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不如換膠

宿舍裏的氣氛有些沉悶。

王超並沒有急著安慰,因為何敬平需要的並不是安慰,而是傾訴,自己隻需做個樹洞就可。

除非他真的能提出建設性的主意,幫何敬平解脫這種愧疚感。

王超不確定自己行不行,但他決定試試……

“您老的意思是,如果羅九交給秦華昌教練來帶的話,就一定能變成下一個龍隊?”王超問。

何敬平“嗯”了一聲:“他的天賦遠勝於林笠,秦華昌能把林笠帶到現在的高度,那就一定能把羅九帶到另一個高度。”

王超卻搖了搖頭:“您有沒有想過,羅九的問題,或許根本就不是打法的問題,也不是練習的問題,而是球拍的問題。”

何敬平微微一愕。

“你想多了,我隻是跟你隨便聊聊,不是讓你小子給我出主意的。”

大概是覺得王超這話過於膚淺,何敬平在滿腹愁緒中竟還露出一絲好笑的神氣來:“我花了足足七年的時間為他打造體係,早已窮盡了所有的可能性。你才看了他幾場球,就以為找到症結了?”

王超也不反駁,接著道:“我覺得可以考慮換膠皮。”

何敬平更是好笑,他倒不是生氣,隻是覺得王超有些孩子氣,大概是因為白天剛剛用左手橫拍兩麵弧圈球驚豔全場的緣故,所以這會兒自信心有些膨脹。

畢竟是剛滿十八歲的孩子啊,可以理解,年少輕狂嘛……

所以他耐心的解釋道:“我全都試過的。”

“他的主體技術框架是兩麵弧圈球的全台進攻打法,需要很強的旋轉與摩擦,而他天生的絕佳手感也讓他能很快吃透任何膠皮的摩擦係數,所以,最初我給他定的是雙麵反膠……這個大方向肯定是沒問題的。”

“後來我發現,他體重不夠,手臂肌肉群也不夠發達,所以在單純講究力量的爆衝和中遠台相持方麵都略有些吃虧。”

“尤其是反手擰的時候,他的小臂力量存在著極大的不足,所以我讓他試試將球拍反麵換成正膠,這樣雖然降低了旋轉,但能提高穩定度。”

“後來我還讓他試過更透、更彈一點的底板,用來彌補他力量不足的弱點。”

“我覺得紅雙鯉xx型的這款反膠膠皮的顆粒偏長,就換成了蜻蜓出產的xx膠皮。”

“底板最初是紅雙鯉的超大板,後來換成了地極的標準板。”

“但小九覺得反膠這麵太厚了,他希望能更薄一些,又希望有足夠的高裹力,於是我們嚐試世界各國各種型號的膠皮,最後找到了一款瑞典產的膠皮。”

“這款膠皮很奇怪,拉過去的球很飄,被許多使用者稱為魔性膠皮,小九試著打了半個月,二隊很多陪練都覺得不適應這種膠皮拉過去的弧圈球,但問題是這款膠皮拉不了重弧圈球,而對小九而言,這是不能容忍的致命缺陷。”

“後來我們還試過xx集團的xx膠,它的問題是……”

“xx國的xx膠則在xx方麵存在不足……”

“還有xx國的xx底板……”

何敬平說得有些忘形,滔滔不絕,因為這些東西是他過去七年間時時刻刻都在思考的內容,其中無數細節,無數微妙變化,從器材到廠商,再到羅九的個人技術特點,以及三者結合之後的適配性和化學反應,哪怕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但王超卻在中途插話了。

嗯,雖然有些不太禮貌,但他總不可能真的聽三天三夜吧?

“前輩,您誤會了。”他道:“我的意思是,羅九的反手為什麽不用生膠呢?”

滔滔不絕的講述戛然而止,何敬平呆了呆,啞然失笑:“王超,你知不知道生膠的屬性到底是什麽呀?”

他認真的強調:“羅九打的是雙麵弧圈球全台進攻啊,他怎麽可能用根本不能製造旋轉的生膠呢?”

何敬平一時間有些索然無味。

他原本覺得王超是天才,才有些傾訴的欲望,但現在他忽然意識到,王超的天才更多的體現在打球時無與倫比的手感和本能反應,卻絕不包括理論。

一個剛剛十八歲從未經受過職業訓練的高中生小孩,能聽得懂自己剛才說的那些東西嗎?

關於換膠皮的提議,大概都隻是心血**時的妄語吧!

但王超這一刻卻很認真,道:“前輩,您為什麽就覺得羅九一定要打雙麵弧圈球呢?他打了七年還沒打出頭,您就沒想過,他可能並不適合這套打法嗎?”

何敬平陡然一呆,張了張嘴,竟沒說出話來。

他忽然想到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今天王超的那場球雖然證明了自己的理論打法是成立的,但並不代表這套理論就適合羅九啊。

再好的苗子,也得因材施教,不是你想把他塑造成什麽樣子,他就能完美的變成什麽樣子的。

這根本就是兩回事!

略顯昏暗的宿舍裏,何敬平的眼神閃著意味不明的幽光,神色瞬息萬變。

當他閉上嘴,王超的聲音就在宿舍狹窄的空間裏顯得格外清晰。

“您剛才也說了,羅九的絕對力量不足,尤其是反手偏弱,那麽您又為什麽要強迫他使用霸王擰呢?您難道沒想過,這樣很容易讓他手臂形成暗傷嗎?”

“而且,既然反手力量已經不足了,那麽當對方同樣反手擰過來的時候,羅九為什麽要跟對方反手對擰呢?這不是反麵膠皮彈性夠不夠的問題,如果力量上的不足可以完全通過底板和膠皮來彌補,那乒乓球早就變成一項純器材的遊戲了,球員的意義又體現在哪裏呢?”

