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我看好他(求推薦收藏)

“這就走了嗎?”

走在路上,瑞恩還有些迷糊。

萊曼點頭,“嗯,等消息吧。”

“不看好,是嗎?”默默走著的托馬斯也發話了。

萊曼再度點頭,“有顧慮。”緊接著他又安慰道:“沒關係,如果這個項目不能成的話,我們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這部作品可以等到以後,我們有更多讓人信服的成績之後,再啟動。說不定,到時候,我們自己的資金就夠拍攝製作的。”

這樣說著,三人都好像樂觀了起來。

但終究還是有些許不同的,是什麽呢?不被看好的感覺仿佛又讓他們回到那段瘋狂尋求發行的日子。

傻傻登門拜訪的樣子,真是帥氣啊。

回過頭,萊曼又望了眼歐羅巴影業的總部。

充滿現代風情的商務大樓高的驚人,一百多米,拔地而起的樣子,像一個身姿健碩的巨人挺立在市中心。

走到街道口,三人默默的等候著,直到瑞恩揮揮手叫停了一輛出租車,他們才返回到了下榻的民宿酒店。

而同一時間,那場關於投資項目的會議卻還沒有結束。

......

呂克-貝鬆看著詳細的預算報表和拍攝計劃,上麵的一串串數據讓他不由得動容。

顯然是花費了很多的心思。

“老板,確定取消立項嗎?風險確實有點大。”製片部主管開口說道。

呂克-貝鬆放下手中的報表,並沒有直接說出決定,反而問了一個毫不相關的問題,“《活埋》的發行情況怎麽樣了?”

“全球總票房累積達到......”

《活埋》放映的第六周,法國市場早已下檔,全球總票房也累積達到了1467萬歐元。

毫無疑問,這部電影能讓歐羅巴影業賺到收益。

隻付出200萬歐元的版權發行費,以及接近200萬歐元的宣發成本,得到了826萬歐元的稅前分成,減去支出,總利潤在389萬歐元左右。而按照目前隻剩下少數幾個海外地區還在放映《活埋》,每日能提供的票房也有20萬歐元出頭,但分成比例已經降到了4060的情況。

說句題外話。院線與發行公司的票房收入到底怎麽分呢?主要是看具體的電影創造收益情況。

一般來說,慣例的分成比例是采取一種叫做“9010-保底係數乘以百分之70”的模式。

這種分成的算法是,以周為單位,把一部電影在一家電影院的周票房總成績,減去一開始就商定好的影院放映固定開支,例如什麽清潔費、電費、日常維護修理等等,再乘以百分之90,得出的數字就是發行公司得到的片租。

不過這個隻是其中的一個選項,後麵還得補充一個條件,就是用總票房不減去電影院線的放映開支,直接乘以百分之70(這個比例一般在百分之60-70之間,具體的,要看怎麽去和院線協商,總之,就是電影上映的前景越好,發行方越是談判有利,反之,就是院線更強勢),得出的數字便是發行公司的那一份。

所以發行商一般會看這兩個選項哪個收入更多,然後就選哪個分成方式作為這周從該影院得到的提成。

當然,院線也不可能白打工,這樣高的分成比例隻是放映的前三周,然後從第四周開始,就會降為6040,第六周又變為5050,第七周就到了4060......反正就是放映時間越長,院線的分成比例就會越來越高,但也不是所有電影能撐這麽久的放映時長,一般得是大熱門或者高口碑的電影才能做到。

院線是要看收益的,要是每日產出跟不上市場,或者是差強人意,就算是新片上映,也給你砍了,換其他的。

一切向錢看齊就對了。

也就是說,一部電影從商定檔期上映到下畫,所有的票房收入,發行商與電影院之間雙方的分成,大抵是發行商占了一點便宜,但也差不多就是55開,一半對一半。

“劇本挺有意思的。”老板一開口,說的又是製片部主管聽不懂的話,剛剛不是還在聊《活埋》的收益情況嗎,怎麽又說到劇本上麵來了。

是不是導演的思維跳躍能力都是這麽快?製片部主管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中。

“你覺得呢,劇本怎麽樣?”

