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治理現代化對領導幹部提出新要求

一、國家治理現代化對領導幹部提出新要求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勢必要求各級幹部在思想觀念、領導能力和工作方法上有新的提升。

(一)幹部理念現代化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礎

綜觀人類現代化,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平正義是其核心價值。國家治理現代化,首先要在價值觀上正本清源,使各級幹部的價值觀跟得上乃至引領現代化的節奏。

1.自由平等的理念

《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在諸多方麵貫穿了自由平等的理念,出台了許多新的措施。作為施政主體的領導幹部,首先要深刻把握這些政策措施蘊含的價值理念,尊重公民平等權利,把不斷維護、實現、擴大公民自由作為施政的價值追求。

2.民主法治的理念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而法治是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製度、豐富民主形式,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民主的本質是公共權力來自人民,這就要求領導幹部牢固樹立民主觀念,增強法治意識,不斷提升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推動工作的能力。

3.公平正義的理念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製度,維護人民權益,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等等,就是為了不斷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而要貫徹落實這樣的政策措施,就要求領導幹部把公平正義作為為人處世、為官做事的基本原則。

對比這樣的理念,一些領導幹部的確有差距。官本位的封建傳統,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目前在“八項規定”的高壓線下有了好轉,但要取得更大成效,恐怕要來次思想上的大掃除。“大國崛起,首要的是人心的轉變。”要通過學習反思和製度約束,不斷解放思想,努力培育現代施政理念。

案例 因“四風”問題被查處後“依然故我”的“任性”官員

2015年7月,經中共天津市委批準,中共天津市紀委就天津臨港經濟區管理委員會黨組成員、副巡視員、辦公室主任石力(副局級)嚴重違紀違法案發出通報。據悉,石力是黨的十八大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天津市一個因“四風”問題違紀被查處後“依然故我”,連續踩雷觸電、自我毀滅的典型。

通報指出,早在2013年12月,石力就因公款大吃大喝,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被中央紀委點名道姓通報曝光。石力以多種方式表示“知錯認錯、痛改前非”,但僅時隔一個月,便舊“病”複發,連續違規組織、參加用公款或他人安排的高消費娛樂活動,與不法商戶互通款曲,進行權錢交易、利益輸送。幹部群眾對此反映強烈,不斷舉報。2015年4月,石力再次被立案審查。經天津市紀委常委會審議並報天津市委批準,給予石力開除黨籍、行政開除處分,將其涉嫌違法犯罪問題及線索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石力的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包括:在其因“四風”問題違紀被查處後,仍不思悔改,恣意妄為,數十次違規接受管理對象安排的宴請和打高爾夫球活動,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和廉潔自律規定;利用職務便利,在協調拆遷補償、支付工程款、企業經營方麵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和禮金、貴重禮品;濫用職權,幹預和插手駐區企業建設工程項目,為與其有特殊關係的不法商戶謀取非法巨額利益;訂立攻守同盟,銷毀書證物證,偽造拒賄材料,嚴重幹擾、妨礙、對抗組織審查。特別是利用分管紀檢監察工作職權,采取非法手段對被其所“疑似”舉報人進行打擊報複,唆使涉案人到紀檢機關纏訪、鬧訪。

這種“依然故我”的典型並非個案。安徽省宿鬆縣水產局原局長陳正坤在2014年因公車私用受到黨內警告處分,2015年7月又因參與賭博受到留黨察看一年和行政撤職處分。這說明,麵對正風肅紀的高壓態勢,一些幹部仍心存僥幸,我行我素,沒有從思想深處領會八項規定精神,也沒有充分認識到中央糾“四風”是動真格的。這也說明作風建設不可能一勞永逸、一蹴而就,需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要進一步創新監督執紀方式方法,在關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同時關注反複性、頑固性問題的解決,對屢教不改者加大懲處力度,真正起到震懾作用。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案例 揚州六名官員因“四風問題”被查處

