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節 天平

第三十四節天平

看似一個很普通的問題,但卻好問到了那個使者的痛處,讓他一下子不好意思起來。這決東江本部派來的援軍可以稱得上是兩手空空,去年也就是天啟四年朝鮮東江軍損失不小,耿仲明兄弟的兵力、裝備都被孔有德要去了,這還是因為孔有德和耿家兄弟有這麽多年的交情,不然別人還得不到這批補充。

而耿家兄弟回到東江島後就訓練新兵,在毛文龍的計劃裏,耿家的新兵不需要立刻上陣,所以什麽裝備都沒有,而且士兵本來也沒有幾百人。接到遼南黃石的急報後毛文龍把手邊能抽調出來的上千壯丁統統塞進了耿仲明的新兵營,還把這個唯一能緊急動員的營立刻派向了遼南。

“毛有傑守備指揮的營叫‘傑字營’,”說出這話後東江使者臉上微微一紅。這個營本來就是訓練用的,軍旗、名字統統沒有,這個“傑字營”的稱號也是毛文龍急中生智想出來的。幸好黃石看來不懂這裏麵的含義。使者看到黃石臉色毫無變化後心裏也是一寬:“毛守備的‘傑字營’有一千三百戰兵,東江水營會盡快把他們運到遼南,大概也就是幾天內的事情了。至於他們的鎧甲……事情發生的太突然了,一時間恐怕會有很多缺額,希望黃大人能提供一些。”

黃石更關心的不是這個營有多少戰鬥力,而是耿家兄弟這兩個人。他聽說來得有一千三百人後感到一陣難受,要想收買耿家兄弟恐怕又要出血了。遠的不說,自己身邊的這個尚可喜還沒有打發呢。黃石裝出一副開心的樣子:“久聞毛有傑守備大名,有他來增援遼南萬無一失,至於鎧甲武器,本將自然會準備。”

“那就有勞黃大人了。”東江使者很高興黃石能不抱怨。此行他還另有任務所以不能立刻返回東江,所以他趕忙對黃石說道:“黃大人南關大捷,這個消息有沒有報告給大帥?”

“當然了。”南關大捷後黃石的奏章立刻就發向了東江,不過兩件重要的戰利品還沒有送走,金盔和大旗吳穆打算一起直接運去覺華,免得中途反複倒手,萬一遺失在大海裏可受不了。黃石在心裏默算了一下時間,對那使者笑著說道:“按日子應該已經到了。大帥的命令可能巳經在路上了。”

“如此就好。”東江使者長出了口氣,傻子也能看出遼南局勢對明軍極其有利,隻要能殲滅後金這三個旗,東江軍暫時放棄遼東都沒有關係。這個使者並不是什麽高級軍官,所以他很樂觀地想著毛文龍下個命令可能就是整理東江全軍而來了,現在他在遼南的任務已經結束了,使者高高興興地對著黃石一抱拳:“黃大人,在下在此間的任務已了。標下敢請黃大人為標下兄弟幾個提供住處和快船,明日一早標下就要去山海關了。”

“大帥要你去山海關?是去討援軍嗎?”黃石大吃了一驚。他一直覺得毛文龍不會給自己找不痛快的,沒想到這次毛文龍竟然會想起向遼西求救,真是太令人不敢置信了。

這個問題讓那個東江使者猶豫了一下,不知道回答好還是不回答好。來之前毛文龍已經有了秘令,如果遼南局勢一塌糊塗,那麽就不要去遼西自取其辱了。但是如果遼南形勢還沒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比如明軍還在堅守金州,那毛文龍就要使者去遼西哭一場。說什麽也要討些援軍回來。這個使者眼看金州還在明軍手裏。符合毛文龍讓他去遼西的先決條件。所以他就決心去遼西走一趟,或多或少為遼南東江軍要些物資和士兵回來。

使者又打量了眼前的黃石一眼,這個黃將軍戰無不勝。前兩次黃石去皮島的時候這個使者都曾在路邊旁觀過他,第一次的時候他還隻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孩,第二次的時候也不過是一個剛剛從軍的少年軍戶。這次他又親眼眼見黃石力挽狂瀾,把遼南的一場重大危機變成對明軍極其有利的戰略局麵。

