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講道德 有品行——做合格黨員要明大德守公德_二、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內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統領著黨員幹部的思想和行為,是黨員幹部道德品行之魂。培育黨員幹部道德品行,必須大力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追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在黨的十八大提出的24 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位居最高層次,起著龍頭地位,是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價值追求。

第一,富強,即民富國強。富強之所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之一,正在於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之一,是社會主義國家及其公民利益得以實現的基本保證,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物質基礎。

曆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國家的富強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前提和保障,所以中國夢必須把“國家富強”放在第一位。國家富強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心任務。中國隻有成為強國,才有實力和底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就需要把握世界主題,保持戰略定力,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構築世界一流的硬實力和軟實力。要提升國際政治地位,在參與全球事務中大有作為;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提高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能力;以全球視野擴大“中國創造”,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建設海洋強國,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文化強國,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斷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建設人才強國,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廣納天下英才。

第二,民主,即人民民主。民主就是在一定的階級範圍內,按照平等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製度。作為國家政治製度的民主政治,是具體的、曆史的、變化的,從來就沒有抽象的、超階級的、超曆史的、永恒的、普世的民主政治。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要求。社會主義民主是在本質上完全不同於資本主義民主的最廣泛的人民民主。

第三,文明,即社會文明。文明與文化是緊密相聯但有區別的概念。文化具有以文德化育之意,是教化的意思。而文明則是指國家的所有財富,等同於國家這個文明體本身。同時,文明更側重於指稱社會的進步狀態,是國家發展的靈魂,與文化明顯不同。

文明具有多重含義。從國家層麵來講,文明是指國家發展的狀態,即國家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馬克思說:“文明的一切進步,或者換句話說,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恩格斯說:“文明時代是學會對天然產物進一步加工的時期,是真正的工業和藝術產生的時期。”在他們看來,文明是物質與文化的增長,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製度建設,最終推動人的全麵發展。我們熟悉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都包含於國家發展的狀態之中。從社會層麵來講,文明是社會秩序的確立。在中國,“文明”一詞最早見於《周易》。該書中多次出現“天下文明”等描述。唐人孔穎達注解說“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其意指社會文教昌達、文德彰顯而形成的王者修德、民風淳樸、風調雨順的和諧景象。從人的層麵來講,文明則是指人的教養和開化狀態。《尚書·舜典》稱讚舜“浚哲文明”,就是指他非常謙恭,品德高尚,很受人愛戴的意思;《禮記·樂記》說:“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文明是謙恭有禮,是內在的德行開放出來的一枝鮮花。

第四,和諧,即社會和諧。其基本要義:一是和而不同,是一種以統一為主、存在社會矛盾和差異的社會狀態;二是求同化異,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的曆史進程。

要以發展促和諧。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和諧價值觀的物質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最根本最緊迫的任務還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仍然

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和諧價值觀能夠牢固樹立的關鍵。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問題,努力縮小地區、城鄉、行業、階層之間的發展差距,穩步提高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為實現社會和諧積累雄厚基礎。國泰才能民安,有“禾”才能“和”。物質財富豐富了,“蛋糕”做大了,才有條件朝著共同富裕方向前進,倡導和諧就有了更強的說服力,廣大人民群眾就能夠更加崇德向善、生活祥和。

(二)維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從社會層麵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類追求的價值目標,是人類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它作為現實和未來的美好社會的要素,既寓於人類的理性思維之內,又外顯於人類的實踐活動之中。社會主義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價值理念,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矢誌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追求,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第一,自由。自由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永恒追求,是人類價值追求中最富有魅力的價值理想。自由是指人從自然力和社會關係的束縛下獲得解放,人的內在尺度與客體的外在尺度相互轉化、相互統一的進步狀態。人的自由全麵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終極目標。自由體現了社會主義的現實目標和最高理想的有機統一,是引領社會發展進步的精神旗幟。

追求自由,是中國共產黨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中國共產黨一直把建立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社會作為奮鬥目標。改革開放以來,我們自覺地推進自由、民主和人權事業,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證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由觀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和根本價值目標,具有社會主義實踐基礎和廣泛認同的現實基礎。社會主義自由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是要讓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享有廣泛的政治自由和社會自由。正在進行的國家治理體係現代化,歸根結底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人的自由全麵發展。

