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_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概況

敦煌莫高窟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美的佛教藝術寶庫。1997年6月,敦煌莫高窟被中宣部評為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曆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曆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餘件古代文物,並衍生出了一門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沙漠的高處

莫高窟最初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法名樂尊的僧人雲遊到此,看到三危山金光萬道,狀若千佛,感悟到這裏是佛地,於是在崖壁上鑿建了第一個佛窟。後來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這裏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

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大力支持石窟建造,發展比較快。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也興盛起來,在武則天時有千餘個洞窟。安史之亂後,敦煌先後被吐蕃和歸義軍占領,但造像活動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漸衰落,隻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元朝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廢棄,莫高窟也停止了興建並逐漸從世人的視野中消失。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後,這裏才重新被人關注。

19

00年在莫高窟偶然發現了“藏經洞”,洞裏藏有從公元4世紀到14世紀的曆代文物五六萬件。這是20世紀初中國考古學上的一次重大發現,震驚了世界。此後又由此發展出著名的“敦煌學”。

“滿壁風洞,天衣飛揚”

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誌。敦煌莫高窟保存有繪畫、采塑的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總計4500餘身。其數量之多,可以說是全世界和中國佛教石窟寺廟中保存最多的石窟。

佛教中把化生到淨土天界的神化人物稱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善才天”、“三十三天”等。唐藏《金光明經疏》中雲:“外國呼神亦為天。”佛教中把空中飛行的天神稱為飛天,多畫在佛教石窟壁畫中。

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話人物稱為“仙”,如“領先仙”、“天仙”、“赤腳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飛行的天神稱為飛仙。飛仙多畫在墓室壁畫中,象征著墓室主人的靈魂能羽化升天。

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中國的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傳不久的魏晉南北朝時,曾經把壁畫中的飛天亦稱為飛仙,是飛天、飛仙不分。後來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深入發展,佛教的飛天、道教的飛仙雖然在藝術形象上互相融合,但在名稱上,隻把佛教石窟壁畫中的空中飛神稱為飛天。敦煌飛天就是畫在敦煌石窟中的飛神,後來成為敦煌壁畫藝術的一個專用名詞。

敦煌飛天從起源和職能上說,它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闥婆與緊那羅的複合體。乾闥婆是印度梵語的音譯,意譯為天樂神。他周身散發香氣,又叫香間神。緊那羅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譯,意譯為天歌神。

乾闥婆和緊那羅原來是印度古神話和婆羅

門教中的娛樂神和歌舞神。神話傳說中說他們一個善歌,一個善舞,形影不離,融洽和諧,是恩愛的夫妻。後來被佛教吸收,化為天龍八部眾神中的兩位天神。隨著佛教理論和藝術審美以及藝術創作的發展需要,他們的形象由原來的猙獰麵目,逐漸演化為眉清目秀、體態俏麗、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天人飛仙了。

乾闥婆和緊那羅最初在佛教天龍八部眾神中的職能中有區別的。乾闥婆——樂神的任務是在佛教淨土世界裏散香氣,為佛獻花、供寶、作禮讚,棲身於花叢,飛翔於天宮。緊那羅——歌神的任務是在佛國淨土世界裏,為佛陀、菩薩、眾神、天人奏樂歌舞,居住在天宮,不能飛翔於雲霄。

後來乾闥婆和緊那羅的職能混為一體,乾闥婆亦演奏樂器,載歌載舞,緊那羅亦衝出天宮,飛翔雲霄。乾闥婆和緊那羅男女不分,合為一體,化為後世的敦煌飛天。

莫高窟西魏時已出現了持樂歌舞的飛天。隋代以後,乾闥婆和緊那羅混為一體,已無法分辨了。隻是音樂界、舞蹈界寫文章時,為了把他們和樂伎加以區別,把早期天宮奏樂的乾闥婆定名為天宮樂伎,把後來合為一體、持樂歌舞的飛天定名為飛天樂伎。

敦煌飛天從藝術形象上說,它不是一種文化的藝術形象,而是多種文化的複合體。飛天的故鄉雖在印度,但敦煌飛天卻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國道教羽人、西域飛天和中原飛天長期交流,融合為一,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飛天。它是不長翅磅、不生羽毛、沒有圓光、借助彩雲而不依靠彩雲,主要憑借飄曳的衣裙、飛舞的彩帶而淩空翱翔的飛天。敦煌飛天可以說是中國藝術家天才的創作,是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