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解圍

“西涼的使者到了沒有?”

“回陛下,邊關奏報,西涼使者已經到達湖州,最多再有十日,便可抵達金陵。”

“很好,告訴鴻臚寺官員,對於西涼使者,務必以最高規格接待。”

“是,陛下!”

西涼使者,其實是蕭致敬做的一個安排。

因為一旦南梁發兵兗州,北陳不可能在一旁幹看著。

必定會出兵阻擾,無論北陳是出兵兗州,還是進攻瑉江防線,都不是南梁願意看到的。

所以為了讓北陳無暇他顧,南梁特地找到了西涼,打算聯合西涼一起,對北陳用兵。

到時候,南梁出兵兗州,西涼在沙州以西屯積兵力,以吸引,分散北陳方麵的兵力。

而除了西涼,南梁其實還找了北方的遊牧部族,要北方的遊牧部族一起發兵北陳。

隻是因為路途遙遠,目前,南梁派去北方遊牧部族的信使還沒有回來。

不過蕭致敬還是很有信心讓北方遊牧部族發兵的,因為他給遊牧部族開出了一個幾乎無法讓他們拒絕的條件。

至於聯合西涼和遊牧部族成功的概率,還是非常高的,首先,西涼和遊牧部族一直被北陳壓製。

北陳對遊牧部族的策略一向是強硬為主,既不願意和遊牧部族結盟,又不願意和遊牧部族開展貿易。

缺少鐵器,食鹽,茶葉的遊牧部族隻能不斷的南下劫掠北陳邊境。

但是麵對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的北陳軍隊,遊牧部族即使是以多敵少,也往往是敗多勝少。

所以遊牧部族一直想撕開北陳的北部邊境防線,隻是一直沒有機會。

而西涼的處境則更加不妙。

這是因為,西州和涼州本來是前朝控製的地區,數十年前,天下大亂之際。

西涼沙伯特氏,本來隻是大乾皇朝的冊封的一方牧守,其趁大乾皇朝動亂之際,擁兵自立,建立西涼。

而在建立西涼後,沙伯特氏以高壓統治西州與涼州。

為此,造成西州和涼州百姓反叛不止。

麵對這些反叛,沙伯特氏則是采取了血腥鎮壓。

短短三年,西州和涼州超過百萬人口直接被屠殺,更多的人口則因為戰亂,造成的瘟疫,饑荒而死亡。

原先生活在西州和涼州的大批百姓逃離兩州。

使得西州和涼州的人口呈現斷崖式下跌。

如今西涼三百多萬的人口,三分之二是本來生活在更西地區的西戎,至於原來生活在西州和涼州的百姓,隻占到西涼的三分之一。

這也使得,幾十年過去了,西州和涼州兩地的人口,都沒有恢複到當初的六百餘萬。

彼時,北陳所在的北方地區還在戰亂不休,所以沒空,也沒精力理會西涼。

不過西涼也因為其殘暴的統治,無力繼續向東開拓,等西涼理順國內的情況時,北陳已經建立。

當時西涼見北陳剛剛建立,想打一把。

結果被北陳狠狠地吊打了一次,一戰被北陳斬首三萬。

也隻是因為沙伯特氏在西州和涼州的所作所為,所以北陳一直對其沒有任何好臉色。

對於西涼,北陳一直秉承著能動手絕對不嗶嗶的原則,有事沒事先打一波再說。

在北陳這種國策之下西涼的生存壓力可想而知。

這也是為什麽西涼三百多萬人口,卻可以聚集起三十萬大軍的原因。

都是被北陳逼的。

要不是因為西州和沙州接壤的大部分地區是不合適作戰的山區,西涼早被北陳打穿了。

所以蕭致敬知道,在北陳強悍的軍事壓力下,無論是北方的遊牧部族,還是西涼都願意和南梁展開合作。

雖然說最後南梁會占據兗州,而西涼和遊牧部族並不會得到土地。

但是卻可以讓北陳從北境和西境調集兵力,以減少其他地方的軍隊。

這對於北方遊牧部族和西涼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

其實說到底,西涼,遊牧部族,南梁,三方可以合作的基礎除了北陳這個共同的敵人以外,還因為三方沒有接壤。

沒有利益糾紛。

……

“殿下,殿下,大好事啊,大好事啊!”

齊遠山興衝衝大喊的跑了進來。

王華啃在有點硬的麵餅,口齒不清的問道:“發神什麽事了?”

“殿下,北陳軍退兵了!”

王華一聽這個消息,先是愣了一下,接著問道:“你說的是真的?”

在王華看來,北陳軍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撤退的。

畢竟不久前,邵落城剛剛夜襲了北陳軍,對他們造成了不少的損失。

今天白天,北陳軍應該會對邵落城發起進攻的,怎麽就撤退了呢?

“是,殿下,如今城外的北陳軍正在拔營起寨。”

王華一口咽下嘴裏的麵餅,說道:“走,去看看。”

當王華來到城牆上時,果然看見,北陳軍正在緩緩撤退。

不過對於正在撤退的北陳軍,王華沒有一點想法。

他很清楚,以邵落城的兵力,守城已經是極限了,出城是不可能的。

而且北陳早就有所準備,出城是找死。

隻是讓王華不理解的是,北陳為什麽要撤軍。

北陳數萬大軍進犯,雖然說昨天他們擊退了北陳大軍的攻城,但是王華很清楚。

昨天的攻城戰,邵落城死傷的人員絕對比北陳軍要多。

王華相信,這點北陳軍也是清楚的。

至於夜襲造成的損失,按丁子的說法,他們點燃了北陳軍的馬廄,燒死了不少戰馬。

大火雖然燒了不少北陳軍的營帳,但是那最多造成北陳軍幾百人的損失。

但是王華可不認為,幾百戰馬和士兵的損失,就可以讓北陳軍放棄邵落城。

畢竟數萬北陳軍不可能隻有幾百匹戰馬。

再說了,騎兵對於攻城而言,本來就沒有多少作用。

至於說因為兗國援軍到來,而北陳被迫撤軍,也不現實。

邵落城被圍的時間太短了,兗國就是想派援軍來,也沒那麽快。

而出兵數萬,糜費甚多,結果隻是來轉一圈,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麽北陳軍撤退的原因隻能是北陳方麵發生了劇變。

可惜的是,這個時代沒有網絡,也沒有電話,自己無從快速得知其他地方的消息。

“齊遠山,立刻派遣斥候出城,務必確定北陳軍動向。”

“此外,全城戒備。”

王華深怕北陳軍打邵落城一個回馬槍,所以在此地確定安全之前,他不打算放鬆警惕。

接著王華又對賴寶說道:“賴大人,你派禁軍前去紫霞關報信,就說北陳大軍已經撤退。”

“老奴明白!”

隨後邵落城西門大開,兩隊騎兵魚貫而出。

一隊向南,往五十餘裏外的紫霞關稟報軍情。

另外一隊十人的斥候,則向北,前去偵查北陳軍的情況。

而整個邵落城並沒有因為北陳軍撤退而變的放鬆,在王華的要求下,整個邵落反而一直高度警戒著。

一直到傍晚,出城探查的斥候終於回來了。

而王華也得到了確切的情報,北陳軍確實撤退了。

“哈哈哈……”

聽到這個消息,王華大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