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在開拓中創新:選擇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_二、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二、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薄一波曾精辟概括為“始於毛澤東,成於鄧小平”。始於毛澤東,但沒有在毛澤東那裏完成;成於鄧小平,但並非從鄧小平這裏結束,而是由以江澤民、胡錦濤為核心的領導集體進一步加以豐富和發展。

(一)毛澤東是中國特色道路的開拓者和奠基者

在20世紀50年代前期,我國在學習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過程中存在著照抄照搬的問題。經過幾年的實踐,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很快發現蘇聯的經驗並不完全成功,並敏銳地察覺到了蘇聯模式的弊端,因此適時提出“學習蘇聯不應當是長久之計”的思想。1956年4月,毛澤東發表了《論十大關係》,及時地提出了“以蘇為鑒”的口號。在這篇講話一開始,毛澤東就明確指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蘇聯方麵暴露了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走的彎路,你還想走?過去我們就是鑒於他們的經驗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在當然要引以為戒。”“以蘇為鑒”是中共八大前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汲取蘇聯東歐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教訓,在探索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時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毛澤東不僅明確提出要以蘇聯為鑒戒,而且還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麵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從而對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模式進行了初步勾畫。

1.關於經濟發展模式問題

實現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是毛澤東終生的夙願。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發展模式,被視為唯一正確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但實踐證明,這是一條以犧牲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為代價、片麵追求重工業發展的道路。一些東歐國家照搬蘇聯的經驗,使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遭受了嚴重損害。鑒於蘇聯、東歐國家的教訓,毛澤東認為決不能再走蘇聯、東歐的老路。在1956年我國進入了全麵建設社會主義時期以後,毛澤東就開始為尋找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進行探索。在1957年發表的《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毛澤東明確提出“中國工業化道路”問題,並指出中國工業化道路的問題,主要是指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關係問題。據此,可以把毛澤東“中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思想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大關係”,即以重工業為中心,處理好重工業與農業、輕工業的關係,處理好農業和工業的關係。具體而言講:第一,要堅持以重工業為中心,優先發展重工業。毛澤東認為,在中國工業化過程中,隻有優先發展重工業,才能用先進的機器設備武裝輕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建築業、商業和其他部門,才能建立起獨立的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從而實現由落後的農業國向先進的工業國的轉變。第二,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同時,必須充分注重發展農業和輕工業。這樣做,既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又可以更快地增加資金積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發展重工業。第三,發展工業必須和發展農業同時並舉。毛澤東指出,由於我國是一個大農業國,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隻有將發展工業和發展農業同時並舉,工業才有原料和市場,才有可能為建立強大的重工業積累較多的資金。從一定意義上說,沒有農業,就沒有輕工業。他認為,蘇聯僅重視發展重工業而忽視發展輕工業,特別是農業的糧食產量長期達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問題,必須引起中國的高度警戒。

2.關於經濟體製模式問題

建國後,我國的經濟體製基本上是仿照蘇聯模式建立起來的。蘇聯模式是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製,它重中央集權而輕地方分權,重國家利益而輕企業利益和個人利益。無可否認,這種模式在恢複國民經濟、促進社會主義改造和保證重點建設方麵曾發揮過積極作用,但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麵展開,其弊病也日益暴露出來。在《論十大關係》中,毛澤東進行了關於突破蘇聯高度集中統一模式的初步探索,並提出了許多有益的理論成果。這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麵:第一,在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問題上,提出既要有統一性又要有獨立性,中央與地方要適當分權,必須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強調國家、企業、個人三者利益兼顧,不能隻顧一頭不能像蘇聯那樣,把什麽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點機動權也沒有。第二,在企業管理體製問題上,提出了“兩參一改三結合”的管理原則,即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製度,領導幹部、技術人員和工人群眾相結合。“兩參一改三結合”是毛澤東基於通過改善人與人的關係來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思考提出來的理論,其核心是幹部要以普通勞動者姿態出現,與工人建立平等關係,要改革束縛群眾積極性的不合理的規章製度。第三,在發展商品生產問題上,指出不能避開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及價值法則等經濟範疇來建設社會主義;在中國這樣一個商品生產很不發達的國家,商品生產不是消滅的問題,而是要大力發展;在社會主義時期,等價交換是一個不能違反的經濟法規,違反了它,就是無償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按勞分配和等價交換這樣兩個原則,是在社會主義建設階段決不能不嚴格地遵守的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的兩個基本原則。

3.關於政治體製模式問題

蘇聯的政治體製模式表現在政黨製度上的一個突出特征,就是強調共產黨的一黨統治,排除任何其他政黨的存在。在我國,毛澤東在八大期間曾表示,社會主義社會必須想些辦法來擴大民主,使人有講話的機會。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我國的政黨體製究竟實行什麽體製為好,這是一個必須回答的重大問題。毛澤東在《論十大關係》中指出:“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可以如此,就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他還說:我們搞兩個萬歲,共產黨萬歲,民主黨派也萬歲。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毛澤東進一步闡述了共產黨與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並認為這是一個適合中國國情的民主政治製度。