近日,中央和江蘇省委、揚州市委先後下發《通知》,對加強2016年元旦春節期間作風建設作出部署。為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緊盯重要節點,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嚴防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及腐敗問題反彈回潮,釋放越往後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

揚州市紀委查處的6起典型案例

1.江都區總工會原主席王國餘公車私用問題。

2015年8月27日,王國餘夫婦因家庭事務,私用公車去上海。2015年9月,揚州市紀委給予王國餘黨內警告處分,個人承擔相關費用。

2.寶應縣文化體育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錢永建違規保留和使用“小金庫”問題。2007年4月至2015年2月,寶應縣文化體育廣電新聞出版局違規保留和使用“小金庫”,累計金額1169411.5元,用於送禮、發放職工福利補助等支出,錢永建對此負直接責任。2015年12月,寶應縣紀委給予錢永建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3.高郵市城南經濟新區磚場村支部書記楊勇違規發放補助問題。

2014年12月,磚場村違規發放村組幹部補助計3600元,以複墾施工費的名義在村集體賬戶列支。2015年12月,高郵城南新區紀工委給予楊勇黨內警告處分。

4.儀征市城鄉建設局質監站副站長趙震東違規收受禮金和購物卡問題。

2015年春節前趙震東先後2次接受服務對象所送現金及購物卡,共計價值1800元。2015年9月,儀征市城鄉建設局黨委給予趙震東黨內警告處分。

5.江都區職業教育集團綜合教育係副主任張曙光違規組織公款旅遊問題。

2013年8月和2014年5月,張曙光兩次違規組織本年級部分教師外出到浙江雁蕩山三日遊和高郵馬棚濕地公園自駕遊,共計花費公款17037元。2015年7月,江都區職業教育集團黨委給予張曙光黨內警告處分。

6.邗江區城管局科員許榮山公車私用問題。

2012年中央八項規定出台後,許榮山經常駕駛執法公車蘇KU4246上下班並停放在自己居住的小區內過夜,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2015年12月,邗江區城市管理局給予許榮山行政警告處分。

市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各級黨組織要切實履行全麵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強化日常管理監督,抓早抓小、動輒則咎;要教育廣大黨員幹部做到“八個嚴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對節日期間的頂風違紀行為嚴查快辦,對典型問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要強化責任追究,對頂風違紀、“四風”問題禁而不絕的,不僅要嚴格追究直接責任,還要嚴肅追究領導責任。

(來源:新華網)

(二)幹部能力現代化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前提

領導幹部在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居於重要地位。領導能力是治理能力的基礎性內容,提升領導能力是提升治理能力的關鍵環節。國家治理現代化對領導幹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1.提高幹部把握和利用發展規律的能力

改革開放以來,不少地方領導幹部能較好地把握住因政策、環境、條件等變化帶來的發展機遇,但針對如何遵循客觀規律來謀劃發展的研究和思考不多,習慣於拍腦袋作決策、按老方式抓發展,不太習慣於科學決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對曆史的總結運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第十三次、第十八次三次集體學習專門安排曆史專題。在中央一些重要會議、重大活動和外事出訪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牢記曆史經驗、牢記曆史教訓、牢記曆史警示,為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係統梳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習和運用好曆史的重要論述,有利於各級領導幹部解決好以什麽樣的視角認識曆史、以什麽樣的態度對待曆史、以什麽樣的方法運用曆史,切實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曆史使命、曆史責任。

(1)認真探求當代馬克思主義曆史觀發展軌跡,進一步增強學習運用曆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曆史觀是人們對社會曆史總的、根本的看法,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曆史文化所作的科學評價,對黨的曆史所秉持的科學態度,以及總結曆史經驗教訓、把握曆史發展規律所運用的科學方法,都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

要借鑒中國曆史上治國理政的豐富經驗,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曆史是最好的老師。在漫

長的曆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會發展進步的成功經驗,也有衰亂之世社會動蕩的深刻教訓。

