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_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

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

概況

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位於青海生物科技產業園區中心,是征集、保護、研究、展示發源於青藏高原地區的藏醫藥曆史文化遺產、藏醫藥發展進程物證、珍貴文物和藏族文化藝術彩繪的綜合性專業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大型藏醫藥博物館。2009年5月,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被中宣部評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博物館主體建築氣勢宏偉,內涵深邃,以天圓地方的古老主題,融藏族傳統建築風格與現代建築藝術為一體,是西寧市的標誌性建築。博物館占地麵積約200畝,總投資1.2億餘元,建築麵積12000平方米,共3層,其中1層為文物庫房、設備用房,2、3層為展廳,開設藥物標本、藏醫醫史、醫學唐卡、醫療器械、古籍文獻、天文曆算、彩繪大觀等7個展廳。

展覽通過環境重現、唐卡雕塑、文物展示、高科技模擬等方式手法展出動植物、礦物標本2000多種,曆代著名藏醫藥學家30多位、藏醫學特有醫學掛圖80幅、1300年前傳統藏醫使用的外科器械180多件、藏醫藥學代表性典籍1000多部。特別是,館內永久性展出由當代藏族著名唐卡工藝美術大師宗者拉傑曆時27年設計策劃,組織400餘位藏、蒙、漢、土族頂尖工藝美術師曆時4年精心創作完成的《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長卷,該卷長618米、寬2.5米,以藏族傳統繪畫技藝用金粉、玉石、珊瑚等珍寶顏料精心繪製而成,已經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在藏醫藥文化博物館,通過陳展的藏醫藥曆史碎片,公眾可以透視青藏高原遙遠的文明之光,感悟彌足珍貴的藏醫藥文化,領略高原西部的古風遺韻,欣賞絢麗壯美的彩繪大觀。

藏醫學

《四部醫典》是藏醫學的主要醫典,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各種疾病的分類以及生理、病理、診斷治療、藥物配方等等。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在研究藏醫學。蘇聯藝術家出版社曾出版《藏醫圖集》,他們認為《四部醫典》和《藏醫圖集》是舉世無雙的藏醫文獻,對它所引起的興趣遠遠超出了醫學範圍。

藏醫把人體的生理功能概括為“隆”(指氣、風)、“赤巴”(指火)、“培根”(指黏液)三大因素。

“隆”在人體中的功能是維持生命、氣血運行、肢體的活動和分解食物等等。

“赤巴”就是膽汁,在人體內的功能是產生和調節體溫、保持氣色、生智慧、助消化等。

“培根”即涎液,在人體內的功能是供營養、長脂肪、調皮膚、正常睡眠等。

藏醫認為,以上三種因素的機能如果在人體內維持了平衡,就表現出正常的生理現象。反之,就會產生各種疾病。

藏醫還認為,人體是由七種物質組成的,即:飲食的精微及血、肉、脂、骨、髓、精。人體的五髒六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過經絡與其他器官聯係在一起,構成了人體有機的整體。人與自然界關係密切,各項生理功能隨著自然界的變化會受到影響。

藏醫采用“望、摸、問”的診斷方法。切脈時,同樣以“寸、關、尺”配屬五髒六腑,而且十分重視“尿診”。治療時,除使用植物、動物、礦物等藥物外,還配以穿刺、放血等療法。

藏醫學除了曆史悠久之外,還有著十分豐富的醫學道德。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對病人要一視同仁,《玉妥·雲登貢布傳》中說:“把六方俗世的眾生,視為自己父母”“愛護他人勝於愛護自己,不論是敵人還是朋友,不加敵視”。

二、醫生要有高尚的品質,應該對貴賤使藥無別,扶貧濟困,不論男女,美醜,不貪女色,不得謀取私利,要舍棄自私和貪婪、狡詐。

三、對病人的病情要保守機密,如《玉妥·雲登貢布傳》中說:“醫生不應在沒有進行適當的診斷時,就猜測是什麽病,隻有在診斷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才向病人透露疾病的情況,應該告訴病人他是否能複之。”

四、醫生在技術上要精益求精,玉妥·雲登貢布(公元8世紀藏醫藥學大師,藏醫理論體係創始人)曾經指出:當還不甚了解病情時,就想試掌握病人的生命而去進行操作,是可鄙的。缺少知識而又沒有有關的經驗,卻對病人提出許多勸告和解釋的人,也不是好醫生。用治寒的藥去治療熱病,或者相反的人,都是江湖醫生。玉妥·雲登貢布說,作為一個好醫生,如果你輕易傷害一個病人,你的罪過和殺死一個人是一樣的。

五、醫者之間要互相尊重,《臧醫學·誓約》指出:“正在接受醫藥訓練

的人,對自己的老師應當給予極大的關心,把他當成一個神來看待。與同學必須保持良好的關係,互相友愛、互相尊重、互相關心。”

藏族的百科全書——唐卡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係藏文音譯,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曆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堪稱藏民族的百科全書。

唐卡與漢族地區的卷軸畫類似,多畫於布或紙上,然後用綢緞縫製裝裱,上端橫軸有細繩便於懸掛,下軸兩端裝飾有精美軸頭,畫麵上覆有薄絲絹及雙條彩帶。涉及佛教的唐卡畫成裝裱後,一般還要請喇嘛念經加持,並在背麵蓋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極少量的緙絲、刺繡和珍珠唐卡。

唐卡的用料極其考究,顏料為天然礦植物原料,色澤豔麗,經久不退,具有濃鬱的雪域風格。而且繪製唐卡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畫師動筆前需專心修行數日,以期達到養性凝神的目的,畫師一般都很少在畫作上留名,因為他們把繪製唐卡視為一種奉獻或修行的行為。

唐卡的繪畫過程有很多種工序,時間往往長達數月甚至數年之久。唐卡采用的全是本地產的天然礦、植物顏料,如金、銀、瑪瑙、珍珠、朱砂、赭石、藏紅花、茜草、大黃等,顏料經多次研磨,調膠時還要加入少量牛膽汁防腐,因此色彩鮮豔、經久不變。唐卡用金的地方很多,藏族畫師對金的質量要求很嚴格,所用金粉都是純金。為了增加描金部分的亮度,還要用一種稱作“勒子(貓眼石)”的石頭反複摩擦施金的部位,使其顯得更加金碧輝煌,因此好唐卡價值不菲。

唐卡在內容上多為西藏宗教、曆史、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等,凝聚著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記載著西藏的文明、曆史和發展,寄托著藏族人民對佛祖的無可比擬的情感和對雪域家鄉的無限熱愛。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於亞歐大陸中部,地處中國西北邊陲,美麗富饒,地域遼闊。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抗日時期,為了形成抗日戰爭統一戰線,中共中央曾派大批優秀幹部前往新疆主持各種工作,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就見證了這一切。更有許多仁人誌士為了新疆的穩定與發展拋頭顱、灑熱血,如陳潭秋、毛澤民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