4.關於思想文化體製模式問題

蘇聯在思想文化體製上,強調馬克思列寧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絕對統治地位,不允許各種學派和各種學術思想自由爭論,這一點引起了毛澤東的反感。他認為,在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必須不斷提高全國人民的政治思想覺悟和文化水平,造就一支強大的技術隊伍和理論隊伍,為此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文化政策,調動文化界的積極性。毛澤東根據文化領域特有的發展規律,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在1956年5月2日的最高國務會議上的講話中,毛澤東明確指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範圍之內,各種學術思想,不管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都有在刊物上、報紙上進行表達的自由,不要去幹涉他們。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他又強調“雙百”方針符合社會主義社會科學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是繁榮我國科學文化事業的必由之路,並明確宣布“雙百”方針是一個基本性、長期性、整體性的方針。

總之,從《論十大關係》到《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在中共八大前後提出了許多新構想和新觀點,從而開創了探索中國式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曆史先河,也使毛澤東成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先驅者和奠基人。這種艱辛探索,體現了黨和毛澤東在理論上和實踐上致力於探索一條東方落後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致力於發展社會生產力、帶領中國人民求強、求富的強烈願望,體現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領導人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優秀品質。盡管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構想還不夠完善和係統,盡管毛澤東提出的許多正確的理論觀點在實踐中未能堅持或未能貫徹到底甚至被扭曲或背棄,盡管毛澤東未能最終解決中國式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問題,但他所進行的探索和所提出的思想是極為寶貴的。這些探索,是中國開始擺脫蘇聯模式、走自己的路的標誌;這些思想,為解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作了理論引導,為黨的第二代、第三代領導集體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曆史借鑒和理論來源。

(二)鄧小平是中國特色道路的設計者和實踐者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將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以後,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將如何起步,要沿著什麽樣的發展途徑前進,這是必須予以回答的根本問題。1977年鄧小平恢複工作以後,考慮最多的也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應該走什麽道路的問題。他認為,中國決不能照抄西方國家和蘇聯一類國家的辦法,必須認真研究國情,從當代中國的實際出發,走出一條在社會主義製度下合乎中國情況的道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不久,他指出,過去我們搞民主革命,要適合中國情況,走毛澤東同誌開辟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現在我們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既然是中國式的現代化,就必須從中國的特點出發,而中國最突出的特點有兩個:一是底子薄,二是耕地少、人口多。根據這兩個基本特點,他初步設計了一條合乎中國實際的道路,並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在黨的十二大上,鄧小平再次鄭重指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曆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在此之後的現代化建設曆程中,鄧小平反複論證並實踐這一思想,從而不僅使他的這一基本思路展現為關於中國現代化發展模式的豐富思想體係,而且使這一思想在實踐中得到完美的體現。

1.關於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的理論

社會主義麵臨多方麵任務,但根本任務究竟是什麽,對這個問題過

去長期沒有搞清楚。鄧小平在總結我國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曆史經驗的基礎上,指出對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社會主義國家來說,要完成的任務雖然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條就是發展生產力。在1992年的南方談話中,他還把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同共同富裕一起提到社會主義的本質的高度來認識。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加以強調,這足以說明發展生產力的極端重要性。鄧小平認為,隻有實現好這一根本任務,才能鞏固社會主義製度,才能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才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並為向共產主義過渡創造物質基礎。

2.關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理論

鄧小平多次強調,經濟建設是全黨全國工作的中心,要發展生產力,首先必須把經濟建設搞上去。他曾指出: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麵的,各個方麵需要綜合平衡,不能單打一。但是說到最後,還是要把經濟建設當作中心。離開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就有喪失物質基礎的危險。其他一切任務都要圍繞這個中心,服從這個中心,決不能幹擾它,衝擊它。我們一定要橫下心來,始終如一地、貫徹始終地緊緊抓住經濟建設不放鬆。今後除非發生大規模外敵入侵,無論在什麽情況下都不能動搖這個中心。就是爆發大規模戰爭,仗打完以後以後也要繼續幹,或者重新幹。我們必須牢記曆史上一度離開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的嚴重教訓和改革開放以來的寶貴經驗,聚精會神搞好經濟建設。

3.關於“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理論

發展生產力、搞經濟建設是個長期的任務,必須通過科學的發展戰略加以保障。為此,鄧小平領導製定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第一步要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使人民生活比較富裕。這三步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銜接,循序前進,每一步既有自己的奮鬥目標和戰略重點,又圍繞和服從於實現現代化這個總目標。“三步走”戰略部署正確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曆史進程,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4.關於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理論

