沒想到皇上對漢王會如此器重,會把大唐李氏的龍興之地交給李恪管轄。

長孫無忌聽到李恪的封賞,臉色巨變。

漢王,並州大都督,這與先前他們所商定的並不相同。若是按照他們原先所定,李恪的封賞本該是漢王,益州都督。

這一改變李恪的封賞便與李世民嫡次子李泰的越王、揚州大都督有無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