“題材挺好的,很有新意。”製片部主管微微點頭道。

“難得有一個導演不喜歡聚焦家庭倫理那點破事,你說,是不是很有趣。”

法國電影界那麽多導演,半數以上靠著國家給的電影產業扶持款在那活著,拍些打著文藝旗號,卻是色情擦邊球的電影,還美名其曰是藝術。至於賺不賺錢,觀眾喜不喜歡,統統沒被他們放在眼裏。有國家呢,不愁沒電影拍,日子那是美滋滋的,市場全被好萊塢電影占去了,也絲毫不慌亂,有國家呢。

是不是很諷刺?身為電影發源地的歐洲地區,法國也算是第一批接觸這被譽為第七大藝術的地方,卻連自己的地盤都守不了,翻開自己地區的電影排行榜,清一色的美國大片掛在上麵,有意思極了。

可呂克-貝鬆他心急啊,他不喜歡這樣的情況發生,他拍純正的商業電影,卻還是沒能阻止法國人民去支持美國大片。

這讓他認識到,光靠他一個人是挽救不了局麵的,得培養一大批自己本土的電影人才來捍衛地盤。

恰巧,他覺得萊曼值得他們出力資助。

呂克-貝鬆沉思片刻,又問道:“我們在《活埋》上的收益會有600萬歐元嗎?”

“會有,但需要時間。”製片部主管立馬回答道。

光票房的收益肯定是不夠的,但線下發行還沒開始呢,估算一下電影的市場潛力,這類的驚悚佳作一向是租賃市場上會受到青睞的作品,隻要給一點時間,不需要多,倆三個月即可,就能在收益方麵超過600萬歐元。

“你有萊曼的聯係方式嗎?”

“嗯...有。”製片部主管楞了一下說道。

“告訴他,我們決定投資了。”

“嗯?好的......”

這件事本就是老板做主的,他雖然是製片部的主管,負責公司內部電影項目的立項工作,但......

既然都決定了,還有什麽可開口的呢。

“我馬上去做。”

......

關於《三傻大鬧寶萊塢》在公司內部正式立項之後,身為公司高層元老之一的皮埃爾-安-勒-博甘也知曉了這件事。

那場會議他也在場,知道一些情況,隻不過後來在萊曼等人離開後,眼看沒什麽事,大部分的人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隻留下了製片部主管善後,卻沒想到,電影項目又立項了。

沒搞懂的他,來到好友呂克-貝鬆的辦公室了解一下情況。

他敲敲門,走了進去,“夥計,你是怎麽想的呢?”

呂克-貝鬆正在處理公司事務,聞言,放下了手中的筆,“公司的發展順暢嗎?”

“我們的電影業務已經是全法國市場份額的第二了,隻有老牌的百代影業略壓我們一頭。”

說起這件事,皮埃爾還有點自豪,他們成立的公司僅僅發展兩年就有如此的成績,可離不開他的功勞。

“隻是略壓嗎?”呂克-貝鬆歎了口氣,“他們每年光靠代理發行好萊塢的電影就比我們強了,這差距,可不是一點點。”

“我們也可以嚐試這方麵的業務,我最近已經跟二十世紀福克斯取得了聯係,很有可能接受他們公司在法國的電影發行工作。”皮埃爾由衷的說道。他也覺得代理好萊塢影片比自己辛辛苦苦冒著風險製作電影,收益部分來的不要太輕鬆。

“但這些又對我們在本土電影市場的份額會有多少幫助呢?同百代競爭,便宜的隻會是那些美國電影公司。”呂克-貝鬆歎息道:“論實力、論電影質量、論渠道,我們在國際上的表現力都比不上那些好萊塢的大型製片廠,甚至連二流都不如。還記得當初我們成立這家公司的願望是什麽嗎?”

“聯合歐洲的電影力量抗衡好萊塢。”皮埃爾弱弱的說道。

“但我們連法國都沒辦法聯合起來,看看每年的票房排行榜,我們實在差太多了。”

“所以你想要扶持萊曼?”皮埃爾猜測道。

“他第一部電影就盈利成本10倍以上的利潤,有幾個新人導演能做到,至少我是不如的,而且以他的拍攝理念來看,下一部電影的製作類型雖然冒險,但我覺得值得投資。”

人才這東西,是需要培養的。這句話他沒說,但他相信自己的好友會知道。當初,倆人一路走來,不也是經曆過失敗嗎?更何況,電影都沒出來呢,說這些,好像有點早,就算要宣判死刑,也得要證據齊全吧。

光說什麽市場前景不明朗,總覺得很不負責任。

他是導演,他知道,電影在每個人手上,綻放出來的光彩都不一樣,那為什麽不能給萊曼試試呢?他很看好這位年輕人,而且就算真的如預測的那樣賠了,也不會對歐羅巴影業造成什麽實質性的影響。

他們是大公司,他們不會怕。

“你決定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