強調要尊重曆史、敬畏曆史,疏通中華民族的精神源頭。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思想文化,記載了中華民族在長期奮鬥中開展的精神活動、進行的理性思維、創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強調用曆史認同凝聚力量,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製度自信。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中,習近平強調,曆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隻有了解一個國家從哪裏來,才能弄懂這個國家今天怎麽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也才能搞清楚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裏去和不會往哪裏去。

(2)準確把握曆史發展規律,進一步提高運用曆史的能力和水平

不斷豐富曆史知識,運用曆史經驗,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為開闊,認識能力和精神境界大為提高,使自己的領導工作水平不斷得以提升。

要培養曆史眼光。變化的眼光加長遠的眼光,就是曆史的眼光。領導幹部要學會站在曆史與現實的交匯點上,從曆史中引出對現實和未來的分析,從現實中展開對未來的設想。愈是站在曆史的高度,愈能看清時代潮流的走向。作為領導幹部,作決策處理問題既要向前看,又要向後看。即把今天的實踐看作正在形成的曆史,高度重視並努力把握其對未來的影響和作用。今天的人們在繼承曆史,同時也在創造曆史。作為曆史的創造者,應當具有強烈的曆史責任感,對曆史負責,努力使自己所做的一切經得起曆史的檢驗,為後人創造良好的生存發展條件。

要提高曆史文化素養。熱愛一個地方的曆史文化,熟知當地曆史文化傳承,是領導幹部做好地方工作的基本前提。要善於從曆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讀史可以知興替,可以辨是非。以史為鑒,避免我們犯類似的錯誤,避免走彎路,借鑒其經驗,可以使我們多一些思路應對現在的問題,汲取曆史上安邦治國的經驗教訓。學習曆史,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的客觀事實,洞悉係列事件的發展規律,知曉和推論今天的一些事物的發展趨勢,同時無疑也開闊了我們的視野。

要自覺按照曆史規律和曆史發展辯證法辦事。曆史由無數事件和人物組成,對於這些事件和人物不能用孤立、靜止、片麵的眼光來看待,而必須將其放到曆史發展的長河中去考察,放到具體的曆史背景、曆史條件中去分析,這樣才能看得更全麵、更準確、更深入。要了解曆史、認識曆史,就要把曆史作為現實的一麵鏡子來看待,加以對照,作為借鑒,既不能把曆史與現實等同起來,也不能用現實去模仿曆史。拒絕曆史經驗,是愚昧的;生搬硬套曆史經驗,也是不高明的。對於領導幹部來說,關鍵是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真正站在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曆史高度,觀察、認識、研究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從而使我們的各項工作更能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2.提高幹部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能力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並回答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在談到環境保護問題時他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生動形象表達了我們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麵和全過程,建設美麗中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有些地方領導幹部在推進經濟快速發展方麵得心應手,有經驗有能力,但在提升發展質量、提高發展效益以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方麵能力不足,措施不力。

3.提高幹部統籌協調能力

統籌協調能力即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善於把握事物發展總體趨勢和方向的能力。領導幹部在決策時,都要有戰略目標和長遠考慮,把當前的工作與長遠目標聯係起來。特別是涉及重大項目決策時,尤其要充分關照未來若幹年後該項工作能否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或必要條件。為了長遠的、未來的發展,必要時可以舍棄眼前“一城一地”的得失。所謂“退一步進兩步”“有所為有所不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而某些領導者急功近利,大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既是缺乏係統思維的短期行為,也是對國家和人民不負責任的表現。實際上合格的領導幹部要放眼世界,放眼未來;善於觀大勢、謀大事,把握工作主動權;既有雷厲風行的作風,也有閑庭信步的定力。

4.提高幹部抓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當前,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最重要的是要解決好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真正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多幹打基礎、利長遠的事,防止和杜絕短期行為、形象工程,尤其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和子孫後代的利益換取當前的政績。但是,目前有不少幹部缺乏持續發展的意識。有的比較注重眼前的發展,對階段性發展的目標、措施研究得較多,花的功夫較大,而對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考慮得較少;有的缺乏資源節約意識,不懂得如何利用和節約資源,以犧牲後代人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需要,造成高投入、高消耗、高汙染。

