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發展動力的基本觀點

一、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發展動力的基本觀點

人類自從有了理性思維之後,就一直在思考社會發展動力問題,其間形成過自然動力說、神靈動力說、人性動力說、競爭動力說等形形色色的社會發展動力理論。馬克思、恩格斯從他們所處的時代出發,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審視以往思想家探索社會發展動力的理論成果,對其中合理的部分進行吸收、消化和再創造,克服其單一、絕對決定論的缺陷,形成了科學的社會發展動力理論。

(一)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的社會動力觀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人類還不具備把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明確區分開來的能力。那時的社會動力觀,可以說是一種樸素的自然統一論,用自然現象去解釋社會的運動和發展。例如,古希臘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愛非斯學派的創始人赫拉克利特用“火”把萬物始基與運動之源統一起來,他認為,這個世界“過去、現在和未來永遠是一團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燒,在一定的分寸上熄滅。”火即宇宙之源,即宇宙變化之道。赫拉克利特還天才地猜測到了矛盾的普遍存在,萬物變化的原因在於事物內部的鬥爭。他有一句名言:“一切都是鬥爭所產生的”, “正義就是鬥爭”,一切都是通過對立麵的鬥爭而必然產生。中國古代的《易經》也強調“一陰一陽謂之道”的思想,猜測到了對立麵的統一和鬥爭是一切事物變化發展的動力。古代哲人的這些樸素的辯證法思想,雖然隻是一種猜測性的論斷,但在人類認識史和社會發展觀上卻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社會發展動力的單一的、絕對決定論是繼樸素自然統一論之後的又一種重要觀點,它在人類認識史上占據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今日還時有表現。這種觀點,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亞裏士多德。他把一切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歸結為“第一推動者”,而“第一推動者”就是被亞裏士多德理論化了的造物主。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就是利用亞裏士多德的這個思想宣揚宗教神學。宗教神學的社會動力觀在中世紀處於主導的支配地位,認為一切國家、民族和個人的興衰,都是由上帝(他是唯一的神)的意誌決定的。中國的封建時代雖沒有統一的、主宰一切的上帝,但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和封建帝王高高掛起的“君權神授”的大旗,也是神創論和神權論的一種表現。到了公元15—16世紀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由於人道主義興起,社會曆史神創論和神權論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人性和理性主宰一切的自我意識決定論和理性決定論成了新的單一的、絕對決定論的突出代表。17世紀機械唯物主義者霍布斯把人的天性視為“自我保存”、“利己”;洛克則主張追求個人幸福或快樂是人的本性;無神論思想家愛爾維修則稱人的本性是“趨樂避苦”。他們認為,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裏,人的利益起支配一切的作用,利益是我們的唯一推動力。這裏,人的自私本性,成了推動社會發展單一的、絕對的動力。德國近代哲學家黑格爾創造的主宰一切的“絕對精神”的理論,更是“精神”或“理性”推動一切的單一的、絕對決定論的典型。

(二)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動力理論

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動力理論是一個多層次、立體交叉的係統結構,這可以用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話來佐證:“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誌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並和一定的社會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製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生產關係或財產關係發生矛盾。於是這些關係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馬克思在這裏明確地表述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發展變化的規律,明確地表述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構成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的觀點。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發展

動力理論認為,社會曆史的發展是社會內部多種動力共同起作用的結果。這一動力係統的基本要素有:人類需要、生產力、生產關係、上層建築、社會意識、階級關係(革命)或改革。

1.需要是社會發展的原本性動因

根據經典作家的觀點,需要對社會曆史的發展起著最終動因的作用。需要是人類的共性,在一定意義上說,人類社會發展的價值目標和社會發展根本標誌是滿足人的需要的程度。馬克思主義對人的需要在社會曆史發展中的作用作了明確的徹底唯物主義解釋,認為需要是人類社會曆史的第一個前提,是人們從事勞動以及各種實踐活動的一般目的和內在動機,“人們是在爭取滿足自己的需要當中創造他們的曆史的”。需要及其對需要的滿足,推動人們去勞動、創造、提高勞動技能,改善和調節各種社會關係,進行社會革命和社會改革。需要的無限性和永不停頓的本性,推動著人們為滿足需要不停地勞動和創造。因而,作為人類勞動現實化的社會生產力,就構成了曆史發展動力係統的第二個層次。

人類為了創造曆史,首先必須生存,為了生存就必須勞動,通過勞動從自然界獲取能夠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物質產品。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我們首先應當確定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是曆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曆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因此第一個曆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任何時代的曆史都擺脫不了這個基本條件。

2.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直接驅動力

生產力是推動社會曆史發展諸因素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決定著一切社會關係、社會現象和社會曆史的變遷。首先,生產力規定著曆史發展的其他動力的性質及其作用。在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後,每一種社會形態中都不隻存在一種生產關係,可曆史隻選擇了其中的一種,究其原因,是由生產力的一定性質和水平決定的,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為首的社會。對於政治上層建築、社會意識,生產力也起著最後的決定作用,甚至人類的思維方式、思維能力的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生產力。其次,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社會形態的變革和更替。生產力的發展,必然與原有的生產關係發生尖銳的矛盾,於是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係,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快或慢地發生變化。再次,生產力的發展決定著新社會製度的生存和發展。正如列寧所指出的那樣:“勞動生產率,歸根到底是使新社會製度取得勝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東西。”當代世界社會主義興衰的曆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3.生產關係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反作用

