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開眼界

在水案的位置上我學的很快,學得快不是自己怎麽聰明,現在總結一下是自己拚命學的結果。

正常人來說早上六點起床,洗臉刷牙吃早餐,然後開始出門上班。做餐飲的早上七點起床事早的了。年輕的時候養成早上六點半起床的習慣,為的是早點到飯店多幹點活,學手藝沒有什麽捷徑,隻能是勤學苦練。

我那時候學廚師屬於歲數比較大的了,一般的都是十七、八就開始學習,到二十多歲都可以出去當廚師炒菜了。我二十才開始學,起步比別人晚,就得多拿出點時間來。

每天早上七點來到酒店開始幹活。等陳師傅他們到的時候我已經把小料切好,青菜收拾完畢,肉絲、肉片什麽的都切好了,海鮮,凍貨也都差不多收拾完了。

每天飯口的時候我除了配菜之外,有時間還可以幫著涼菜師傅幹點活,一來二去簡單的涼菜也會拌點。

陳師傅看我認學,就跟我講一些涼菜知識。他說涼菜首先講究刀工,刀工需要精細,同時拚擺要具有藝術性。告訴我涼菜不單單是我現在看到的這些簡單的拌菜,涼菜和熱菜一樣是一個品項,有很多種類,包括拌菜、燒臘、鹵水、熏醬、刺身、等等。一個好的涼菜師傅不次於一個好的熱菜師傅。告訴我廚師不是會炒菜就是廚師,一個廚師不但要會炒菜,還要會涼菜製作、麵點製作,這些全會了才是廚師,要不然隻是一個廚子。

陳師傅給我打開了一扇門,在這扇門前我發現自己需要學的東西有很多,現在隻不過是初窺門徑而已。於是告訴自己不要著急,一點一點的來,先打好基礎。隻有把基礎打好了才能學好廚師。

有一天陳師傅說他師父那裏上粵菜了,準備回去看看,問我去不。我說去,必須去。因為隻聽說過粵菜,還沒見過粵菜。都說粵菜好,做工精細,操作講究,在省城吃一頓粵菜那是身份的象征。

說實話那時候連廣東人都沒見過,隻是在電視上看過港片,武打的。香港和廣東離得近,說話也都差不多,真想身臨其境的聽聽廣東人講廣東話。

趕在一天中午下班陳師傅帶我去了他師父那。

陳師傅的師父是工會大廈的行政總廚,也是副總,所以我和陳師傅很輕鬆的進到人家廚房裏麵參觀學習。

進廚房之前那裏的廚師長給我倆每人一件工衣叫我倆換上。我倆換上工衣進了廚房。

說實話真有一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感覺自己的眼神都不夠用了,看哪哪新鮮,啥都是自己沒見過的。

剛進去的是冷葷間。人家的冷葷間都有盛美酒店的廚房大,拌菜間、鹵水間、燒臘間都有,分的十分細。那是我第一次見到燒臘間,原來是做烤乳豬、燒鵝、烤鴨的地方,裏麵很多東西都沒見過,看什麽都很新奇。我一邊看一邊問陳師傅,陳師傅在旁邊給我講解。

我們去的時候是中午休息時間,沒見到燒臘師傅,有點遺憾。

出了冷葷間是熱菜操作間。那是我第一次見到不鏽鋼灶台,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太牛了,灶台都是不鏽鋼的,水龍頭直接安在灶台上,用起來太方便了。廚房廚師長把灶台點火之後給我嚇一跳,就看見爐膛裏一個大火柱子直接冒起來,還嗡嗡直響,把煸鍋放上加上水,不到一分鍾水就開了。太快了,心想這要是炒菜手把慢的還不得糊鍋。

灶台靠著牆一字排開,灶台上麵是不鏽鋼的排風罩,裏麵安著防火篦子,整個排風罩都擦的錚亮,沒有一點油漬。在灶台後麵有兩排操作台案子,我知道有一排是給水案用的,另外一排不知道給誰用的,就問陳師傅,陳師傅說那是給荷台用的。當時根本不知道什麽是荷台,也不知道荷台是幹啥的,也沒問,等回去之後再問陳師傅。

