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

鴉片泛濫,已成天朝心腹大患。臣以為,如再猶疑不決,不需十年,大清朝便內無銀兩,外無兵防。洋人不費一槍一彈,就可使我亡國滅種……

——林則徐呈道光皇帝的奏折

影片檔案

拍攝年份:1997年

黑白/彩色:彩色

出品:峨眉電影製片廠

編劇:朱蘇進、倪震、宗福先、麥天樞

導演:謝晉

製作人:許鞍華

攝影:侯詠

剪輯:胡大為

藝術指導:李行

主演:鮑國安 飾演 林則徐

蘇民 飾演 道光

林連昆 飾演 琦善

薑華 飾演 關天培

郎雄(中國台灣)飾演 何敬容

Bob Peck(英國)飾演 顛地

Williams Simon(英國)飾演 義律

榮耀

這是中國電影界為紀念香港回歸一周年而製作的一部獻禮片。導演謝晉精心組織力量進行創作,單是劇本就前後十易其稿,曆時一年有餘。這部曆史巨片可謂大投入、大製作,投資高達一億多人民幣,創下當時國內電影投資的紀錄。為此,還專門成立了“四川《鴉片戰爭》影視製作有限責任公司”,謝晉出任公司的董事長和法人代表。

1997年6月9日,影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首映式;6月11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劇院舉行首映式;10月25日在台灣公映,這部電影為台灣地區購買祖國大陸影片發行權開創了先例。

這部影片先後榮獲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錄音獎、最佳道具設計獎、最佳男配角獎,第四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1997年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第二十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以及1997年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等。

事件: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是1840至1842年間,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

從18世紀末期,英國開始向中國輸出大量鴉片。1838年達到4萬餘箱。煙毒泛濫,引起中國白銀外流,銀價飛漲,財政困難。1838年道光帝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廣州後,從6月3日到25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237萬餘斤,多次擊退英軍挑釁。1840年6月,英國在美、法兩國的支持下發動了侵華戰爭。因廣州和廈門的防守嚴密,英軍轉攻浙江,占領了定海(舟山),又犯北沽,並以此要挾清政府談判。

道光帝派琦善到廣州議和,將林則徐和鄧廷楨革職。

1841年英軍趁琦善撤除防備,又突然攻占了沙角和大角炮台。英國單方宣布《穿鼻草約(Convention of Chuanbi)》成立,強占香港,勒索賠款。道光帝下詔對英宣戰,並派奕山率軍赴廣州作戰。2月英軍攻陷虎門,提督關天培英勇殉國。5月,奕山戰敗求和,簽訂了《廣州和約》。1842年3月至8月,中國先後戰敗,隨即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光影故事

隻有當一個民族真正站起來的時候,才能正視和反思她曾經屈辱的曆史。

道光年間,英商每年從印度輸入中國的鴉片達一千八百噸,清政府每年流失白銀三千萬兩,而當時年財政收入僅四千萬兩。受到致命威脅的道光帝,被迫於1838年6月下詔,在全國大臣中展開了一場嚴禁鴉片的大論戰。

大雨傾盆,燭光軍機處簽押房內十餘位軍機章京正屏息伏案,抄寫奏稿。章京們陸續將抄畢的奏稿奉上。兵部用快馬將奏稿送向各個總督府……

養心殿東暖閣內,道光盤坐在氈墊上,閱讀各地督撫的回奏。當看到林則徐的奏折時,驀然雙目生光:

鴉片泛濫,已成天朝心腹大患。臣以為,如再猶疑不決,不需十年,大清朝便內無銀兩,外無兵防。洋人不費一槍一彈,就可使我亡國滅種……

道光扔開奏折跳下炕,猶帶恨意地對跪在地上的太監厲聲道:“傳湖廣總督林則徐來京。”

林則徐走進房師呂子方宅內時,呂子方正如癡如醉地吸著大煙。林則徐見此,從懷中掏出一隻紅木盒奉上,雙手奉上,並說:“這是洞庭湖底一枚千年水膽,聽說服用後能立斷鴉片煙癮。”

呂子方感動地接過,長歎一聲:“慚愧,慚愧啊。少穆啊,老朽知煙毒害人,可就是戒不掉它……少穆,可知皇上為何傳你進京?”