在這個東江使者心目中黃石本來就是大英雄兼崇拜對象,再說黃石看起來去掉副將的加銜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於情於理這個年輕的使者都不打算瞞黃石了:“黃大人明鑒,標下正是要去山海關求見遼東經略孫大人,毛帥給孫大人寫了親筆信,希望孫大人能援助遼南一些火器和士兵,至少也要緊急提助些糧食。大帥擔心黃大人的軍糧會有不足。”

“讓大帥擔心了。”黃石歎了口氣,上萬士兵一天吃的東西真不少,幸好是在金州城內駐紮,不必消耗幹糧。不過要是算上耿仲明兄弟、尚可喜還有隨時可能前來的廣鹿張攀,長生島儲備的糧食還真是會有些緊張。

使者行了個禮就要出去,黃石在他離開前忍不住問了一句:“你們會去登州麽?”

那使者毫不猶豫地昂首回答:“黃大人明鑒,我們當然不去。”

黃石又在心中暗自歎了口氣,嘴裏卻淡淡說道:“好了,你們下去休息吧。”

幾年來東江鎮和萊登鎮、萊登巡撫衙門已經鬧得很不愉快了,早在鎮江大捷的時候,毛文龍就不肯把功勞給山東的文臣集團。鎮江大捷無疑是明軍第一次收複失地,第一次進攻獲勝和第一次獻俘闕下,所以山東的文臣集團希望毛文龍把運籌幃幄的功勞上交給萊登巡撫衙門,比如山東的文臣就說鎮江大捷是登州通判王一寧的策劃。但是毛文龍卻一口咬定這是提拔他的王化貞的功勞,還上書指出王一寧是他從龍川撤退到朝鮮內陸後才來的,這種說詞讓山東文臣集團很下不來台。

天啟二年後,毛文龍和山東文臣集團的本來就很不好的關係變得更加惡劣,毛文龍一口咬定山東沒有功勞,而山東則一直說毛文龍貪功。最後毛文龍連首級和俘虜也不肯交給山東去檢驗,而是直送天津衛。天啟三年,天津衛的地方官屢次上書朝廷,要朝廷下令給毛文龍不要再交俘虜來了。天津衛的理由是俘虜太多了,又要吃飯又要派人看護。還要動員鄉兵押送——這也要吃飯,所以花銷實在是太大了。而毛文龍堅持送俘虜來,他說這樣山東文臣就不能說他貪功,而東江塘報上的戰役和進獻的首級是不是殺良冒功,錦衣衛一審訊俘虜就能清楚,這樣也能還給他毛文龍一個清白。

這樣就形成了山東罵毛文龍聲不斷、東江悶頭一個勁往天津送俘虜、天津衛哭訴預算超支地搞笑局而。這個鬧劇一直到孫承宗下令東江首級轉送寧遠檢驗才告終。

但新的鬧劇又出現了,起因當然還是毛文龍不好,做人太不實誠了。老老實實地黃石一直很配合地讓登州糧官來押送銀子和糧食,押送途中的“漂沒”黃石也都是認頭的。但滑頭的毛文龍卻企圖坑山東文臣一把,到天啟五年正月為止,這一年來毛文龍已經往山東派了兩個糧官,東江糧官的任務就是直接拿到軍餉和糧食,然後由東江的船運回遼東。這種行為對於一直在背後扶持東江鎮地山東文臣集團來說當然很不公平。很有點“端起飯碗吃飯,擱下筷子罵娘”的意思。

毛文龍派去的第一個糧官很快就吞沒了軍餉不回東江了,毛文龍再次派去的新任糧官還是他杭州的老鄉,毛文龍本以為老鄉會更可靠一些,不想這個人一到山東就迅速走完了腐化墮落的道路,這兩個糧官一共貪汙了總價值四十四萬兩白銀的物資。

為了追回贓款,毛文龍已經發給山東幾次海捕文書,但全部如石牛沉大海。毛文龍憤怒之餘,就利用自己的尚方寶劍帶來地專折奏事權,把這個官司一直打到了皇帝麵前。被激怒的毛文龍還把奏章發布在了東江塘報裏。這讓大部分東江軍官都對山東文臣集團印象極壞。

