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主生活會的含義、目的和內容_一、民主生活會的含義

第一章

民主生活會的含義、目的和內容

民主生活會製度,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是化解黨內矛盾、增強黨的團結、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一大法寶,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優勢之一。要運用好這種製度,開好民主生活會,必須把握民主生活會的含義,明晰民主生活會的目的,掌握民主生活會的內容。

一、民主生活會的含義

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縱觀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發展曆程,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製度經曆了從無到有、從欠缺到完善的發展過程。準確而全麵地把握民主生活會的含義,就必須對民主生活會製度的發展曆史和概況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和認識。

首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製度發軔於建黨初期。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就對黨內監督問題高度重視。中國共產黨一大黨綱指出:“工人、農民、士兵和學生的地方組織中黨員人數多時,可派他們到其他地區去工作,但是一定要受地方執行委員會的嚴格監督。”“地方委員會的財務、活動和政策,應受中央執行委員會的監督。”一大黨綱的規定為黨內監督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大革命時期,黨內鬥爭形式極為複雜,雖然有了“民主集中製”的理論原則,但是缺乏有效的實踐經驗加以貫徹實施,使黨的事業遭受嚴重挫折。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使我們黨開始探索如何擴大黨內民主生活。1928年7月,黨的六大黨章提出民主集中製三條原則,這是最早以集體決議形式作出的規定。1929年12月,古田會議決議提出“厲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生活”,特別強調要充分發揚黨內民主,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辦法解決黨內矛盾。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錯誤統治全黨達四年之久,他們對持有不同意見的同誌“殘酷鬥爭、無情打擊”,扼殺了黨內民主生活,給中國革命帶來了嚴重損失。遵義會議以後,黨內民主生活製度逐步建立和發展。1937年毛澤東在《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一文中指出:“指導偉大的革命,要有偉大的黨,要有許多最好的幹部。”“要達到這種目的,黨內的民主是必要的。”1941年7月1日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2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其內容主要是加強組織紀律性、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領導幹部必須參加黨的組織生活、聽取黨員群眾對自己的批評、增強黨性等等,從此確立了黨內民主是增強黨性的重要原則。

其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製度成形於黨的延安整風運動。隨著黨內民主理論的不斷深化,黨內民主實踐也不斷創新,1942年的延安整風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黨內民主實踐。延安整風是在全黨範圍內開展的普遍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運動。為了清除黨內存在的各種錯誤思想,毛澤東同誌提出了“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和“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確立了“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堅持用整風方法解決黨內問題。從一定意義上說,延安整風運動就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民主生活會,為建立民主生活會製度提供了基本規範和經驗做法。

再者,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製度發展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年代。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發展黨內民主。1956年9月,黨的八大強調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製,加強對黨的組織和黨員的監督,反對個人崇拜。毛澤東在1962年召開的七千人大會上強調,不論黨內黨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讓群眾講話,有了錯誤,一定要

做自我批評、讓人批評。會上劉少奇、鄧小平倡議建立民主生活會製度,得到毛澤東的讚同。鄧小平在發言中說,“在黨委會裏麵,應該有那麽一段時間交交心,真正造成一個好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空氣。同等水平、共同工作的同誌在一起交心,這個監督作用可能更好一些。(劉少奇:可以有這麽個建議,各級黨的委員會一個月之內要有一次黨內生活會。委員會開會,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不一定一個月,三個月有一次也很好了。(劉少奇:一季有一次,一年四次也好,開黨內生活會。這麽一個建議,行不行?每一個委員會,省委也好,地委也好,縣委也好,一季開一次會,搞批評和自我批評,過黨的生活。)(毛澤東:檢查工作,總結經驗,交換意見。)談談心,相互批評批評,有意見就講。我們要重視黨委內部的互相監督作用這個問題。上級不是能天天看到的,下級也不是能天天看到的,同級的領導成員之間彼此是最熟悉的。這樣做,對於同級裏麵討論問題,取得一致意見,作出決定,也是很重要的。”可以看出,民主生活會製度的必要性、參與人員、開會時間、功能意義、方法目的在當時黨內有了充分的認識。這是第一次提出黨內生活會的概念,我們黨從此開始了民主生活會製度建設的實踐。但是,正如薄一波同誌所說,“遺憾的是,這次大會以後,民主集中製在黨內特別是黨的高層政治生活中,並沒有得到嚴格遵守和真正執行,而且日益受到破壞,從而也日益加劇了黨內生活的不正常。”“**”期間,黨內民主製度和國家法製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黨內民主生活也完全被破壞,幹部民主生活會的構想被擱置。