林則徐畢恭畢敬地答道:“正要請恩師指教。學生想,恐怕是為了厲禁鴉片。”

呂子方說道:“鴉片迷人心性,毒害蒼生很是凶險,但要厲禁鴉片,隻怕更加凶險……”

對於老師的話,林則徐也深表認同。呂子方有些擔憂地繼續說道:“皇上召見你時,你要留下退身之地。如今,外有海關受賄,內有權臣貪贓,再加上聖意多變,禁煙實在是困難重重,你切不可貿然應命啊。”

林則徐作了一個長揖,誠懇應道:“學生牢記恩師教誨。”

清晨,林則徐穿過紫禁城宮門,直奔天廷。進入勤政殿內,林則徐上前跪在氈墊上,重重叩首。

道光聲音如從空中降下:“林則徐,你是朝廷重臣,如今鴉片泛濫,你有何策?”

林則徐聽應道:“臣以為,隻要皇上發出嚴旨,內閣立法,邊關厲行,鴉片必能滅絕。”

道光像是有些質疑,確認道:“哦,會有這般容易?”

林則徐肯定道:“天威所至,四海清平!”

道光沉默片刻,像是下定了決心,說道:“既然你如此自信,朕希望你能擔此重任,前往廣東掃清鴉片。”

林則徐想到恩師之前的提醒,便稱身體有疾,不適擔此大任。

道光心知他心中所想,直言不諱道:“林則徐,你病因有三。其一,你怕朕與你重任卻不授你大權,使你左右受製;其二,你怕朝中大臣暗中非難,禁煙半途而廢;其三,你更怕朕性情多變,朝令夕改,禍福難測。以上三者,是也不是?”

林則徐叩首不起,無言以對。道光冷眼一掃,兩個太監推開道光身後的雕花窗欞。道光徐徐開口:“朕再讓你看一劑藥方。”

隻見殿外雪地上,呂子方被繩索捆綁著,跪在雪中。四個帶刀侍衛環立。對呂子方情意深重的道光將呂子方封門罷官,交刑部嚴辦。以激勵林則徐禁煙,證明自己禁煙的決心。

道光命令道:“朕特命你為欽差大臣,前去廣東掃平煙禍。該省督撫、綠營、旗勇、水師,盡歸你節製!”

林則徐堅定地回道:“臣接旨。”

就此,林則徐輕車簡從,前往廣州禁煙。

廣州港珠江江麵上,停留著許許多多的西方貨船。其中,一艘名為“金槍魚號”的商船漸漸靠岸。船艙內,一個名叫何善之的青年,剛換上清朝民間服裝,正將一頂帶有假辮子的瓜皮緞帽戴到頭上,準備下船回家。這時,一艘廣東水師官船駛來,船上一杆兩廣軍門的官旗迎風招展。

官船與商船接舷,水師總兵韓肇慶登上舷梯。英國鴉片商人顛地與船長懷特迎上前。顛地用生硬的漢語說道:“您好!韓大人。”

站在一旁的懷特也開口道:“閣下,本船已全部開艙,等候您驗貨。”

水手們迅速開啟幾個大木箱,均是布匹毛料。再打開幾個木箱,也是如此。

韓肇慶看了兩眼,就將廣州海關大印重重地蓋在查驗清單上,大印移開時,“準予人關”四字鮮紅悅目。

金槍魚號內艙,韓總兵悄聲對顛地說道:“欽差大臣即將到達廣州,你們務必嚴守法令,處處小心!”

