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_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

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

概況

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坐落在四川省通江縣城東四十餘公裏的沙溪王坪村,原名王坪烈士墓。墓區安葬著3800多名紅四方麵軍指戰員的遺體,是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墓,1934年秋建成。198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將其擴建為“紅四方麵軍王坪烈士陵園”。1989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為全國烈士紀念建築重點保護單位,並進行維修。2002年報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2009年5月,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中宣部評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修繕後的陵園由“鐵血丹心”廣場、千秋大道、烈士陵園牌坊、陵園核心區、散葬墓區、紀念館等部分組成,核心墓區及保護區擴至1800畝。從高處俯瞰,陵園氣勢磅礴、巍峨壯觀,墓碑掩映在蒼鬆翠柏之間,小徑蜿蜒於綠樹黃菊之中。

青山忠骨

1934年3月,紅四方麵軍為粉碎四川軍閥劉湘的“六路圍攻”,采取“收緊陣地,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將紅四方麵軍總醫院遷至王坪村。總醫院擔負著醫治紅四方麵軍傷病員的繁重任務,然而成百上千的傷病員因缺醫少藥導致傷病惡化,最終醫治無效光榮犧牲,他們就被安葬在醫院附近。

同年7月,紅四方麵軍為褒揚革命烈士,在王坪墓區修建了一座紀念碑,碑文由紅四方麵軍總醫院政治部主任張琴秋親自設計並題寫。紀念碑由碑帽、碑柱、碑座組成。碑帽呈塔形,碑座為須彌座,碑身為正方體,正麵豎刻“紅四方麵軍英勇烈士之墓”,兩邊刻有對聯,上聯是“為工農而犧牲”,下聯為“是革命的先驅”,橫批是“萬世光榮”,左右兩側鐫刻著手槍和步槍的浮雕圖案,碑座正麵鐫刻著鐮刀斧頭和五星浮雕圖案。墓碑前有石質供桌一張,左右兩邊各放置一門仿真石質迫擊炮。

1935年春,紅軍撤離通江後,當地的惡霸地主王篤之隨國民黨清鄉委員會返回王坪村。他立刻進行報複,並強迫長工毀碑掘墓。當地群眾冒著殺頭的危險,在紀念碑還未被砸的當晚,把碑移至附近,埋在地下藏了起來。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恢複了碑及烈士墓,並建有一座集墓,將分散的數千具遺骨集中安葬於集墓,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