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_伊犁林則徐紀念館

伊犁林則徐紀念館

概況

伊犁林則徐紀念館坐落於伊寧市經濟合作區福州路1號,始建於1994年,占地麵積10000平方米,建築麵積2000平方米,展廳麵積800平方米。它是為了紀念林則徐這位偉大的曆史人物,弘揚其愛國主義精神而籌建的,是繼福州、虎門後全國第三大林則徐專題紀念館。2009年5月22日,被中宣部宣布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踏入林則徐紀念館的大門,徑直向前便是拱門和後院背景牆,兩側分布著花草茂盛的草坪,拱門上為林則徐的五世孫圖。

走進拱門,左側前方是一座由天然白色花崗岩加工而成的“記功碑”,碑的方形底座以黑色大理石作為裝飾。院內的方形草坪中部是長滿潔白荷花的水池,花坪中的小道是用乳白色水泥地磚鋪設而成。院內南北兩側則分別為仿明清古建築式的辦公區和展廳,雕梁畫棟、青瓦白牆,令人備感莊嚴之至。

庭院西北正中間立有一尊林則徐銅像,高3米,是由廈門大學教授李維祀設計雕塑而成。銅像底座由黑色大理石砌製而成,上鐫刻有“民族英雄林則徐”七個大字,是伊犁已故書法家廖華渭親筆所寫。雕像前是用深紅色水泥地磚鋪成的小廣場,在蒼鬆翠柏的映照下林則徐塑像顯得愈加魁梧高大。雕塑身後的背景牆上雕刻著林則徐的詩篇手跡《除夕抒懷》。整個園區設計的錯落有致,民族英雄林則徐的浩然正氣彌漫於整座陵園之中。

進入陳列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仿漢白玉林則徐坐像。隻見他正襟危坐,兩眼目視前方,上方懸掛著道光皇帝禦書的“功資柱石”匾額,坐像兩側的玻璃屏風上刻有毛澤東手書的

林則徐《出嘉峪關感賦》詩作。坐像後麵便是虎門銷煙浮雕的複製件,是從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拓印而來的。兩側的立柱上刻有林則徐所撰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名言,多少年來這句名言始終記掛在無數仁人誌士心中,他們為了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昌盛而前赴後繼。

展館陳列以林則徐生平及謫戍伊犁事跡為主題,分為四個部分:林則徐的一生,世界禁毒先驅,林則徐在伊犁,浩然正氣長存。通過千餘件展品,將林則徐輝煌的一生展現在世人麵前。展廳內用大量的圖表、照片和鴉片煙土、煙槍等實物模型向人們傾訴了鴉片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毀滅性的災難。鴉片戰爭爆發後,林則徐被無辜戴罪流放伊犁,如今能在紀念館內看到的是林則徐當年所乘車輛的複製品。

在紀念館展廳“湟渠龍口建設工地”這一場景前,隻見一位胡須花白,麵容清瘦的老人手持圖紙,指點著工程的進度,再現了當年林公帶領伊犁各族人們修築湟渠龍口工程的情形。還有那林則徐起草奏折的蠟像,燈光下林公秉筆直書的場景猶如真人一般活靈活現,令人頓生無限欽佩之情。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則徐,字元撫,又字少穆,晚號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1939年6月,欽差大臣林則徐在虎門海灘當眾銷煙。同時,他還大力整頓海防,積極備戰,屢次挫敗英軍武裝挑釁。為了了解西方情況,林則徐又派人翻譯多種外文書報,親自主持譯編《四洲誌》。為了解世界態勢,翻譯《澳門日報》,摘譯《中國人》片段等。他客觀上順應了曆史趨勢,倡導重商,他主張區別對待外商,嚴禁走私鴉片,但鼓勵正當貿易。他還

提出“師夷長技以製敵”,建議仿製外國堅船利炮,以抵抗西方的武裝侵略。他從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開始了中國人的學習西方的先例,並且利用外國之間矛盾而購買其軍械,如大炮、洋槍,依此改進中國國防。

1840年1月,林則徐被任命為兩廣總督。6月28日,鴉片戰爭爆發,林則徐受投降派誣害,被革職查辦,1842年發配伊犁,直到1846年才得以重新啟用。

林則徐是中國近代史上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無數後人所敬仰的偉大愛國者和世界禁毒先驅,傑出的民族英雄。他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值得後人敬仰和尊敬。

林則徐在伊犁

林則徐被流放伊犁後,為了對新疆的邊防有所了解,開始致力於研究新疆的曆史地理沿革,他抱病去新疆各地考察,帶頭進行墾田,並主持承修龍口等工程。

林則徐到達伊犁以後,他本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崇高愛國主義信念,不顧政治上所處的逆境,在伊犁將軍布彥泰的支持下,積極參與籌劃伊犁開荒懇地,興修水利工程湟渠,並出資捐修龍口工程。使伊犁20多萬畝荒地得到灌溉開墾,百餘年來一直造福於伊犁百姓。不久又拖著久病之身前往天山以南,查勘南疆7城。今天展廳的文物櫃內陳列的當年維吾爾族農民所用的坎土曼、饅頭,林則徐與友人往來的書信、手稿、日記,記錄的屯田檔案資料,在南疆推廣的先進木輪紡車等都見證了林則徐在新疆所貢獻的一切。

林則徐在新疆各地事事親力親為,無論酷暑炎熱、冬季幹冷的沙漠戈壁,還是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偏遠荒野,他都是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尊敬和擁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