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兵敗

第二十一章兵敗

麵對數千傳說中的具裝甲騎敵軍,胡軫很想向後方逃跑,但他的軍陣已經衝起來了,不是他想走就能走的。

胡軫還是很雞賊的,他丟掉手中的馬矛,將身體完全伏在馬背上,也不嫌自己元寶鞍前部凸起硌得慌,想以此降低自己的仇恨值。

胡軫的策略很成功,前排的張飛等人沒有在意他,後排的士兵以為這是個死人也沒有刺他。胡軫安全度過了第一波交鋒,他馬上策馬轉向逃跑。

張飛這邊也和徐榮照麵了,徐榮比胡軫更明白具裝甲騎的恐怖,他當機立斷,馬上讓士兵從兩翼撤退,不和張飛正麵交鋒。

就在此時,關羽的正騎從兩翼包抄過來了,正好卡在徐榮轉彎調頭的這個點。關羽一方馬速達到了最快,而徐榮這邊因為調頭,很多士兵是背對著或者側身直麵關羽的兵鋒。

結果可想而知,徐榮率領的騎兵也被關羽收割了。隻一撥衝鋒,徐榮的騎兵已經撐不住了,潰散了,十八般武藝連番用出,為的隻是逃命。

徐榮知道這次兵敗了,他努力維持身邊僅存騎兵的陣型,沒有管自己的步兵方陣,直接向虎牢關撤退。

徐榮想要先一步回到虎牢關,讓敵軍不能一撥衝下城關。有了虎牢關,徐榮相信自己還是能堅守到董卓派出援軍的。

至於步兵方陣,徐榮是想讓這些步兵吸引敵軍的注意力,延誤敵軍進攻虎牢關的時間。聽起來很殘忍,但慈不掌兵,為了雒陽東大門不被敵軍打開,戰略上出於被動,徐榮不得不這麽做。

事情的發展和徐榮想象的一樣,徐榮前一步回到了虎牢關,還有胡軫。他們兩人在虎牢關收攏了三、四千敗退的騎兵,就關閉了虎牢關的大門,任憑後來的涼州軍如何哀求、叫罵,就是不開門。

主戰場這邊,沒了將領的約束,隻想著逃跑的徐榮騎兵,衝擊了自家的步兵方陣。

關羽和張飛也緊隨其後,率軍衝入陣中。沒有了嚴密的陣型,沒有了弓弩的壓製,被騎兵衝入陣中的步兵可想而知。

重騎作箭頭,正騎進一步撕裂陣型,輕騎在兩翼射擊。三位一體的打擊讓徐榮的步兵很快便潰逃,這時張飛的重騎馬力到達極限,重騎停止了追擊。

輕騎在追殺上的優勢立刻體現了,用弩箭逼迫逃跑的敵軍改道,分割成塊的敵軍,讓後方的正騎輕鬆收割著一條條人命。

終於堅持不住的涼州軍開始慢慢的放下武器投降,關羽和司馬懼也開始收攏降軍。

經此一戰,徐榮率領的馬步軍五萬人,隻剩下虎牢關中的四千餘人。其餘兩萬餘人投降劉備,兩萬餘人死於亂軍之中。董卓手中的這支精銳部隊,一戰而沒。

劉備這邊除了重騎沒有死傷之外,正騎死了兩千多人,傷了五千。輕騎死了五百多人,傷了兩千。

幸好劉備軍的防護力很好,受傷的士兵大多隻是小傷,隻要沒有感染,大都能活下來繼續戰鬥,而劉備帶在軍中的烈酒就派上了用場。

天色漸漸亮了起來,曹操收攏殘部回到自己的軍營,他讓曹仁等人安撫軍士,自己帶著鮑信來到劉備軍中。

這一戰,曹操的士兵同樣損失慘重,三萬人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最終還能作戰的士兵不足千人,完全沒了再戰的可能性。

這一戰,衛茲和鮑信的弟弟鮑韜也死在亂軍之中,還好有劉備贈送的鎧甲,曹操和鮑信雖然被射中好幾支箭,但都安然無恙。

曹操和鮑信來到劉備軍中,就聞到濃重的酒味,他們以為劉備軍在喝酒慶祝勝利,想起還沒涼透的衛茲和鮑韜,兩人心中不是滋味。

壓下心中的不滿,曹操笑著對劉備說道:“恭喜玄德獲此大勝,玄德兵強馬壯,天下大定,指日可待。”

“孟德兄,謬讚了。此戰我軍雖勝,卻也損失慘重。敵軍主帥徐榮也非易於之輩,戰中果斷放棄步卒,回師旋門關,致使我軍戰術雖勝,而戰略之中,無所寸進。”

曹操道歉道:“慚愧,部下士兵疏於訓練,得知玄德傳訊警示,反而大亂,以致為涼州軍所敗。我軍損失慘重,今後作戰全仰仗玄德了。我今日前來,是來辭別玄德。我意回鄉再招募士卒,為國出力。”

劉備知道曹操的驕傲不允許自己在這裏混功勞,同時曹操是真心想要救漢室,若能再招募士兵就能加強己方的勝算。

劉備說道:“孟德兄此行尚需錢糧支持,可持我書信至我軍酸棗大營處,領些許錢糧。”

劉備打斷了曹操的話,繼續說道:“孟德兄切莫推辭,皆為國家效力,不必細分你我。”

“既如此,謝玄德,容當後報。”

曹操和鮑信離開了,張飛問道:“大哥,此人帳下三萬大軍,宛如小兒般,為徐榮所敗。如此無能之人,大哥緣何資助此人?”

“不可小覷啊。”

總不能說,你大哥在正史上,被這個無能的人追得滿世界跑吧。劉備隻能故作高深。

劉備資助曹操,也是想在曹操這裏留個人情。今後袁紹起勢,說不定就要和曹操聯合對抗袁紹。

劉備在救治傷員的時候,徐榮戰敗和求援的戰報來到了董卓麵前。

“無能之輩!”董卓怒氣直衝腦門,“區區縣令尚不得勝,留之何用!來人!”

“且慢!”李儒說道,“相國請息雷霆之怒,徐榮雖敗,然不失旋門關。方今危難之際,陣前斬殺大將,不詳也。可令其戴罪立功,如若不然,數罪並罰。”

董卓也清醒過來,現在殺了徐榮,說不定旋門關的士兵馬上投降劉備了。

“劉備何人也,有如此精兵。”董卓又看了一眼戰報,“其陣中有數萬精騎,老夫經營多年,方得數萬騎兵。”

“此事儒需稍作察探,容後再稟。”李儒說道,“當務之急,乃是支援旋門關。遷都之事,亦不可再遲緩。”

董卓點頭說道:“明日即告知眾臣遷都之事,旋門關之處就派奉先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