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絞殺
兩天後,留川城。
一騎快馬,衝進了城內。
離石縣災民造反的消息迅速傳播開來。
“諸卿,你們說說,留川城災民造反,應該如何處理,國朝是剿還是撫?”
家和向站在下麵的官員詢問道。
一縣十幾萬災民造反,這可不是小事,家和自然是召集了所有官員前來商議。
“陛下,臣以為應該盡快絞殺,如今各地災情依然嚴重,一旦離石的反賊波及其他地方,恐怕會讓更多人加入進去,一旦這樣國朝將陷入萬劫不複啊!”
“臣附議!奏報上說,反賊已經擁有大量精鐵打造的槍頭,說明離石縣的兵械庫必定已經淪陷。”
“離石縣造反已經證據確鑿,陛下,請盡快決斷啊!”
“臣附議,請陛下立刻調集兵力平亂,切不可猶豫啊!”
家和看著一眾大臣都同意絞殺亂民,於是問道:“諸卿認為應該調集多少兵力平亂?”
“陛下,末將認為,五千之軍便足夠了。”
“哦,範昭義將軍認為五千甲兵就足夠了?離石縣的亂民可有十幾萬啊!”
範昭義一拍胸脯,說道:“陛下,五千甲兵足矣,離石縣之亂民固然有十幾萬,但是這是包含了所有老弱婦孺的。”
“依末將之見,這十幾萬人當中的青壯不過五六萬,固然劫掠了離石縣的兵械庫,但是離石縣的兵械庫武器數量不過幾千。”
“亂民可謂是一無武器,二無盔甲,我率領五千甲兵便足夠了。”
“陛下,臣認為範將軍之言不妥,如今的亂民確實隻有十幾萬,但是等範將軍五千甲兵集結完畢,亂民必然已經擁有更多的人數。”
“此時,五千甲兵怕是不夠用了,所以臣認為,起碼也要集結兩萬大軍方可。”
“董大人,兩萬大軍要調集,時間恐怕比五千甲兵更久,到時亂民數量進一步增加,兩萬甲兵是不是又要不夠了。”
“陛下,末將以為,五千甲兵足夠了,哪怕亂民繼續增加,末將也有信心,以五千甲兵擊潰亂民。”
“至於董大人擔心的問題,末將可以告訴董大人,不用擔心,隻要陛下下令,末將即刻啟程,前往鶴慶,那裏駐紮著一萬大軍,末將抽調五千甲兵前往平亂,五天時間內,便可抵達離石縣。”
“而五天時間,亂民又能增加多少?”
“如果按董大人的說法,兩萬大軍,急切之間,董大人打算去哪裏調集?”
“瑉江防線嗎?要知道,南梁不久前可是在治德集結了十幾萬大軍。”
“南梁的大軍不是用來進攻北陳的嗎?”
麵對這個問題,範昭義冷冷一笑,說道:“董大人,治德距離我兗國南境不過兩百餘裏,一旦南梁調轉進攻方向,我兗國應當如何應對?”
“我要求國朝出兵兩萬,也是為了盡早撲滅亂民,一旦範將軍平亂不利,又當如何?”
“末將願意立下軍令狀,如果半個月內無法平亂,那麽末將願意提頭來見。”
“好了,大殿之上,如此言行,成何體統?”
……
南梁,金陵。
“陛下,兗國傳來消息,計劃已經開始了。”
蕭致敬聽到這個消息,麵露喜色,說道:“傳令治德,大軍分為兩部分,一路向北,進攻北陳韶慶。”
“另外一路大軍渡過瑉江,進攻兗國。”
“是,陛下!”
隨著兗國發生內亂,天下格局開始風雲變幻。
而此時,王華對這些事情還無從得知。
他甚至連離石縣發生民亂都不知道。
因為現在,王華正在湊錢。
為了兌現自己在邵落許下的承諾,王華這兩天,一直在想辦法賺錢。
本來,以王華腦袋裏的知識,賺一些錢還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些賺錢的方法,都需要時間,才能讓自己賺到錢。
而當初,王華離開邵落時承諾,一返回留川城,便把賞賜送到邵落。
可如今,國庫已經幹淨的耗子進去了都想捐款的地步,再想拿出一筆數額不小的賞賜,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王華隻能自己想辦法搞錢。
而如何快速來錢呢?
王華最後發現,自己好像除了賣東西,也沒有其他來錢快的法子了。
而王華被冊封為成王,可不單單隻是多了一個名號,還多了很多其他東西。
比如,王華這留川城中心地段,有了一座上萬平的王府,隻要把這王府賣了,輕輕鬆鬆就可以獲得幾萬貫錢。
但是很顯然,王府是不能賣的。
不過好在,除了王府,王華名下還有五千畝良田。
這些良田都是賞賜的,並且不是永業田,所以是可以買賣的。
而留川城附近的田地價格可和邵落不同,因為靠近兗國國都,這裏的地價,起碼是其他地方的兩倍。
所以這幾天,王華一直在想辦法把自己手上的五千畝田地出手了。
可問題是,王華作為新晉的親王,身份是足夠尊貴了,但是因為連王府都是剛剛確定了。
顯然,王華在留川沒有心腹。
所以賣田這種事情,王華也沒辦法讓王府的人出麵,最後沒辦法,王華隻好把賣田的事交給牙行。(在市場上為買賣雙方說合、介紹交易,並抽取傭金的商行。)
雖然說要被牙行收取一定的手續費,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想要快速出手五千畝田地,沒有自己門路的王華,隻能讓牙行來。
就在王華剛剛返回王府時,一名內侍已經等在了府裏。
“不知陛下有何旨意?”
“成王殿下,出大事了,離石縣災民造反,所以陛下讓您暫時留在留川,不要前往災區視察安撫,等民亂平息之後,再行前往。”
一聽有災民造反,王華連忙問道:“那陛下打算如何處置民亂?”
“陛下已經命懷化大將軍範昭義,率領五千甲兵平亂。”
“多謝公公告之。”
“如果無事,咱家就先回宮複命了。”
傳旨的內侍剛剛走,王華便說道:“來人,備車,我要去麵見陛下。”
……
“陛下,成王在外求見。”
正在和幾位大臣商量平亂事宜的家和,一聽王華來了,先是一愣,接著說道:“宣!”
“是!”
沒一會,王華便走了進來。
王華行了一個拱手禮,隨後說道:“陛下,臣弟對平亂有不同的見解。”
“成王殿下有什麽異議嗎?”
“臣弟認為,此次離石縣的民亂不應該絞殺,而應該撫恤。”
“成王殿下,希望你明白一點,國朝不是不想撫,而是沒有能力撫,國庫空虛,糧食不濟,災民眾多。”
“國朝既拿不出糧食,也拿不出錢款,用來撫恤十幾萬災民?”
“而且少一些災民,對於國朝其實是好事。”
王華聽著大臣的言語,心裏忍不住一顫。
對方的弦外之音王華自然聽了出來。
兗國災情過於嚴重,數量龐大的災民每天都需要耗費大量糧食。
如果可以憑借平亂的原因,減少需要賑濟的災民數量,便可以緩解緊張的糧食問題。
而緩解糧食緊張的方法便是,通過這次平亂來減少災民數量。
PS:終於十萬字了,可以上推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