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覺服務群眾,尊重人民主體地位

三、自覺服務群眾,尊重人民主體地位

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把“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列為如期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的六大原則的首位,體現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新形勢下,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要積極響應共享發展理念,更好的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增強服務群眾的本領,用實際行動為人民謀利益、謀幸福,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不斷增強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作為一名合格黨員,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不斷強化群眾觀念,著力增強服務群眾本領,堅持群眾路線這一根本工作方法,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關於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係群眾製度的意見》對做好黨員幹部直接聯係群眾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忠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黨的群眾路線,以維護群眾利益為核心,以直接聯係為主要方式,以製度建設為保障,以了解群眾、學習群眾、服務群眾、引導群眾為主要任務,進一步落實為民務實清廉要求,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堅持領導帶頭、加強分類指導、突出工作重點、尊重群眾主體地位,更好地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共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結合實踐來說,具體要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首先,要強化服務群眾觀念。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社會變革的最終決定力量,是曆史的真正創造者。不斷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要進一步樹立和強化群眾觀念。一是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想問題、謀思路、作決策、抓落實,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體人民。二是強化問題導向,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增強深化改革的動力;鼓勵大膽探索,激發群眾創造熱情,增強深化改革的活力。三是堅持以人民群眾為評判主體。人民擁護不擁護、讚成不讚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黨製定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檢驗各項改革舉措成效的最終標準。凡是符合人民群眾利益、人民群眾滿意的,就大膽堅持和推進;凡是不符合人民群眾利益、人民群眾不滿意的,就及時修正。

其次,要提升為群眾辦事的本領。對於黨員幹部來說,為人民服務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為民辦實事。要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就需要我們有辦事的本領。這個本領包括:會學習。既學習理論,在思想上“紅”,又學習服務本領,在工作上“專”,做到“又紅又專”;善協調。搞好上下協調、內外協調、班子內部協調,以此化解各種矛盾糾紛,凝聚各方力量,協力同心做好工作;能團結。團結出力量,團結幹成事,創造政通人和的環境,才能幹成事、幹好事;勤修身。按照黨章的要求,嚴格約束、規範自己的言行,自覺錘煉自己的黨性,真正成為“特殊材料製成的人”,以良好的形象為黨旗增光添彩。

最後,要不斷創新服務群眾的方式方法。一是提高察民意的能力,增強服務的針對性。要想服務好群眾,就必須深入調查研究,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弄清群眾的所需、所急、所盼,使深化改革的各項舉措切實成為服務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有效之舉。二是提高解民憂的能力,增強服務的實效性。要不斷提高執行力,切實為群眾多辦實事、多辦好事。三是提高惠民生的能力,增強服務的目的性。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要求各黨員領導幹部統一思想、凝聚共識,自覺轉變政府職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適應新時期新任務新要求,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上來。四是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群眾首創精神,製定發展改革方案要廣泛聽取基層和群眾意見,遇到發展改革難題要虛心向基層和群眾請教問計。五是建立健全聯係服務群眾的各項製度。進一步製定和完善黨員幹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方麵的規章製度,提高聯係群眾、服務群眾的規範化、製度化水平,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在服務群眾中的帶頭、推動、監督、保證作用。

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黨的根本立場。作為一名合格黨員,要時刻把群眾的利益和願望放在頭等位置,把群眾的情緒和呼聲作為第一信號,自覺地把掌握權力看成為人民服務的機會,把行使權力當作為人民服務的方式,努力為人民群眾多辦好事實事。

(二)始終堅定不移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人民群眾是社會生產力、社會生活和社會曆史的主體,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曆史表明,隻有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我們黨才能完成自己的曆史使命。2012年11月習近平在會見中外記者時說:“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黨員領導幹部在進行改革發展事業時,絕不能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僅僅停留於口頭承諾,更要時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時刻把群眾冷暖掛在心頭,真心實意地為人民服務,並為人民主體地位的實現提供權威的製度保障。

中國共產黨人曆來尊重人民群眾作為主體的曆史地位和社會地位,將實現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作為一以貫之的執政理念和執著追求。一方麵,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中國共產黨宗旨的本質體現。我們黨來自人民,是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係中成長、發展和壯大起來的,密切聯係群眾是黨的最大優勢。人民既是我們一切事業成功的根本力量,也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既是中國革命勝利之本,也是共產黨在中國的執政之本。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既是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對共產黨執政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們如期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力量源泉 。另一方麵,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要求。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八大對全國人民的鄭重承諾。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列為如期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的六大原則的

首位,表現出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基本原理的科學把握和高度自覺,也是始終尊重和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最好體現。

在充分認識和理解人民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如何在實踐中更進一步的尊重人民主體,立足人民主體,堅持人民主體?結合“十三五”規劃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全麵部署和要求,廣大黨員和領導幹部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麵工作。

一是要高度重視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期盼解決的突出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推進的過程中也積累了不少的社會矛盾和問題,比如收入差距過大、貧富懸殊、房價過高、教育不公,等等,大都是牽涉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人民群眾對解決這些問題有強烈的訴求和期盼。為此,黨員領導幹部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高度重視和積極回應群眾的期盼,對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務、脫貧攻堅、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住房、醫療等問題,作出更有效的製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二是要妥善協調好各方麵的利益關係。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總是由各方麵的具體利益構成的。未來一段時期,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協調利益關係的難度在加大。一方麵,利益關係錯綜複雜,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民生問題牽涉不同利益群體,協調各方需要科學的體製機製、智慧和耐心;另一方麵,人民群眾對環境、收入分配、教育等利益的訴求“水漲船高”。習近平同誌指出,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改革發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終的判斷標準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發展成果。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指出:“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製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麵小康社會。”這就是對處理不同社會群體利益關係的最好回應。

三是要堅持共享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要通過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集中解決與民眾高質量生活密切相關的難點問題,在機會公平前提下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麵小康社會。總之,發展要尊重民意,發展要依靠民力,發展要關注民生,經濟社會發展進步隻有不斷提高群眾在發展中的實實在在的收益,並且讓這種收益為群眾所知所感,才能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獨有的優越性。

四是要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國各族人民實現自己利益、創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目標,必須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共同推進。唯有如此,才能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製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要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製改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最大限度地調動各個方麵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為奪取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偉大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的宏偉目標而不懈奮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