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土木堡戰神的刀刀暴擊!

好家夥!

簡單的幾句話,他是怎麽做到句句打出暴擊的!

刹那間,朱棣隻覺得頭昏目眩,身子搖曳欲墜。

古往今來,王朝更替,朱棣也是做好了順應天命的準備。

但是,他做夢也沒想到啊,大明覆滅這種事,居然會以這樣的形式呈現在自己的眼前!

這邊朱棣捂著胸口心痛難熬,另一邊的朱祁鎮看光板沒有動靜,也繼續哭訴起來。

英宗皇帝天順:

“曾祖父,雖曾孫有愧於先祖,但自曾孫繼位以來,一直宵衣旰食,勤勤懇懇,朝堂政務未敢懈怠半分。”

“為一展宏圖,拓展領土振興大明,曾孫識人善任,重用良材,義無反顧親兵瓦剌。”

“為保證戰局穩勝,曾孫加征剿餉,供給遠征瓦剌所需。”

“然,就在曾孫以為天順頂峰時代即將來臨時......”(歎氣)

“天不如人願,瓦剌騎兵善用戰術,驍勇善戰,天時地利不和。至事與願違,全軍覆沒,曾孫被俘,實在羞愧啊!”

“奈何禍不單行,戰場失利,群臣詬病,百姓失望,無人率兵救援。曾孫孤身瓦剌,為求自保被迫在天子國門下叫陣開門又慘遭拒絕。”

“此戰,曾孫民心盡失,大明損失慘重,朝臣哀怨,可悲可歎,曾孫悔矣!”

......

光板如泉眼一般,不斷湧出消息,卻看的朱棣血壓都冒上來了。

識人善任,重用良才?

文武群臣的話你不聽,非要去聽太監吹耳邊風?

那些百官都是擺設嗎?以他們的智慧見解,還比不過一個太監?

退一步越想越氣,自己這麽明智的人,怎會有如此愚鈍的後代!

放下這個先不說。

禦駕親征也就罷了,還要帶領二十萬守城精兵,這可是大明的脊梁骨啊!

自己淋過雨也就算了,還要把別人的傘也給折了是吧?

還說什麽失去民心,其中的原因你心裏沒點數嗎?

連年戰爭民不聊生,百姓都還沒吃飽穿暖,你還要加征剿餉,生怕人家餓不死是吧?

說你這是活該,應該不冤枉吧?

朱祁鎮明麵述苦,試圖引起同情,減少愧疚,卻不知自己的話在朱棣麵前漏洞百出。

朱棣捂著胸口,緊緊的閉上眼睛,強壓著內心的浮躁不堪。

他是打死也想不到,大明的落魄,居然是一個太監和一個蠢皇帝聯手促成的!

身為天子,聽命閹人,將大明基業,毀於一旦,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這小子居然還好意思哭訴!

不氣!不氣,氣壞身子無人替!

朱棣在心中默念,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隨即,便展現了鍵盤手的天賦,咬著牙開始發消息。

成祖皇帝永樂:

“小兔崽子,你要是想我活得長久點,可就別再委屈的說下去了!”

“你難道忘了,大明先祖是如何起家的?你還加征剿餉,你還聽命閹人!腦子呢?”

“主動挑起戰事,帶走二十萬精銳,陷大明於危難空缺之地,身為一國之君的責任呢?”

“為求自保,還跪守國門想要向瓦剌認輸,臉呢?”

“你都做到這種地步了,還指望朝臣,百姓能夠服你?他們沒造反就不錯了!”

……

朱棣已經很克製自己,要是朱祁鎮正在自己麵前,恐怕早就拿著鞭子抽著打!

英宗皇帝順天:

“……”

“曾祖父教訓的是,曾孫的確有些自私了。”

“可是曾孫也不想如此啊。國庫空曠,皇宮都揭不開鍋,更別提百姓。”

瓦剌本就虎視眈眈,曾孫也是希望趁此缺錢危機,將瓦剌拿下也可緩國庫空缺的燃眉之急。”

“可是,若不加征賦稅,如何能率二十萬大軍成功抵達瓦剌並與之作戰?”

“若不與瓦剌作戰,怎麽打消他們造反的念頭,怎麽填補國庫空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

“若是曾祖父覺得曾孫有錯,那換做是您又會怎麽做?”

看著光本上不斷彈出來的消息,朱棣應陷入了一陣沉思。

國庫裏麵沒錢,瓦剌步步緊逼,百姓還因不滿天子蠢蠢欲動。

這能怎麽辦?

看朱祁鎮說的話,瓦剌都主動挑釁了,不能坐以待斃吧?

率兵打壓瓦剌的囂張氣焰,同時填充國庫,的確是個主意。

畢竟,乖乖當孫子可不是大明的風格,沒錢大明也撐不下去!

可是,既不能觸發百姓利益,又要在國庫空缺的前提下維護軍隊利益,這就有些困難了。

這個難題,的確讓朱棣有些束手無策。

想到這裏,朱棣兀然起身,看向身邊的太監吩咐道:“去把太子他們叫來!”

指令下達。

太子朱高熾,二皇子朱高煦以及淇國公丘福,戶部尚書夏元吉等人,不敢有絲毫耽擱,忙放下手中事物,匆匆聚集在朱棣麵前。

“臣等拜見皇上。”

“無需多禮。”朱棣揮了揮手。

隨即,朱棣輕抬眼皮,目光掠過眾人,緊拽著拳頭問道。

“朕現在考你們一件事。”

“若我大明受天災影響,國庫虧空,百姓詬病,外有強敵被迫應戰,當如何是好!”

……

聞言,眾人皆是驚愕一片,一時亂了方寸。

這是什麽問題!

哪裏會這麽倒黴,什麽壞事兒都趕到一塊兒去了!

就算真那麽倒黴,國庫空虛,外有強敵,民心不穩。

這還能怎麽辦?直接等死唄!

素來滿腹才華的夏元吉,此時也變成了嫩頭青,其他人更是垂著腦袋不敢發言。

這不就是故意為難人嗎?

說了主意沒好處。

出的主意不好,還得挨一通批。

誰要是開這個口啊,那簡直就是自討沒趣!

殿內一片寂然,眾人避之不談,朱高熾卻從容上前一步,道:“父皇,您為了大明殫精竭慮,未曾懈怠,乃是千古明君,後世也亦當銘記祖訓,亦是如此。”

“上天眷顧,絕不會辜負您的心血,又怎會降下如此天災?”

“故,兒臣認為,此問不成立!”

此言一出,淇國公丘福連忙附和:“太子所言極是!”

其餘人也紛紛表態。

“臣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