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董雲生

他要確保在自己手下討生活的老秦人,吃飽喝足,這樣才能最大的激發他們勞動積極性。

“請黃大仙放心,咱們鋼廠的食堂夥食好著哪,每天都有大肥肉可以吃!”

“四娃,給我也來一份。”黃賀笑眯眯道。

四娃趕緊起身,親自為黃賀端來一碗白米飯,這是黃賀從現代帶過來的大米,隻是這些大米裏麵摻了許多粟米,看起來花花綠綠的。

黃賀眉頭一皺,“這是怎麽回事?大米不夠吃的?”

四娃解釋道:“黃大仙您誤會了,我們這些苦哈哈,哪能頓頓吃大米?”

“您是不知道他們的飯量,一頓飯少說能吃兩碗冒尖的大米。”

“您帶來的大米雖多,可咱們也不能這樣浪費。”

“經過鋼廠領導的統一商量,咱們就決定,摻雜三分之一的粟米、三分之一的小米,這樣既能讓工人們吃飽,還可以大大降低消耗。”

“這摻雜了粟米的大米飯,吃起來也很香。”

黃賀並沒有因為四娃的解釋而鬆口氣。

“工人們每天都要進行大量的體力勞動,夥食跟不上,他們的健康就無法得到保證。”

“我知道你們是為了驪山縣著想,是想替我節省,可是不能用這種方式節省。”

“傳達下去,從今天開始,要一半粟米,一半大米,絕不能讓工人兄弟餓肚子。”

四娃站了起來,如同接受訓斥的小學生,微微彎腰,俯首帖耳,恭敬的聽黃賀的教導。

“是,黃大仙您批評的對,下午我就立即召開會議,傳達您的指示。”

四娃此時的心態有些緊張,尋思:黃大仙是不是對我有不滿,特意在員工夥食上敲打我?這夥食的標準,我也是對照其他諸如家具廠、陶俑廠來執行,怎麽到我這裏就行不通了?

卻聽得黃賀說道:“四娃啊,我並不是批評你,你也有你的難處,糧食問題的確是個大問題,但是再苦不能苦百姓,他們是最不容易的人。”

周圍的勞工聽到黃賀的話,眼淚唰的一下就流下來了。

看看,看看!

看看人家黃大仙說的話,再苦不能苦百姓,這簡直就是聞所未聞!

黃賀繼續道:“糧食的問題,你不用擔心,回頭我跟陳老說,讓他盡量供應,不會讓你為難。”

這種往大米飯裏摻粗糧的做法,黃賀非常理解。

他從現代運輸的糧食,很難供應所有的人,而且他的這些糧食,還有一大部分要送到鹹陽。

鹹陽的王公貴族,加起來少說也有數萬。

再算上他們的仆人、家奴、門客,這就是十幾萬的需求量。

這個問題陳楚生也跟自己反映過,但是被自己否決了。

“看來還是要自給自足。”黃賀歎口氣,“農業為立國之本,沒有農業的支撐,工業的發展隻不過是空中樓閣,很容易被人掐住脖子。”