顛地領會了韓總兵的警告,恭敬地向他鞠躬。

在兩廣總督府的書房內,鄧廷楨、怡良和關天培幾人圍聚在一起商量著什麽。怡良接過一張諭帖,上麵寫著:

速將煙犯宋老金、於安國、劉四勇、方平山、吳少同等拿獲。查證確鑿後,當眾正法……

“此舉乃敲山震虎,用心良苦哇。”鄧廷楨低聲歎道,接著便對手下人命令道,“傳命韓肇慶,調集兵勇,明夜查抄全城煙館,捉拿人犯,當眾正法。我要林則徐進廣州城時,看不見一家煙館。”

此時,之前在金槍魚號上的青年何善之已經回到家——廣州怡和商行梁敬容府。何善之的父親何敬容與英國商人顛地有生意往來,算是生意上的朋友。這一日,何府準備大設宴席,招待顛地與廣州其他幾家商行的人。

何府正廳和花園設宴,熱鬧非凡。廣州眾行商與洋商們一邊

聽著曲兒,一邊推杯換盞。吃喝的時候,商人們總不忘談到生意事,某行商說道:“那林則徐在京城,皇上八天裏就召見了他八次!”

顛地有些吃驚,但還是不甚在意,說道:“那我們就送他八倍的銀子。”

“就怕林大人他不會收。”何敬容歎氣道。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林則徐已經開始他的禁煙行動。在這天夜裏,何家公子何善之被不明身份的人綁走了。

第二日,鄧廷楨率廣州文武官員站在珠江天字碼頭,恭候欽差大人林則徐的到來。誰知,等候多時,隻等來了雙手捧著黃絹包裹的欽差關防的林升。原來,船過北關後,林則徐便棄船登岸了。

聽到這個消息,怡良、關天培都一時怔住了。鄧廷楨看向關天培,說道:“仿佛昨日,還聽說林則徐剛過南昌府……”

怡良猜測道:“我想,林則徐定在城中探訪。”

這時,林則徐與侍衛剛登上天瀾閣的頂樓,臨窗而坐。從窗戶向外望去,可以看到珠江和洋行。林則徐向洋商館前的廣場上望去,在那裏,正有三個犯人被推到三副絞架下,其中一個就是之前被綁走的何善之。

負責監刑的韓肇慶厲聲宣布道:“奉欽差大人林則徐令,將宋老金、於安國等煙犯當眾處絞!”說話間,行刑兵勇已將黑布套罩上宋老金頭,再將絞索套上他脖子。何善之見此驚駭萬分,用英語大喊“救命”。民眾見他竟說英語,人群頓時**,不少人大罵道:“漢奸!殺死漢奸!”

要問何善之為什麽突然用英語呼救,是因為他看到了站在商行窗前的顛地。但顛地卻裝作什麽也沒有聽見,倒是他十四歲的女兒瑪麗挺身而出,衝到韓總兵麵前,用英語說道:“何是我的朋友,快放開他……”

正在觀看的民眾看到外國人出來,一片嘩然,頓時刑場大亂。而林則徐安然坐在茶樓中,飲茶觀望,嘴角露出淺淺的微笑。

這時,兩廣總督鄧廷楨和怡良、關天培趕到了茶樓。林則徐指窗外,說道:“讓他們暫停行刑,明日將何公子押來見我。”

次日清晨,何善之跪在林則徐麵前。林則徐欲擒故縱,先將其罪行嚴重性告訴他,再平和地說:“念你年幼無知,本堂有意讓你將功折罪。目前,本堂正是用人之際,需要一個熟悉洋務的人擔當通事……”

何善之急忙道:“小人性命都是大人賞的,小人願效犬馬之勞。”

兩廣總督府正堂上,何敬容等行商俯首跪著。林則徐嚴厲地揭露他們的罪行,並徐令何敬容傳諭洋行,告知顛地等速要將全部鴉片盡行繳送,不準藏留一分一毫。

顛地等英國鴉片商人當然不會輕易聽從林則徐的命令,在他們看來林則徐的行為是阻斷他們的財路。鴉片商人們紛紛表示不滿。

何善之將商人們的意見轉達,林則徐內心怒極,暗自盤算怎樣對付洋人。

淩晨,洋商館外被官兵圍得水泄不通。顛地從二樓向下看,看到成群的官兵,驚恐萬分。

接連幾日的圍困,商人們終於將鴉片全數交給了清廷,並撤離廣州城,蟄伏於出海口。

成功收繳鴉片的消息傳到了北京道光皇帝的耳中。道光一掃前日心中的陰霾,意氣風發地向眾臣宣布道:“傳旨林則徐,將全部鴉片當眾銷毀,使中外百姓有目共睹,使四海蠻夷拜服天朝……”