提高幹部抓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是加強領導幹部隊伍建設的現實需要,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取向。

案例 紫金礦業環境汙染事件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899,2899.HK),簡稱紫金礦業,是以黃金及其他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為主的大型礦業集團。紫金礦業1993年從上杭紫金山金礦起步,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成為國內著名黃金礦山企業、國家大型企業和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010年,紫金礦業位居福布斯中國頂尖企業榜第2位。伴隨著紫金礦業的高速發展,環境汙染問題也頻頻發生。早在2007年,原環保總局首次發布對37家上市公司的環保審查結果,對其中10家不予通過或暫緩通過上市核查,其中便有紫金礦業。2010年5月底國家環保部公布《通報批評公司及其未按期完成整改的環保問題》,紫金礦業成為11家被通報的上市公司之一。

2010年7月3日15時50分左右,紫金礦業位於福建上杭縣的紫金山銅礦濕法廠發生汙水滲漏事故,汙水池中含銅、硫酸根離子的酸性廢水外滲,9100立方米汙水順著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導致嚴重汙染,大量網箱養魚死亡。直到7月12日,紫金礦業才正式公告這一事故。10月8日,紫金礦業公告稱收到《福建省環境保護廳行政處罰決定書》,針對汀江重大水汙染事故,福建省環保廳決定對紫金山金銅礦罰款956.31萬元人民幣。同年12月27日,福建省環保廳又分別對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常務副總裁兼紫金山金銅礦礦長鄒來昌處以70萬元和45萬元的個人罰款。

2011年2月1日,紫金礦業公告稱,收到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紫金山金銅礦犯重大環境汙染事故罪,被判處罰金3000萬元,原已繳納的行政罰款956.31萬元予以折抵,尚需繳納2043.69萬元。其他五名被告分別判處3年至3年6個月有期徒刑。5月4日,紫金礦業收到福建省龍岩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維持原判罰款3000萬元的結果,其他五名被告人刑期則有所減免。7月20日,福建省龍岩市武平縣法院一審分別判處上杭縣環保局原局長陳軍安、副局長藍勇有期徒刑19年6個月和9年。至此,紫金礦業汀江汙染事件基本告一段落。

(來源:百度百科)

5.提高幹部聚集群眾力量的能力

目前,大多黨員幹部能走到群眾中間去,與群眾交心,做了大量惠民利民的工作,特別是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做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係群眾的“八項規定”,並帶頭實踐,為各級黨員幹部樹立了典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由於部分黨員幹部自身能力不足,在為群眾服務方麵並未取得很大成績,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衡量一個黨員幹部做好群眾工作的主要標尺就是會說話會辦事。可實際工作中,有許多幹部不會講群眾話、不會辦群眾事,“大話”“空話”“官話”連篇,“不敢做”“不會做”“做不好”群眾工作的問題比比皆是。特別是一些年輕幹部,麵對群眾性複雜矛盾的處理,抓不住重點,掌握不好時機,隨機應變能力有限,造成群眾工作被動。

蘇聯共產黨執政74年最終解體,究其原因,主要是共產黨執政能力不強,嚴重脫離人民群眾,最終失去人民群眾的信任與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新形勢下,黨員幹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深刻認識做好群眾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入研究和把握群眾工作的新情況

和新要求,著力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各種能力。具體講,應在六個方麵加以提高。

一要提高會“說話”的能力。實際工作中,有許多黨員幹部不會說話,特別是不會說群眾善於接受的“土話”,一說話就說大話、套話、空話,甚至是錯話、假話、群眾聽不懂的話和經不起實踐檢驗的話。如此,群眾極不買賬。事實上,說話是領導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黨員幹部的一種基本能力。黨員幹部要履好職負好責,還得會“說話”,學會對一般群眾說話。當我們與群眾溝通交流時,不妨改變一些程式化的說話方式,以群眾習慣的語言平等交流,在交流中拉近距離,並把道理講透講深講實,這樣,群眾易於接受。“不怕群眾不聽話,就怕自己說錯話,不怕群眾不聽幹部話,就怕幹部不聽群眾話”。新時期的群眾工作要求我們必須要有說群眾話聽群眾話的能力。隻有這樣,才能說話“接地氣”,做事有“靈氣”,工作有“朝氣”。因此,我們要用黨性說話,要講管用的話,群眾才聽得進;要講平實的話,群眾才聽得懂;要講真情實意的話,群眾才愛聽。