秦國的糧食生產力有限,每畝地能產出百十斤的粟米就很不錯了,這極大的限製了糧食的產出。

而種地這種事情,並非一朝一夕,要根據時節來耕種。

同時還要順應天時,如果風調雨順自然最好,遇到災難性的氣候、天氣,就有可能打水漂。

黃賀帶來的小麥種子、玉米種子已經收獲了一茬,效果喜人。

第二批的小麥、玉米已經播種下去,就等兩個月後收割。

現在驪山附近的農田,基本上都種植了黃賀帶來的小麥、玉米種子。

這是在黃賀強大的金錢攻勢下達到的效果,而且黃賀跟這些農戶簽訂協議,保證高價收購他們產出的糧食。

秦朝的土地,始終奉行的是國有製,農民種糧,需要每年上交一定的糧食作為承包費用。

但是有的人土地多,有的人土地少,這跟秦朝的土地分配製度也有很大關係。

有軍功的人,就能得到朝廷賞賜的土地,沒有軍功之人,隻能租用別人的土地進行耕種。

不但要上繳賦稅,還要繳納一部分的租金給雇主。

如此一來,他們的收入就更少了。

遇到災荒之年,他們隻能逃荒,入山為盜匪,或者賣兒鬻女,賣身成奴。

黃賀在簽訂協議的時候,每家預先支付一定的秦半兩。

反正現在黃賀手裏的秦半兩已經堆積成山,不用出去的話,都要生鏽了。

得到秦半兩的百姓,自然就相信黃賀所說的是真話。

黃賀的改稻為麥、改菽為玉米的計劃才能順利的推行下去。

秦朝時期的驪山,氣候比起兩千年後要熱得多。

黃賀站在麥田裏,手中揮舞著鐮刀,左手抓住光滑的麥稈,右手鐮刀飛舞,一叢小麥被懶腰斬斷,汗水一顆一顆的從黃賀的額頭滾落,摔在黃土地上,瞬間便浸潤了泥土。

“主人,您喝口水吧。”小秘書瀟睿一手拎著裙踞,一手捧著茶杯,小心翼翼的跟在黃賀身後。

黃賀此時打著赤膊,一條條肌肉鼓動,猶如小蛇一樣,看的瀟睿芳心亂竄。

熾熱的陽光打在黃賀身上,曬得他皮膚冒油,古銅色的肌膚上,汗水不住的滾動。

“咕咚——咕咚——”黃賀接過茶杯,仰頭就往嘴裏倒。

粗大的喉結上下律動,瀟睿忍不住用手帕,輕輕的替他擦汗。

黃賀抬眼望去,金黃色的麥田裏,人頭攢動,鋒利的鐮刀刀鋒閃爍著寒光,到處是鐮刀刀鋒割斷麥稈的沙沙聲。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黃賀開口,將手中的鐮刀交給了跟在一旁的英布,“來,你來幹一會。”

時維四月,序屬芒種。

去年栽種的小麥種子,經過幾個月的生長,已經完全成熟。

沒有農藥化肥,全靠人肥培養,搭配上黃賀的優良麥種,秦朝的第二茬小麥收獲形式喜人。

雖然比不上後世的畝產千斤,但是也有四五百斤的產量。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小麥成熟的時候,黃賀換了一身粗布衣裳,帶著英布、瀟睿就來到了驪山山腳下的張莊村,參與小麥的收割。

有了黃賀帶頭,那些驪山勞工,便以各個工廠為單位,包村下地,收割小麥。

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

在群眾力量麵前,驪山附近上萬畝的小麥,被成片成片的收割。

男人收割,婦女曬糧,等到糧食暴曬之後,再由黃賀派人統一收購。

今年是黃賀大規模種植小麥的第一次收割,驪山上的勞工幾乎是全部出動。

除了煉鋼廠,需要人員看護,不讓土高爐熄滅外。

家具廠、陶俑廠、礦山、硫礦、玉礦等勞工紛紛響應黃賀的號召,加入到這次農忙收割當中。

勞動群眾,使用的是驪山第一鋼材廠產出的鋼材,打造的鐮刀。

“驪山牌鐮刀,鋒利無比!”

黃賀望著漫山遍野,汗水揮灑,辛勤勞作的百姓、工人、士卒,忍不住放聲吼道:“嗨——”

“兄弟們加把勁啊——”

“哎嗨呦啊——”

“兄弟們鐮刀揮起來呀,哎嗨呦啊——”

“割麥要趁早呀,哎嗨呦啊——”

“建設大驪山啊,哎嗨呦嗬——”

“咱們農民有力量,哎嗨呦嗬——”

“山裏的姑娘長得俏,哎嗨呦嗬——”

“收下的糧食堆滿倉,哎嗨呦嗬——”

黃賀喊的勞動號子,簡單易學,吼了兩遍,就漸漸形成了浪潮,整個驪山腳下,都在齊聲歌唱,說來也怪,本來精疲力盡的勞動群眾,喊起號子來,仿佛被重新注入活力。

鐮刀揮的更高,麥子割的更快,汗水落入泥土裏,成了滋養下一茬的養分。

忙碌的搶收工作,持續了一個星期。

得益於驪山勞工人工不要錢,隻要飯管夠,他們可以從早幹到晚。

輕傷不下火線,有個小夥手指頭不小心被鐮刀割斷了,用麻布一包,繼續幹活,直到收麥結束,回到鋼廠上班的時候,才被同高爐的夥伴發現。

黃賀聽說了這個小夥的事跡,親自到鋼廠慰問,並且為他頒發了銅製勳章。

小夥名叫董雲生。

在一千多名鋼廠勞工麵前,黃賀親自將代表著無上榮譽的銅質勳章戴在了董雲生的胸前。

“董雲生同誌,給大家夥講兩句。”黃賀拍著他的肩膀說道。

董雲生活了二十年,哪經過這樣大的陣仗。

"大仙,俺怕說不好,給您丟臉。"董雲生是個地道的齊國人,一開口就是齊魯方言。

黃賀笑道:“你就把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說出來,我相信同誌們都會理解的。”

董雲生得到鼓勵,昂頭來到麥克風前麵,他昂首挺胸,麵目漲紅,“俺叫董雲生,老家是臨淄郡。”

“首先俺要感謝黃大仙,給俺吃,給俺穿,還給俺一份這麽好滴工作,黃大仙就是俺滴再生父母。”

“俺娘從小就教導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寧肯少活30年,拚命也要給黃大仙打工!”

最後一句話,是董雲生聲嘶力竭喊出來的,都破了音。

可現場沒有人嘲笑他,潮水般的掌聲洶湧而起,撲向了這個年輕的小夥。

董雲生滿麵紅光的下去了,迎接他的,是工友們羨慕的目光和熱烈的掌聲。

四娃狠狠的錘了一下他的胸口,“好樣的,沒給咱們鋼廠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