1889年6月3日。虎門海灘上,鴉片箱堆積如山。清軍旗在上麵高揚。綠營水師,持槍立戟,一列列排開。四方百姓如潮湧至。林則徐全套朝服,踏紅地毯登上高高祭台,麵對大海焚香三拜,回身喝令:“銷煙!”

隻見,無數鴉片球掉入銷煙池中慢慢化開,猶如濃墨。頓時,濁煙騰空,直上九霄,數萬箱鴉片消失於滾滾石灰水中。

濃霧彌漫的英國倫敦郊區,外交大臣巴麥尊府客廳,英國各商會的代表商談怎樣保護自己在廣州的利益,有人提出了用武力來解決的方法。這個意見很快傳到了英國議會那裏,首相梅爾很快召集內閣大臣商討是否向因鴉片生意向中國出兵。

倫敦議會大廳內,眾議員紛紛慷慨致辭,深入分析中英和與戰的利弊。雙方不相上下的爭論把整個會場搞的一片混亂。這時,作為商人代表的顛地走向講台:“我們被驅逐出廣州。沒有飲水,沒有食品,沒有醫藥。但是,美麗的條頓旗還在桅杆頂上飄揚!我們還在堅持,一直到你們作出決定。”

奸猾的顛地用自己的精彩演技向議會描述商人在中國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許多議員都被其虛假的說辭所感動。最終,議會以271票讚成,262票反對,通過對華戰爭撥款。

虎門炮台上,清軍們在林則徐的指導下緊張有序地備戰。林則徐站在護牆盡頭,眺望海麵,數艘英船還在出海口漂泊。他暗暗思忖:英人既不肯降,又不肯退,大海茫茫,如此苦守,到底想幹什麽?來自英國的危險氣息,已經飄過大洋到達了中國。

1840年6月,英遠征軍總司令、特命全權駐華總督喬治·義律率艦隊抵達中國。

珠海口炮台上,清兵嚴陣以待。關天培麵容沉重地巡查,不時朝海麵眺望。隻見,狡猾的英艦隊起錨,揚帆北去。眾人以為洋人逃走了,一陣歡呼。林則徐聽到後疾呼:“洋人並非退逃,定是北上京津去了!千裏海疆,隻有廣州可與英艦一戰。北麵的廈門、舟山、定海各炮台徒有虛名。英人此去,如入無人之境。他們要是觸犯天廷,驚擾聖躬,林則徐死罪也。”

浙江海麵,舟山海灘陰晦,百姓們紛紛奔逃。遠處海麵上,英艦已排開戰陣,炮口直指內陸。

英旗艦威裏士尼號上,定海總兵與知縣坐在義律的對麵——雙方正在進行緊張的談判。義律妄圖用自己的炮火使清軍不戰而降。麵對勢在必得的英軍,總兵沙啞地開口道:“我從來沒見過這麽大的船,也從來沒見過這麽狠的炮。但是我必須抵抗,大清官兵,有死無降!”

1840年7月6日,定海陷落。

六百裏加急快報傳入紫禁城內:洋人七日前攻占定海。這個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道光內心焦慮不安。

被道光召進宮的琦善進言道:“皇上明見。那洋人北上,皆因為林則徐造次,不如明令撤免林則徐……”講到這句時,近旁幾個大臣驚恐失聲。琦善也氣竭似的,停片刻,叩一下頭,鼓氣再道,“如此,可以先絕掉洋人用兵口實。然後,以禮相待,勸其退兵,妥善解決事端。”

三朝老臣聽後急忙反對:“不可!洋人用鴉片毒害中華,林則徐虎門銷煙功不可沒。而今洋人有罪反而待之如上賓,林則徐有功反被奪職罷官。堂堂大清,豈能受這種奇恥大辱。”

琦善不死心,又道:“皇上,奴才冒死上奏。戰端一開,禍滿天下。林則徐一人不過輕如鴻毛,社稷安危才是大清命脈!”