“您有沒有考慮過,他之所以始終無法做到完美銜接,其實就是因為他的反手根本就不適合拉弧圈球呢?”

“您這套打法隻是技術要點很多,但整個打法框架其實並不複雜,他這樣的天才,如果不是不適合,又怎麽會足足七年都掌握不了這套打法呢?”

宿舍裏這一刻安靜得出奇。

這一次過了很久很久,何敬平才開口,聲音有些怪異的空洞:“那你覺得……他該怎麽打才對呢?”

“用生膠顆粒膠。”王超的語氣很肯定:“既然力氣不足,那就幹脆不要旋轉,隻要別吃對方的旋轉就行了,正好生膠就能滿足這個條件。”

何敬平坐在宿舍床頭,仿佛已經失去了靈魂。

事實上,兩千多天的時間裏,他確實從未考慮過生膠這回事。

他讓羅九試過無數種膠皮,卻沒意識到,正是在無盡嚐試的過程中,他已不知不覺落入了“唯器材論”的思維陷阱之中。

不是他孤陋寡聞,而是因為在乒乓球發展的過程裏,生膠早已被淘汰了很久很久。

在何敬平的記憶中,生膠顆粒還是華國乒乓玩直板快攻時候的打法。

那還是小球時代的事情。

華國老一輩乒乓球員用直板快攻苦苦對抗歐洲的橫板弧圈打法,在對抗了很久之後終於意識到自己的技術是落後的,即便再多的訓練和再精妙的算計也彌補不了這種本質上的差距。

於是新一代乒乓球員也開始橫握球拍,開始以弧圈對抗弧圈,以力量對峙力量,在技術上追平歐洲之後,華國球員再度踏上世界乒壇之巔。

從那之後就有了橫直之爭,橫板弧圈也開始在整個亞洲大行其道。

當代乒乓球技術追求旋轉,追求多回合相持,追求單板質量,追求全台進攻,當乒乓球在空中劃過一道道圓滑的曲線時,既有美輪美奐的視覺效果,更有極強的殺傷力,是當代球員心目中最先進的打法。

但生膠有什麽?

它不能製造旋轉,也不怎麽吃旋轉,打不出弧圈來,它打出來的球不好看。

它很快,同等力量下,比反膠擊出去的球速快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但球身上附加的力量卻並不算大,對方接球的難度也就不大。

它擊球下沉,有些飄忽,因為觸球的是浮在表麵的一枚枚顆粒,所以常會因為顆粒在那一瞬間不可控的形變而製造出讓擊球者自己都莫名其妙的怪球來。

這種不可控雖然會讓對手判斷失誤,卻也會讓自己接球自殺。

最重要的是,它打不了相持,一旦退台就是一個死,而男乒的比賽退台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無論怎麽看,這都是早已被時代淘汰的東西。

但何敬平畢竟不是隻知道照本宣科的普通教練,他是一代宗師,有著看穿本質的眼光。

所以他細細琢磨,越琢磨就越是覺得,這膠皮讓羅九來打,理論上還真沒啥問題。

你反手弱,那你就避免跟對方拚旋轉,你選擇快速彈擊,用速度來破旋轉——這種彈擊在具體操作上甚至可以借鑒一下直板的反手推擋。

而當球回到正手,羅九超卓的手感可以讓他在正手相持中絕不落下風。

當你不退台時,你既可以正手台內挑打,也可以反手台內彈擊。

當你退台時,你可以正手弧圈球相持,如果一定要用反手,也可以切一板。

生膠切出來的球飄忽不定,軌跡怪異,雖然失誤率偏高,但對方接球的難度豈非也是同步提升的?

雖然弧圈和彈擊是兩套截然不同的體係,對手腕動作和發力方式的要求都不一樣,但何敬平相信,憑羅九的天賦,應該可以把這兩套相對別扭的東西糅合到一起去。

而當糅合成功,別扭的就是羅九的對手了。

以後任何人跟羅九打,都要同時應對兩種完全不同的球路。

當然,王超這個提議最大的意義在於,他真的解決了羅九左手銜接的問題。

所謂銜接流暢,本質上不就是一個快字?

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膠更快的膠嗎?

沒有。

何敬平不斷的深呼吸,努力將心中一股一股要湧起來的情緒壓下去,最後帶著些難以置信的猜測心態,低聲問道:“那你今天下午的打法……”

“沒錯啊,從您這裏學的。”

王超笑得坦然:“您不是說,羅九打贏了孫天龍,您才收我為徒嗎?所以我就想著,能不能幫羅九找一找問題。我最近一直在看他的比賽視頻,結果看了很多場之後,我忽然覺得他的打法很不錯,我很喜歡。”

何敬平張了張嘴,沒吭聲。

他已經有些麻木了。

如果說白天的王超表現出來的是超卓的天賦與技術,那麽這一刻的王超已經有些像是一個怪物了。

在宿舍昏暗的燈光下,他仔細打量這個少年的眉眼,仿佛要看透他人皮下麵藏著的某種超乎尋常的存在。

他當然什麽都看不出來。

所以何敬平最後也隻能自嘲一笑,覺得自己大概是孤陋寡聞了。

大概真正的天才確實能天才到這個地步吧……

不但學會了自己的打法,還找到了羅九的問題……

這讓何敬平找誰說理去?

“我也是運氣好,因為這段時間都在練習正手直板,正好明月球館提供的公用球拍就是生膠顆粒的,我上次用的時候覺得不錯,所以定製球拍的時候就特意要求了反麵生膠。”

王超算是給了何敬平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然後我才發現,生膠其實比我想象中更有趣一些,也恰好可以解決羅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