最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製度恢複和成熟於改革開放新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世情、國情、黨情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作為執政黨,中共中央十分重視黨的製度建設,實現了黨內民主製度恢複與重建的任務,我們黨恢複和發揚實事求是、群眾路線、批評和自我批評等優良作風,黨的組織生活和民主生活走上正軌。1980年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規定:“每個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都必須編入黨的一個組織,參加組織生活。各級黨委或常委都應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交流思想,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從而正式建立了民主生活會製度。1981年8月,中組部下發《關於進一步健全縣以上領導幹部生活會的通知》,規定“要進一步健全生活會製度。縣級以上黨委常委除了必須編入一個組織參加組織生活外,同時要堅持每半年開一次黨委常委(黨組)生活會,並要及時地向上級黨委或組織部門報告生活會情況,開一次報一次”,明確民主生活會“要以認真檢查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準則》的情況為主要內容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這是第一次以黨內文件的形式明確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的時間、範圍、內容、意義、目標等,從此縣以上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實現了製度化、規範化。1982年黨的十二大通過的新《黨章》,恢複了對黨員權利的規定,明確做出了凡屬重大問題都要由黨委民主討論決策等規定。1990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印發《關於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的若幹規定》,其中指出:“黨員領導幹部都要參加雙重組織生活會,既參加所在支部、小組的組織生活會,又參加定期召開的黨員領導幹部的民主生活會。健全和堅持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製度,對於實現黨的正確領導,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正確貫徹執行,具有重要作用。要通過黨員領導幹部的民主生活會,

加強黨內監督和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建設,提高依靠自身力量解決問題和矛盾的能力。”這一《規定》發展了對民主生活會的重要作用的認識。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黨章首次規定黨員領導幹部必須參加黨委、黨組的民主生活會。從此,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製度便作為民主製度的重要內容堅持下來。黨的十四大以後各級地方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按照《黨章》和《規定》的要求正常開展,但也出現了敷衍了事、效果不好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1997年1月14日,中央紀委、中組部印發了《關於提高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質量的意見》,對黨員領導幹部在民主生活會上嚴肅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提出明確的要求。1998年11月,中央決定集中兩年時間,在全國縣級以上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中,深入開展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教育。為便於集中時間和精力解決領導班子存在的突出問題,更好地發揮民主生活會的作用,加強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設,2000年4月12日,中央紀委、中組部印發《關於改進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的若幹意見》,決定將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由原來的每年召開兩次改為每年召開一次。時間一般可安排在4至8月之間。2004年中央頒布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將“民主生活會”作為重要的黨內監督製度列專節(第三章第四節)作出規定,推動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製度的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十七大黨章第八條明確規定:“每個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都必須編入黨的—個支部、小組或其他特定組織,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督。黨員領導幹部還必須參加黨委、黨組的民主生活會。不允許有任何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接受黨內外群眾監督的特殊黨員。”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以來,民主生活會製度不僅在黨的政治生活中進一步得到落實,而且在各級黨委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綜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製度經曆了從初步嚐試到健全和規範的曆史沿革,實現了黨員領導幹部從增強黨性鍛煉、帶頭發揚黨內民主,到最後形成黨內生活重要製度的曆史升華。

民主生活會,是指黨員領導幹部召開的旨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組織活動製度,它以交流思想,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為主要形式,以“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為基本原則。因此,不能把民主生活會等同於形勢報告會、工作總結會、理論學習會、業務研討會或者群眾出氣會、匯報會、批判鬥爭會,相反,民主生活會作為集體學習和推進組織發展的載體,可以給我們新的視角,引發我們對民主生活會定位的再思考,可以更清楚地分析它存在的問題,更便於找到對策。它就好像我們每年都要進行的身體體檢,排查各個器官、各項指標存在或潛在的問題,及時給予預防和治療。從某種意義上說,民主生活會就是一次政治體檢,通過領導幹部剖析自身問題、及時進行整改,保證我們能夠抵禦各種侵蝕,保持政治肌體的健康。因此,每一次民主生活會的召開,都應該是黨員幹部一次靈魂的洗禮,每一次問題的討論,都應該是圍繞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深刻檢討。真正的民主生活會應該是能認認真真說問題,誠誠懇懇找原因的,應該是要“真刀真槍”地將存在的問題都擺在台麵上,這樣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整改。好的民主生活會,既是開誠布公的,又是耐心細致的,也是對“問題”決不姑息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