三朝老臣聽到琦善的讒言心中憤怒,對皇上說道:“皇上,臣擔心琦善所言示弱於敵,反使洋人得寸進尺。”

道光沉默許久,道:“罷了。洋人野蠻無知,朕決定先禮後兵。琦善,你世受皇恩,又係朝廷棟梁。朕命你速去廣州安撫洋人。告訴他們,朕已免了林則徐,並且寬恕他們擅動兵戈之罪。朕任命你為欽差大臣,全權解決爭端。”

琦善心中暗喜,應道:“臣領旨。”

很快,琦善來到廣州。撤掉了林則徐的兩廣總督之職。

九龍半島英軍陣地的一頂大涼篷裏,琦善同義律議和。義律帶著鄙夷的口氣說道:“中國的美食天下無雙,但中國的炮台是一堆垃圾。要是你們把餐桌上的天才用一點到炮台上去的話,今天就輪到我求和了。”

琦善無視義律的話,依舊一本正經地擺出天朝重臣的樣子,說道:“本大臣此行,並非求和,乃是賜和。”

義律聽了何善之翻譯後,哈哈笑了起來:“你叫它什麽都行,我們不計較名稱。”

琦善繼續說道:“皇上見爾等尚屬恭順,特賜三百萬兩白銀,做艦船歸國的花銷。”

“我們沒有談到歸國,”義律搖頭,揮手打個響指。侍者端進一份文件,“我告訴你我們要什麽。”將英文的《穿鼻條約》放到琦善麵前,“六百萬鴉片賠款,五個通商口岸,還有香港。”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義律答應這次先隻要香港島。琦善明顯地鬆口氣,開口承諾道:“我願冒死上奏,求皇上將香港賞賜你們。不過,你們要它做什麽,那裏荒無人煙,隻有一個破爛漁村。”

義律笑了笑,說道:“我們不這麽看。銀子是死的,土地卻能生長黃金。”

1841年1月26日,英軍占領香港海麵。英艦在海麵上排列,整齊地向香港開火。香港島灘頭,硝煙彌漫,無數隻舢板從淺海駛抵岸邊。英國的陸戰隊員跳下水,槍支斜扛在

肩上,像旅遊者那樣進入香港。幾個水兵在打造旗杆。另幾個水兵,將一塊寫有中英兩種文字的木牌敲進大地。木牌上寫著:英國香港領地。

此時的紫禁城勤政殿內,道光坐在龍座上冷眼觀看,下麵站著一片大臣正在爭辯戰與不戰。

最後,道光緩緩地說道:“謀和,朕深明其害。開戰,朕也深明其害!朕決定,調集各省旗勇綠營、水師戰船,與洋人開戰。朕不信,堂堂大清,會鬥不過小小的英吉利!”

虎門炮台上,關天培以刀身敲擊身後那隻號鍾,鍾聲悠長震天,關天培伴著鍾聲開口對眾將士說道:“關某畢生積蓄,盡在於此。弟兄們聽好嘍,擊中英艦一炮,賞銀五十兩!擊沉一艘,賞銀一箱!”

兵勇紛紛吼叫:“決一死戰!殺敵領賞啊!”

伶仃洋海麵,威裏士尼號破浪行駛,三層炮口噴吐火舌。英艦結陣,炮管轟轟開火。盡管英艦前桅傾倒,起火。但嵌著數隻大彈丸的艦身仍在急駛,艦炮仍在急射。

虎門炮台上,兩個兵勇押著韓肇慶上來,報:“稟大人,韓肇慶願效死戰。”

關天培盯著跪在地上的韓肇慶問道:“韓肇慶,你可知今日有來無回?”