看完了熱菜間,廚師長領我們進了麵點間。麵點間很大,比我們的熱菜廚房都大。在麵點間我見到了長達三米的麵案子,還有和麵機、壓麵機,鉸餡機,烤箱,這些都是我沒見過的,就連大麵案子上放著的擀麵杖我也隻認識一種,其餘的都不認識。有兩頭尖的,有帶著木軸的,還有木頭錘等等。很多都沒見過。

最後又看了儲物間和洗消間,儲物間裏一排排的貨架子,上麵的原料擺放的整整齊齊。還有一排大型的冷凍冰櫃,裏麵凍的都是凍貨,那些凍貨大部分都沒見過。

洗碗間不算陌生,咱本來就是洗碗的出身。但人家的洗碗間的水池子也是不鏽鋼的,有冷熱水,洗碗的時候方便多了。人家的碗架櫃也是不鏽鋼的,都帶著拉門。在洗碗間裏我第一次見到了紅外線消毒櫃,真好。

從人家廚房出來之後陳師傅問我:“怎麽樣?”

我說:“開眼界長見識了。”

陳師傅說:“要想學廚師你還得學很多東西,現在才剛剛入門。”

我說:“是,看了人家廚房發現我連入門都不是,就是個剛剛看到門的人。”然後有些不解的問陳師傅:“陳哥,這裏這麽好你怎麽不在這裏幹,咋還出來了?”

陳師傅說:“我現在也是學習呢,我師父叫我出來到社會酒樓實踐實踐,要不然總在他跟前兒待著該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沒出來之前我一直覺得社會酒樓的菜沒啥,跟大廈的菜根本沒法比,到社會酒樓一幹上才發現根本不是那回事。”他接著說:“社會酒樓的菜都是老百姓口味,這才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難做的。幹咱們廚師這一行幹到老學到老,什麽時候炒的菜讓老百姓認可了那才是真正的菜。”

陳師傅的話讓我受教很多,說實話陳師傅是我的第一位老師。

但是他不收徒弟,說自己還是學生呢收什麽徒弟,當哥們處著挺好。他的話和後來我師父的話幾乎差不多少,我師父總說肩膀頭齊為弟兄,不要去收啥徒弟,自己都不行收徒弟那是誤人子弟。受陳師傅和師父的影響,到現在,真正意義上我也沒收過徒弟,雖然叫師傅的挺多,也就是個稱呼罷了。

在我的生命裏那些對我有過幫助,對我有恩的人都一一記得。正是他們的幫助與提攜我才會走到今天。

做人有個道理,就是不要忘了感恩。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的貴人。

做人要實實在在做人,踏踏實實走路。不要總想著自己,總想著自己最後會無路可走。還是那句話,誠信為本。

同時在我的生命裏沒想過太多上天的不公和自己的貧窮,生活本來就有著窘迫,有著困苦,告訴自己這已經是最困難的了,還有比這更更困難的嗎?如果沒有,那今後每一步都是新的開始,都是往好的方向發展,一點點的都會好起來。

過日子不就是要過好日子嗎?現在就是在過好日子,還有比過好日子更好地事嗎?

所以“知足常樂”這句話可不是說說那麽簡單,隻有懂得的人才會體會,並且快樂。

從工會大廈回來之後,我好好的規劃了一下自己的廚師之路,在原有的基礎上細化了許多。首先要做的還是打基礎,練習刀工,在練習刀工的同時熟悉各種原材料,學習各種刀法,間接地學習涼菜。

在炒菜上學習如何翻勺。

可以先不炒菜,但是大勺、煸鍋得會靈活地使用。不急著上灶台炒菜,水案幹的差不多了就去學涼菜,最好找個像工會大廈那樣的地方,好好的學習上兩三年,然後再去學麵點,等學完麵點之後再上灶台炒菜當廚師。

做完這些規劃心裏有了底,有了方向,也有了奔頭。

那時候沒人給我講過“十年法則”,自己覺的想要學成廚師不是短時間的事。在水案上我要用三年時間,在涼菜上還得三年時間,最後還要學學麵點,最少也得一年,然後再上灶台炒菜,算算得七、八年的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

等真正當上廚師之後掙的錢也多了,也有了養家糊口的能力,到那時候再找媳婦也不晚,那時候至少能養得起媳婦了。現在還不行,還得養家,自己掙得這點錢還得省著花呢,真不敢說媳婦。

八年後的媳婦好好等著吧,到時候娶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