二是提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內容。當前社會利益日益多元化,人們的價值取向日益多樣化,思想政治工作麵臨巨大挑戰。進一步拓寬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深入推進基層事務公開透明,落實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注重分析網絡輿情,準確掌握群眾所想所難,公開回應群眾的谘詢投訴等,這一切都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內容上貼近群眾,從群眾最關心、最密切的切身利益問題入手,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與之相適應的是要建立一支能夠與群眾心心相印,善於做群眾工作的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者隊伍,善於綜合使用語言或非語言表達方式手段,達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情感人的教育目的。其實,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溝通協調,通過溝通協調,相互取信,真誠交流。這是一種能力,不是靠權力和地位,而是靠人格魅力、良好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業績取得的。

三是提高心理調適的能力。時代在變化,社會在變遷,當今城鄉工作重心發生轉移後,麵對“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軟辦法不頂用,硬辦法不能用”的具體現實,一些黨員幹部的思想心態包括思維方式、工作方式還沒有及時調整到新的工作任務上來,存在諸多心理上的不適應,這就要求黨員幹部把身在農村心在城裏的不佳精神狀態調整過來,把“不願做”“不會做”“做不好”群眾工作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培養起來,把沒有耐心傾聽群眾意見,不願虛心接收群眾批評的厭煩情緒徹底改造過來,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到群眾工作中來,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多辦順民意、解民憂、為民謀利的實事,讓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尤其要注意培養年輕幹部的心理調適能力,他們雖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也不缺乏“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抱負,但在群眾工作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往往就會失去耐心和信心,變得不冷靜。不冷靜就會衝動,衝動難免會犯錯誤,使實現雄心的道路變得艱難。在當前,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需要進一步提高黨員幹部的心理調適能力。隻要黨員幹部把心理調適能力提高了,對群眾工作充滿信心,腳踏實地,就能在做好群眾工作中發揮自己的特長能力,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四是提高調查研究的能力。習近平同誌強調,“調查研究是做好領導工作能力的一項基本功,調查研究能力是領導幹部整體素質和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他也指出“調查研究不僅是一種工作方法,而且是決定黨和人民事業得失成敗的大問題”。這為進一步做好群眾工作指明了方向。貫徹這一精神,要求我們黨員幹部必須提高調查研究的能力,抽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有針對性地到一線去,到條件艱苦和情況複雜的地方去。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徹底解決黨員幹部不願調查研究、不敢調查研究、不會調查研究的陋習。雞犬相聞的農家小院,牛羊咩叫的田間地頭,人聲鼎沸的候車室和堵塞的風雪路上,碼頭的吊塔上和采煤的礦井下,棚戶區和低保戶的家裏,皆是民聲。要親自揭鍋蓋,摸炕頭,看糧倉。尤其對群眾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更要主動調研,抓住不放。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察實情聽民意,辦實事解民憂,求實效惠民生。在此基礎上作出的判斷決策才能科學有效,這本身就是幹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反映,也是黨員幹部思想理論水平和工作作風的重要體現。