生產力從來不是唯一的單獨起作用的動力,因為它始終要在一定的生產關係下發揮作用。因此,生產關係是影響生產力發展的最重要因素。生產關係在社會發展中的動力作用,主要表現在對生產力的反作用上。生產關係是一種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物質關係,包括所有製形式、各種不同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係、產品分配形式等諸因素,其中所有製形式是基礎,決定著生產關係的性質。生產關係的狀況是由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的,但生產關係並不消極地依賴生產力,而是能動地反作用於生產力。盡管生產力具有一種永不停頓、不斷發展的內在趨勢和要求,但這種趨勢和要求並不是時時都能夠實現的。生產力在其曆史的發展中並不是一路凱歌行進,而是有時突飛猛進地飛躍,有時緩慢遲滯地發展。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的和直接的是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加速或阻礙作用。當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的狀況,就會給生產力的發展創造一個廣闊的天地;當它不適應生產力的狀況時,就會阻礙、延緩生產力的發展。

4.上層建築對社會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經濟是推動社會曆史發展的最終決定因素,但並不是唯一的,上層建築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上層建築總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同時對經濟基礎具有極大的反作用,為自己的經濟基礎服務,特別是政治上層建築直接影響和推動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政治,特別是作為政治核心的國家權力、製度與結構設施,是經濟的集中表現,

它應當以促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維護人民的生存與發展權利為總體目標。為了達成這樣的總體目標,不僅要對社會實施控製、管理、整合,還要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政治資源和政治動力。隨著生產和流通的社會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國家對經濟活動進行幹預的必要性越來越大。國家對經濟活動進行必要的調節、控製,實現社會經濟健康協調發展,越來越成為國家的重要職能。在當代社會,不管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其經濟發展都離不開國家或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的作用,這就充分證明了政治上層建築在一定條件下所起的巨大作用。

5.社會意識是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

社會意識是社會發展中的精神動力。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但它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人的一切行動都必須經過他們的頭腦,而思想或觀念的作用就是給頭腦以這樣或那樣的影響,給人創造物質的精神動力,正如馬克思所說:“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進步的社會意識對社會曆史的發展起積極推動作用,而落後的社會意識則阻礙社會曆史的發展。先進的思想觀念往往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曆史上的思想解放運動,都曾經推動社會曆史大踏步前進。14—16世紀歐洲的文藝複興,18世紀法國的啟蒙運動,中國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和現代的五四運動,對於衝破各個領域裏的禁區,打破思想僵化的沉悶狀況,推動曆史的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當代中國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是新時期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對於衝破“兩個凡是”的禁區,實行改革開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至於社會意識積極成果的精神文明,對於推動社會曆史進步的積極作用就更加明顯。

6.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馬克思恩格斯從解決社會基本矛盾之基本形式就是社會發展動力的角度,提出了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動力的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重要原理之一,也是《共產黨宣言》的一個重要的基本思想。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自由民和奴隸,貴族和平民,領主和農奴,教會師傅和幫工,一句話,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始終處於相互對立的地位,進行不斷的有時隱蔽有時公開的鬥爭,而每一次鬥爭的結局都是整個社會受到革命的改造或者鬥爭的各階級同歸於盡。自從人類社會由原始社會進入階級社會以來,每一次階級鬥爭都不同程度地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所以它一直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曆史唯物主義認為,人類社會是一個由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不斷發展的過程,促進和推動這一發展過程的動力根源是人類社會自身的基本矛盾運動,即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在階級社會裏,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階級矛盾是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裏的集中表現。因為在階級社會裏,一切生產關係都是建立在私有製基礎上,因而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是對抗性的。這種對抗性表現在階級關係上,就是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之間的對抗,即激烈的階級鬥爭。這就是說,在階級社會中,隻有通過階級鬥爭和社會革命的形式,才能推翻腐朽的生產關係,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前進的道路。由此可見,階級鬥爭也是社會發展的推進器,是革命時期粉碎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舊生產關係的銳利武器。所以,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指出階級鬥爭“是曆史的直接動力”,是推動階級社會“變革的巨大杠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社會發展動力的理論為我們正確認識階級社會的發展動力提供了指導線索,在這一線索的指導下,各國無產階級政黨製定了正確的階級鬥爭戰略方針和政策,取得無產階級革命偉大勝利。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階級鬥爭隻是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動力學說中的一個方麵,而且是一個曆史範疇,具有暫時性和過渡性,不應該把它泛化和絕對化,否則就會走向事物的反麵。實際上,社會主義製度確立之後,人類社會就由階級社會進入無階級對立的社會,階級鬥爭隻是在一定範圍內存在。但各國社會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政黨長時期沒有認識到階級鬥爭的新變化,長時期不能正確對待社會主義條件下的階級鬥爭,長時期未能找到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直接動力,致使各國社會主義事業遭受了一些挫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