其實黃石並不是第一次看到這份塘報,但是這次他對毛文龍的憤怒又了更直觀的認識。毛文龍在給天啟的奏章中聲淚俱下,這四十四萬兩銀子的物資裏不僅僅有軍餉和皇賞,還有士兵的口糧和身上的衣服,更有不少是士兵的斬首賞錢。毛文龍哀求皇帝能秉公執法,把這些士兵的口中食、身上衣從山東追還給他。毛文龍還在奏章裏描述了東江的情景,大批的軍戶還沒有過冬的棉衣,很多戰兵別說盔甲,連鐵製的武器都沒有,而兩個貪汙了東江鎮四十餘萬兩白銀的人就在山東逍遙法外……

在毛文龍這封奏章裏,他甚至指出了這兩個糧官在山東的居住地點,這兩個人都已經在山東買房買地當上了地主。毛文龍不要求天啟追究誰的責任,他隻請求皇帝下旨讓山東文臣集團把這兩個人抓起來,然後移交給東江鎮。

但萊登巡撫也有尚方寶劍,打這場禦前官司的時候山東巡撫衙門甚至不辯解有沒有這麽回事,他們隻是質問朝廷武將是不是有權利對地方發海捕文書?地方文臣是不是有義務去執行武將的命令?

這兩個問題問得非常有力,所以毛文龍哭訴得雖然很動情,但天啟天子和內閣還是駁回了毛文龍的請求,讓他自己去和山東地方官商議。

黃石看到這份塘報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故事的結尾,曆史上毛文龍最後還是妥協了,從此讓登州的糧官押軍餉和糧草,也從此忍受了三成的“漂沒”,而登州最後遣返了一個人回東江。那個人就是毛文龍的老鄉,毛文龍知道他身不由己也就沒有難為他,讓他吐出了他那份贓款後就送給杭州地方官看押。後來登州再次提高“漂沒”份額的時候,毛文龍又把這件事情拿出來當炮彈打禦前官司,不過後來那次官司又是以毛文龍的投訴不了了之告終。明明是受益者的魏忠賢利用這個官司沉重地打擊了山東東林黨,但接任的閹黨成員隻是把“漂沒”維持在三成而已,還是沒有退錢給東江鎮。這個事情黃石很想利用一番,但是如何利用他還沒有想好,反正曆史上毛文龍選擇了一條最愚蠢的道路,什麽好處都沒有撈到還得罪了一批人。

南關大捷以後,黃石感覺自己對曆史的影響已經很大了,現在的蝴蝶效應早不是小蝴蝶的問題了,目前長生島在明、後金的戰略天平上,已經猶如一頭恐龍那麽沉重了。和在廣寧之戰前一樣,黃石仍然覬覦大明天子的寶座,所以他這些天一直在偷偷考慮“養賊自重”的問題。

不過想“養賊自重”是一回兒事,真執行起來是另外一回事兒。首要的一個問題,如果放任後金軍從金州城下溜達過去,黃石是很難和監軍解釋清楚的。其次,如果後金軍不能展示出保衛自己輜重的能力,黃石也未必能強行壓住請戰的呼聲,畢竟部下和友軍們紅著眼盯著那些首級和功勞呢。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黃石總覺得必須要把敵人徹底打成“豬頭”才好像養豬一樣地養起來,如果後金實力還很強大就去養,則恐怕不是“養賊自重”而是“養虎為患”了。

明廷本來就把後金這個二十萬人口的大部落看作一夥兒強盜,而黃石的部下經過連續的勝利更是瞧不起這幫土匪,但黃石卻絕對不敢低估他的對手,所以他最後還是決定狠狠地給後金放一把血。

此時黃石還不知道他的報捷文書剛剛抵達東江,本部的毛文龍哆嗦著手打開奏報,結果眼睛越看瞪得越大。毛文龍揉了揉眼睛把奏報又看了一遍,然後再次揉了揉眼睛看第三遍……

“快傳陳繼盛!”毛文龍一聲大吼,同時飛快地轉身跑去看遼東的地圖,扶在寬甸和朝鮮前線上的手指都發抖了:“一個營,兩個營,三個營……這些可以立刻抽出來。看來我要親征遼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