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邦鄰永睦
身為堂堂開封府牧,正二品大臣,竟被嚇得當場癱倒?
這已經不隻是丟人那麽簡單,而是有損官威!
就在李銘即將被百姓淹沒之際,一個洪亮且威嚴十足的聲音響起。
“都站住!”
人潮距離李銘也就兩步之遙,卻戛然而止。
所有視線,齊刷刷的匯聚到趙桓身上。
百姓和義士的令行禁止,令李銘看趙桓的眼神更加恐懼,這說明趙桓的聲望,已經徹底蛻變為威望!
威望乃是獲得權力的基石,趙桓的勢頭,已經銳不可當!
長福卻一臉疑惑,想不明白,趙桓為何要阻止人群,像李銘這樣的狗官,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而趙石岩的心情,卻截然相反……
眼前這個癲狂王爺,竟然進退有度,將輿情浪潮的力度,拿捏的恰到好處。
就算李銘再不是東西,依舊是朝廷命官。
一旦百姓義士真把李銘當場打死,眾怒就變成了暴動,上峰自然也就有了鎮壓輿情的合理借口。
差官打了也就打了,但李銘這個正二品大員,可不是鬧著玩的。
趙桓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他負手而立,笑眯眯的看著李銘。
“堂堂正二品開封府牧,竟然被嚇得癱坐在地?”
“李大人,膽子是不是小了點啊?”
長福相當有眼力價,恰到好處的補了一句:“就你,也能剿滅叛黨?”
感受到的四麵八方射來的鄙夷目光,李銘麵紅耳赤,剛要起身,陳釗突然大喊一聲。
“汰!”
李銘小腿肚子一哆嗦,又坐了回去。
這一幕,瞬間引來轟然大笑。
“哈哈哈,這便是我大宋的開封府牧?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指望爾等狗官,大宋必亡!”
李銘羞的隻想找個地縫鑽進去,等轉身看去,卻發現趙桓已經揚長而去。
恨不得把趙桓生吞活剝,極致的憤怒過後,反倒盡是絕望……
趙桓的威望達到極致,而李銘卻顏麵盡失……
“廢黜李銘!”
趙桓的一聲厲喝,頓時千呼百應,一時間整個開封府都回**著“廢黜李銘”的呼聲。
消息很快傳入皇宮。
得知開封府的亂象,童貫在心裏破口大罵。
“高俅和他兒子一樣,都是廢物,竟然讓趙桓鬧出這麽大的動靜。”
“典刑市曹那天,如果不把趙桓拿下,咱家先拿你開刀!”
等童貫一轉身,又換上了如沐春風般的微笑。
看著書案後,舞文潑墨的趙佶,細聲和氣道:“陛下,京中亂象頻發,皆是因義士聚集而起。”
“老奴覺得,應當正一正風氣了,若是任憑義士鬧下去,隻怕是有損國威。”
趙佶也不抬頭,筆鋒於宣紙上遊走,堪稱出神入化的瘦金體,拚湊出四個大字,宋金永好。
趙佶對自己的墨寶,頗為得意,點了兩下墨,繼續落筆,心情甚好。
“常言道,吃人嘴淺,拿人手短。”
“天下義士籌集九十二萬貫歲幣,這才剛過去多久,朕就要下令鎮壓,豈不是太小家子氣了?”
“便憑他們鬧吧,鬧事和暴動,還是差別很大的嘛。”
一聽這話,童貫心裏頓時鬱悶至極。
甚至暗歎,李銘沒有被打死,真是可惜,否則便可借此機會,直接把各路義士掃出汴京。
就在昨夜,金人使者秘密進宮,談及籌資大會一事。
九十二萬貫歲幣,對於金人的**,不可謂不大。
金人開出兩個條件,隻要趙佶滿足,便可宋金永好。
其一,盡快將歲幣送入金國。
其二,速滅趙桓!
這兩點,可都是說進了趙佶的心坎裏,這心情自然也就撥雲見日,明媚春暖。
見趙佶親手起草送給金國皇帝完顏晟的書信,瘦金體發揮到極致,以便展現出大宋修好的誠意。
洋洋灑灑,已有十幾字,可謂是文思泉湧,赤城無比。
“那逆子在籌資大會鬧出的動靜,已然驚動了金人,九十二萬貫歲幣和一個廢皇子,換取燕雲九州,修得邦鄰友好。”
“媼相,你覺得如何?”
童貫直接一撫袖口,豎起大拇指:“陛下真乃千古明君也!”
“定王凶悍躁狂,所作所為,不過是激怒金人,壞我國體。”
“陛下宏才大略,化幹戈為玉帛,修邦鄰永睦,兵不血刃便拿回九州,此乃天縱奇才!”
趙佶心情更是愉悅,筆鋒走的也快了許多。
“那便廢黜李銘,安撫輿情,專心經營典刑市曹。”
童貫雖滿臉微笑,心裏卻咯噔一聲。
廢黜李銘?!
李銘可是六相聯手推舉的府牧,以開封府為支點,掌京畿諸事。
此舉,豈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陛下,李銘乃正二品大員,說廢就廢,恐怕……”
不等童貫說完,趙佶已經抬起筆,眉頭微皺:“下一句該寫什麽?”
一聽這話,童貫趕緊把腦袋壓了下去。
趙佶的心思,他豈會不知?才思閉塞,就已經到了發怒的邊緣了。
“老奴遵命,這便向吏部傳旨。”
話音落,筆鋒也落。
次日正午,李銘就被罷去府牧官職,降為正四品中書舍人。
此消息一出,舉京嘩然。
就連趙桓都有點意外:“臥槽,不愧是陛下,一出手就這麽狠。”
“連降兩級不說,直接從掌握大權的府牧,一腳踢到翰林院起草詔書去了。”
“我都有點捉摸不透,陛下究竟在想什麽。”
早早前來拜會趙桓的陳釗,咧嘴壞笑。
“陛下雖昏庸……咳咳,雖閑雲野鶴,卻並不傻。”
“李銘乃文官集團的爪牙,除掉他,既能安撫輿情,又能抽文官集團一耳光,何樂而不為呢?”
趙桓饒有興趣的打量著陳釗:“陳公子難道知道些內幕?”
昨日在開封府,陳釗可是出了大力氣,雖說還沒有和趙桓正式結盟,但狐朋狗友的身份已經拍板。
為了搭上趙桓這艘快帆,陳釗嘿嘿一笑,嗓音壓得極低:“家父乃翰林院學士,時常出入內侍省,倒也有些耳聞。”
“陛下雖寵信六相,但也覺得六相權力過大,機會擺在眼前,陛下自然要順手利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