韓肇慶昂然答道:“卑職但願如此!”

關天培揮刀,挑斷韓肇慶身上的繩索。關天培再將刀把一轉,遞與韓肇慶,指著江麵上英軍大喝:“韓兄弟,來年今日,就是你周年忌日!”

韓肇慶接過刀,朝土裏深深一插,飛快地扒光身上衣著。再拔出刀來,雙掌倒執刀把朝關天培一拜,便朝炮台方向衝去。

炮彈如雨,碎片橫飛,虎門炮台上一片清兵屍骸。英兵持著閃亮的刺刀,在軍官的帶領下衝擊,沿途射殺垂死的清兵。

一片平整的泥沙微動,突然躍出赤裸裸的韓肇慶,他渾身上下盡是淤泥,樣子令人恐怖。他手揮大刀,吼叫著狂劈亂砍,英士兵猝不及防,被砍翻一片。幾枝槍口對準韓肇慶,咣咣射擊。韓擲出大刀,插入一英兵胸腹,然後倒地,右手還豎在空中。英兵的皮靴從死去的韓肇慶旁邊走過,韓肇慶空中那隻手動了一下似要抓,卻什麽也沒抓住……

英軍登上炮台外牆,看到炮台上一堆敞著口的火藥桶。關天培和仆人阿三一坐一立,身如鐵鑄,須發皆白,氣定神閑,血袍臨風。關天培收回目光,表情甚是平和。

英兵本是步步逼近,但看著關天培的神情,忽然明白什麽似的,止步不前。關天培右手伸進老仆肩上燃燒的炭盆,抓出一塊紅彤彤的火炭,投進身下的火藥桶。上千斤火藥同時爆炸,虎門炮台連帶半座山統統炸飛。黑壓壓的殘骸從空中落進海裏,渾濁的海水將它們吞沒。浪花再卷時,海麵已是一片破碎的英軍軍旗、軍帽、屍首。

珠江邊祭奠場,清軍屍首置於靈榻,幾無盡頭。祭奠隊伍最前列,並排跪著琦善與林則徐。

這時,京城懿旨已到,將軍奕山昂立宣旨:“琦善欺君賣國,喪權割地,著即革去直隸總督欽差大臣職,押解入京候斬!林則徐虛言誤國,惹動兵釁,著即發配新疆。”

林則徐與琦善聽後,心中各有思緒,但終隻能領旨謝恩。

祭奠場與何家祠堂之間,琦善與林則徐道別。琦善悵然一歎:“少穆,你我雖然都遭慘敗。但你雖敗猶榮,或許名垂千古;而琦善將身敗名裂,永背罵名……”

林則徐悲愴道:“虎門乃是數千裏海防最堅固的炮台,誰知僅僅半日便陷落。虎門一戰,前景可知。唉,蒼天有眼,大清無救。今日起,中華怕要進入漫漫長夜,無路可行……”

中國軍民在虎門、三元裏、定海、寧波、鎮江英勇抵抗英軍,終因政治腐敗軍事落後而失敗。

1842年8月29日,《南京條約》在英艦上簽訂。之後,英國又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從而侵占了整個香港地區。

紫禁城奉先殿內,道光跪在祖先的靈牌與遺像下,叩首。大清先皇及祖宗,從四麵牆上注視著道光。

滂沱大雨,墨雲如磐。鴉片戰爭的失敗和《南京條約》等一係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標誌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開始經受更加深重的苦難,中國人民麵臨著更為複雜曲折的鬥爭。

點擊點評

尊重曆史·憂患意識·民族精神

影片《鴉片戰爭》從一個全新的角度重新看待那段曆史,謳歌了中國民族不屈外國列強欺壓、奮勇抗爭的英雄氣概和民族精神。

《鴉片戰爭》把握時代脈搏,再現曆史真相,並以現實主義的眼光和手法來組織題材。曆史題材與時代需求相結合,從一個新的曆史高度,高屋建瓴地俯視那段曆史,既真實、客觀、公正地再現那段曆史,又以現代意識和現代人的眼光來表現各類人物,彰顯愛國主義精神和中華民族厚重深邃的曆史精神。