五是提高執行製度和依法行政的能力。現階段,做群眾工作,解決民生難題,都不能臨時想、隨意定,更不能就事論事地出台政策,更多地要靠規劃、靠製度、靠法律。與此同時,群眾的法律意識也明顯增強了,習慣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就需要黨員幹部迅速轉變思想觀念,牢固樹立依法辦事的規則意識,養成遇事找法的思維方式,形成自覺守法的行為習慣。在具體工作中要綜合應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提高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真正做到切實按照法律法規和政策開展工作,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嚴格依法行政、公道執法、公正司法,嚴防國家公職人員不作為、亂作為而損害群眾利益。當前要特別注意處理好土地征用、房屋拆遷、企業改製、涉法涉訴以及勞動、社保、環境等突出問題,用法律和製度維護好群眾的切身利益。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得越好,說明黨員幹部製度執行和依法行政的能力越強,社會就越文明進步。

六是提高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能力。我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在發生深刻變化,政府職能加快轉變,企事業單位加快重組,社會組織加快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從“單位人”轉變為“社會人”。相對於快速變動的社會結構、快速流動的人口、日趨複雜的利益結構和多元化的群眾需求,目前的社會管理體製還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就成為黨領導社會建設的一個新課題。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民安居樂業。為營造和諧的社會秩序,我們要著力提高黨員幹部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加強對流動人口、特殊人群和“兩新”組織管理和服務的能力、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信息網絡駕馭管控的能力,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群眾工作成為社會管理最基礎、最經常、最根本性的工作,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有效的管理和服務,把基層老百姓生產生活中方方麵麵的問題及時解決好,並以此推動社會秩序進一步好轉,民生工作有效改善。

(三)幹部行為方式現代化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外在表現

國家治理具體表現為各級領導幹部的施政行為,因而,領導幹部行為方式現代化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表征。就當前情況看,應從以下方麵下功夫:

1.在經濟建設方麵,摒棄“片麵追求GDP習慣”

具體表現為:習慣於追求短期粗放式經濟增長,忽視了資源、環境代價,忽視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質量效益的提高;習慣於物質和貨幣形態的資本投入,從某種程度上忽視了人力資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等。要從“片麵追求GDP習慣”中走出來,追求全麵、健康的發展。

2.在政治建設方麵,摒棄“集中權力習慣”

當前“集中權力習慣”的表現主要有:習慣於個人決策,不太注重或不太善於發揮群體智慧,民主沒成為習慣;習慣於拍腦袋決策,不太注重專業團體意見和群眾要求,理性思考沒成為習慣;習慣於從地方利益、部門利益出發作決策,不太注重大局,甚至打“擦邊球”,法治沒成為習慣;習慣於在具體決策上幹預過多過細,權力超越邊界,不適當地延伸到市場、社會,分權或“有限權力”沒成為習慣;等等。要從“集中權力習慣”中走出來,堅持理性、民主、法治和權力約束。

3.在文化建設方麵,摒棄“絕對一元化習慣”

當前,我們在文化建設方麵還存在不少問題,在思想觀念上存在的一個重要誤區就是“絕對一元化習慣”。具體表現為:習慣於看本本、讀本本,不習慣研究豐富多彩的現實文化生活,對社會文化現實了解不夠;習慣於用理論套用現實生活,不習慣探索文化自身發展的特殊規律,包容和創新精神不夠;等等。要從“絕對一元化習慣”中走出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4.在社會建設方麵,摒棄“行政主導社會習慣”

在我國,各種非營利、非政府組織迅速發展,這也是改革開放的一大成就。這些組織發揮社會管理、社會自律、民意表達、社會救濟等功能,是推動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對此,一些幹部認識得不夠充分,存在忽視甚至漠視的習慣。具體表現在:習慣於重視經濟發展速度,不太重視社會事業的發展;習慣於運用政治權力管理社會,不習慣運用社會力量管理社會,實現社會自律;習慣於政府包攬一切,對非政府組織的作用認識不到位,有時不能積極支持他們發揮作用,不能把他們放到政府合作夥伴的地位上;等等。轉變觀念,就是要從“行政主導社會習慣”中走出來,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推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行為方式的轉變,靠自省更靠製度約束。通過深化改革,形成一套更加定型、更加成熟的幹部能力考核機製,這是確保幹部思想、行為方式轉變的關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