第二,平等。一般認為,平等意指政治、社會或經濟地位處於同一水平,沒有或否認世襲的階級差別或專斷的特權。平等,是一個令人向往的概念,也是一個易生爭議的範疇。黨的十八大報告將“平等”作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既表達了我們黨在理論凝練與創新上的與時俱進,又反映了我們黨在實踐拓展與推進上的人文價值追求。

平等是人的基本權利,是人類社會的理想價值追求。平等是人的最基本權利,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最基本準則,是人類社會的終極理想狀態。正如馬克思指出:“一切人,或至少是一個國家的一切公民,或一個社會的一切成員,都應當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向往平等,天經地義;追求平等,人性所至。古往今來,古今中外,平等在推動社會變革與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價值導向作用。

第三,公正。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是國家、社會應然的根本價值理念。公正作為一種社會價值,是衡量一個社會的製度安排是否正當合理的重要標準。一個社會的公正,應當體現在經濟、政治、法律等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層次和各個方麵。

公正是維護社會安定的根基。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加速期,思想領域日趨多元、多樣、多變,各種思潮此起彼伏,各種觀念交相雜陳。特別是隨著近年來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出現了貧富差距拉大等現象,導致了一些人的心理失衡以及在就業、生活等方麵的困難,加之一些部門、一些執法者在行政、執法過程中的偏私、不公正行為等使得人際關係緊張,社會矛盾激化,不穩定、不和諧因素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以公正價值觀來引導和規範社會生活各層麵、各領域的行為,營造公道正派的社會風氣,有利於改善人際關係,平衡利益訴求,促進社會和諧,從而不斷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進一步激發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不懈奮鬥的創造力。

第四,法治。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大到國家的政體,小到個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一條主

線將更加凸顯,人民群眾迫切期盼程序公開、信息透明,能夠讓媒體、民眾、社會共同參與,加快推進中國法治進程,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持和發展。我們必須用法治中國凝聚複興力量、用法治精神推進改革大業、用法治觀念夯實執政根基。隻有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用法治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充分發揮法治在經濟建設中的規範作用、在政治建設中的保障作用、在文化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在社會建設中的促進作用、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推動作用,才能更好地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做到愛崗、敬業、誠信、友善

愛崗、敬業、誠信、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公民個人層麵提出的價值準則,是公民基本道德規範。它涵蓋了公民道德行為各個環節,貫穿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各方麵,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準,也是一名合格黨員應當樹立的道德規範和價值追求。

第一,愛崗。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熱愛本職,就是職業工作者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各種職業勞動,努力培養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幸福感、榮譽感。一個人,一旦愛上了自己的職業,他的身心就會融合在職業工作中,就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

在現實生活中,之所以有的人碌碌無為、毫無建樹,而有的人卻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不平凡的業績,在很大程度上,與他能否尊重自己的崗位,能否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密切相關。工作崗位是成就事業的舞台。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工作崗位不屑一顧,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不負責任,那麽就很難有所作為。

第二,敬業。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係統中,每一個所倡導的價值觀都涉及一個特定領域,規範和調節某種特定的社會關係。敬業所涉及的是公民個人與生產勞動、職業活動之間的價值關係。

衡量一個人是否敬業,不僅要考察其工作、事業的精神層麵,也要考察其工作、事業的客觀效果層麵。一個人的工作業績和社會貢獻無疑是衡量其敬業價值觀的客觀標準。要使一項工作或事業產生切實的成果,就不僅僅需要工作的熱情、工作的投入和工作的品質,還需要工作的能力和本事。隻有熱情而無工作能力與本事,是不會產生良好工作成果的,恰像一朵不結果實的花,其敬業精神也會大打折扣。敬業不能空談,敬業與財富的創造、工作的推進、事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為了使敬業價值觀落到實處,為了使敬業精神切實產生有益的效果,做合格黨員需要加強學習、增強本領。

第三,誠信。誠信是一個道德範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諾千金。

要以誠信的態度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要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需要貫徹和落實到實踐層麵。這就要求每一位合格黨員由內而外地認知和認同,以誠信的態度來踐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心裏認同,然後才能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隻有國家、社會和個人都講誠信,人人都以誠信原則要求和約束自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真正成為社會風尚。

第四,友善。友善一般是指人與人之間的親近和睦,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友善,是對人類以往友善理念的繼承和發展,是社會主義條件下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價值準則,是我們建設和諧家園、實現民族夢想的重要精神條件和價值支撐。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社會主義友善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離不開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切實提高。要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製改革,改革收入分配製度,促進共同富裕,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當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時,人際和睦友善的風氣就會更易生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