影片讓今天的中國人記住那段恥辱,反思那段沉痛的經曆,牢記那段屈辱的曆史。影片運用多種電影語言刻畫人物的性格,剖析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使人物真實感人。這部電影具有濃重的曆史感,而且對各個曆史人物的把握也相當確切。特別是林則徐這一人物,除了他身上的愛國、果斷、鎮定和勇氣,影片還描繪了他性格上更多的側麵。權威影評家邵牧君評價這部片子,“拍得很精彩,它大氣、厚重、嚴謹、平實,而最可貴的是它能平心靜氣地回顧曆史、實事求是地檢討國恥”。

《鴉片戰爭》稱得上是一部大片,作品拍得有氣勢、有深度、有高度。正如導演謝晉所言:“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同時也應該是一個思想家,應該通過他的影片對一些社會問題發言。”

《鴉片戰爭》以中國近代史開端的這場戰爭為故事脈絡,謝晉著力於從正麵表現英國殖民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也就是一個積極向外擴張的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與一個閉關自守的東方封建主義的農業文明之間的矛盾。在這兩種力量的較量中,成敗的關鍵因素就是文明的先進與落後。

整個作品充滿了憂患意識,以一種不尋常的悲壯感使影片在曆史的認識上超越了過往的拘泥、格套和膽怯。

回望精彩

本片通過完美而又真實的場景與人物再現了鴉片戰爭這段屈辱與抗爭史。通過描寫英國的工業革命成果來襯托清王朝的落後。通過襯托與對比,加上鏡頭的配合,向我們展示曆史發展的真諦。片中有兩個場景是讓人難以忘懷的:

一是,關天培問將士們這炮是幹什麽用的,為什麽不打?回答是,我們的炮夠不到英國的戰艦,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打我們。

二是,九龍半島英軍陣地上,琦善同義律議和時義律說的:“中國的美食天下無雙,但中國的炮台是一堆垃圾。要是你們把餐桌上的天才用一點到炮台上去的話,今天就輪到我們求和了。”

所有這些都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一個慘痛的曆史教訓。

星光:鮑國安

林則徐身上有一種比禁煙更偉大的東西,那就是他的民族責任感。

——鮑國安

鮑國安,1946年出生於天津,原籍山東萊州。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為國家一級演員,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在幾十年從藝生涯中,先後在《山下是故鄉》、《鴉片戰爭》、《真心》、《零點行動》等多部電影中扮演角色。近年來還在《三國演義》等多部電視劇中扮演角色。曾憑借在《三國演義》中的出色表演,獲得中國電視“飛天”,“金鷹”男主角雙獎。

在這部電影中,作為演員鮑國安強調的不僅是民族英雄這一麵,還有林則徐的各個側麵:作為臣子,忠君愛國;作為學生,尊敬師長;作為欽差,不怒不威,賞罰分明;作為處事之人,顧全大局,克己容人,又心細如發,敏銳之至,一個完整豐滿的形象立在觀眾麵前。

為塑造好林則徐這個角色,鮑國安幾乎查閱了所有關於林則徐的資料,專程到林則徐的家鄉福建去考察,體驗生活,從中了解到許多關於林則徐的鮮為人知的大小事情況,真正走進了林則徐的內心世界。鮑國安認為林則徐是一個很容易激動,但又懂得如何克製自己的人。所以在演戲時,他把這個人物演得更含蓄一些,同時又更加生活化,使觀眾看到曆史人物更加真實的生存狀態。

當看到林則徐像那幅“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對聯時,鮑國安說自己感到了一種激動肺腑的震蕩。從此每天從早上起床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的人生境界調整到林則徐的狀態,每一個眼神都努力地透著憂國憂民的情思。他希望人們能夠認同他在這部曆史巨片中塑造的林則徐,因為對鮑國安來說,這也是一種民族責任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