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奮力奪取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_一、“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奮力奪取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

如期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黨的領導。

一、“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征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認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麵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當前,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發展戰略、確立發展重點任務舉措,首先要辨明大勢、把握大局,認清我們所處的國內外發展環境和條件。這對於我們把握“十三五”發展的大邏輯,主動適應環境變化,主動全麵深化改革,主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確保如期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一)“十三五”時期我國國際環境的基本特征

“十三五”期間,我國外部發展環境有望總體保持和平穩定,這是當前繼續發展的外部有利條件。同時,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依然存在,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

首先,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一是經濟全球化整體趨勢沒有改變,世界各國經濟聯係不斷加深。二是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發展中國家群體力量繼續增強。三是文化多樣性受到更多尊重,各國堅持探索自身發展道路,展現更多製度和文化自信,發展模式多元化態勢增強。四是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信息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在世界範圍流動,各國之間的相互聯係和依存達到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

其次,對我國發展的不利影響和挑戰上升。一是經濟低迷成為全球經濟新常態。國際金融危機嚴重損害了世界經濟原有的增長格局和增長機製,新的增長動力沒有形成,經濟複蘇仍主要依賴政策刺激。二是技術和產業大變革背景下國家競爭力不進則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我國既麵臨迎頭趕上的機遇,也不排除傳統產業被技術性淘汰的風險。三是國際經濟規則主導權之爭強化。發達

國家主導世界經貿新規則製定,提高知識產權、勞工、環境保護、政府采購等方麵標準,並向服務貿易和跨境投資拓展,對全球貿易投資發展格局將產生深刻影響。四是各類安全威脅增加。一些國家貧富差距、失業等問題嚴重,民族主義、民粹主義抬頭,引發社會動蕩和國家間衝突。五是大國合作競爭關係更為複雜。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發生變化,一些國家對我國的遏製和施壓等不利因素可能上升,我國發展麵臨的外部安全形勢更趨複雜。

(二)“十三五”時期我國國內環境的基本特征

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未來發展前景持續光明,這是由發展的長期支撐條件決定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出現了明顯的趨勢性變化,中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風險挑戰,國民經濟將經曆調整轉型的考驗。

一方麵,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麵沒有改變。一是我國產業體係、基礎設施等物質技術基礎比較完備,人力資本豐富,總儲蓄率持續處於較高水平,具有進一步推動發展的較好條件和雄厚基礎。二是我國“大國經濟”的韌性、潛力和回旋餘地巨大,有利於培育形成發展的強大動力。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更加明顯的製度優勢,能夠有效應對發展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困難和挑戰。

另一方麵,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壓力更加明顯。“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處於傳統動力弱化而新動力生成的調整期,麵臨經濟下行和轉型升級雙重壓力,周期性和結構性雙重矛盾特征突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升級,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已經迫在眉睫。一是原有低成本要素優勢逐步減弱。二是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三是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四是經濟運行潛在風險增多。五是社會事業發展和社會治理能力建設相對滯後。

(三)準確把握“十三五”時期發展條件的新特征

準確把握經濟增速換擋的新變化。生產要素供給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是決定經濟增速的重要因素。我國經濟經過30多年高速增長之後,目前生產要素供給、資源環境條件已發生新變化。在現有生

產力水平下,人口結構和勞動力供求狀況難以長期支撐高速增長,資源環境也難以繼續維係粗放式發展。當前,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高速發展。隻要就業比較充分、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一點也符合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具體來說,我們要準確把握以下幾個方麵的新特征。

準確把握結構調整優化的新趨勢。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提升第三產業發展水平,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正在逐步成為推進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十三五”時期信息、健康、養老、文化、旅遊等新的消費需求將持續增大,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將更加凸顯;同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等將形成新的投資空間,投資將繼續發揮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

準確把握增長動力轉換的新機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全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和熱情高漲,創新資源逐步得到更靈活、更有效率的配置,以創新驅動實現動力轉換的氛圍正在加快形成,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業等麵臨實現新突破或產業化發展的契機,科學技術正在發揮越來越強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準確把握當前發展麵臨的新挑戰。伴隨著經濟增速放緩,一些領域深層次問題正在顯露,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企業效益下滑,風險隱患增多。大學畢業生、化解嚴重過剩產能企業失業人員就業等矛盾凸顯。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廣大人民群眾對於教育、社保、醫療、住房、公共文化服務、社會管理創新以及收入增加、公平分配等,不斷湧現新的期待。

總的來說,“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已發生深刻變化。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的變化,既增強信心,堅定不移地執行既定的長期發展戰略,又主動適應環境變化,及時進行必要的策略調整,開拓進取,奮發有為,將機遇和潛力化為現實,將風險和挑戰化為動力,繼續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