在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必須通過改革開放逐步緩解和消除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阻礙生產力發展的諸多弊端和矛盾,從而為社會主義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鄧小平認為,改革和開放的根本目標都是為了發展生產力。他指出:改革的性質同過去的革命一樣,也是為了掃除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障礙,使中國擺脫貧窮落後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變革。改革作為一場革命,不是要背離社會主義製度,而是社會主義製度本質的複歸,它的目標就是要從根本上改革束縛我國生產力的經濟社會體製,建立一種新型的社會主義體製,以實現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同時,對外開放也是為了發展生產力。鄧小平指出,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資本主義已有幾百年的曆史,社會主義要學習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技術知識,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國的開放應當是全方位的,是麵向全世界的開放。當然,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正確處理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的關係。

由上可見,鄧小平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是別開生麵的。之所以如此,首先應歸功於毛澤東的探索。關於這一點,鄧小平曾說得很清楚。他說,三中全會以後,我們就是要恢複毛澤東同誌的那些正確的東西,就是要準確地、完整地學習和運用毛澤東思想,就是要把毛澤東同誌已經提出、但沒有做的事情做起來,把他反對錯的改正過來,把他沒有做好的事情做好。然而,鄧小平的探索又遠遠超越了毛澤東,具有明顯的突破性、現實性和開放性。他在探索中敢於突破前人和超越前人,敢於說老祖宗沒有說過的新話,敢於開拓前人沒有走過的新路。

(三)江澤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繼承者和創新者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根據鄧小平理論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實際,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從而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達到了新的曆史高度,並取得了許多新的理論成果。

1.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指導

江澤民認為,在當代中國,隻有鄧小平理論而沒有別的理論能夠解決中國的前途命運問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始終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在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剛剛發表後召開的黨的十四大上,江澤民就把南方談話的主要精神全部納入了十四大報告。在鄧小平逝世後召開的黨的十五大上,江澤民又把大會主題確定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麵推向二十一世紀”,並把鄧小平理論寫進了黨章,使之成為新時期指導我們黨思想和行動的一麵偉大旗幟。這些舉措,標誌著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是鄧小平理論的堅定繼承者和忠實捍衛者。

2.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鄧小平理論的立論基石。江澤民堅持和發展了這一理論,進一步強調要搞清楚什麽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在初級階段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江澤民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作了全麵、係統地闡發:其一,全麵概括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九大特征和曆史地位,並在其中增加了人民生活、科學文化、地區發展等內容;其二,強調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度統一起來,堅決維護全黨全國工作大局。其三,科學概括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特征,完整地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從而使黨的基本路線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得以具體展開,進一步深化了初級階段的理論。

3.關於社會主義經濟體製的理論

江澤民對社會主義經濟體製理論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麵:第一,明確了社會主義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早在1992年6月,江澤民就指出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在其後的黨的十四大上,正式確立了這一目標,並在十四屆三中全會上係統勾畫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基本框架。第二,明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製度。在黨的十五大上,江澤民指出,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製度。不僅如此,他還強調:公有製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製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公有製經濟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該多樣化,股份製、股份合作製以及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勞動者的資本聯合,都是公有製的實現形式;非公有製經濟不僅僅是公有製的補充,而且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明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分配製度。江澤民發展了鄧小平“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分配形式為補充”的理論,提出必須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製度;要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要堅持效率優先,同時要兼顧公平。

4.關於經濟發展戰略

鄧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發展戰略,並較多地論述了該戰略的前兩步。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則重點在第三步戰略上作文章,提出了“新三步”的目標規劃。在1995年的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上,江澤民明確提出:到2010年,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建立較完善的市場經濟體係;建黨100周年時,使各項製度更加完善;建國100周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這就使“第三步”發展目標更加明確具體和細化,也易於操作。為了實現這一奮鬥目標,江澤民還特別強調要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即在經濟體製上必須從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在經濟增長方式上必須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在黨的十六大上,江澤民還提出了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並具體闡述了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時空定位、根本任務、具體措施等,這也是對鄧小平關於經濟發展戰略理論的重大發展。

5.關於黨的建設的理論

江澤民認為,要把中國的事情辦好,關鍵在黨。他高度重視黨的建設,圍繞黨的中心工作提出了許多重要決策:在中共十四屆四中全會上,通過了《關於黨的建設的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把黨的建設提高到 “新的偉大工程”的高度,明確提出必須把黨建設成為用鄧小平理論武裝起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能夠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受住各種風險、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黨的十五大上提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全麵推向二十一世紀,關鍵在於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必須把反腐敗提高到關係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嚴重政治鬥爭的高度來認識;提出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基本內容和形式,聚精會神搞好黨的建設;圍繞著“建設一個什麽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總目標,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並強調“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們全麵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偉大綱領。

(四)幾點經驗

縱觀近60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不懈探索,可以得出許多有益的經驗和啟示,這些經驗和啟示也是我們在新世紀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所應堅持和遵循的客觀規律。

1.必須弘揚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勇於和善於進行理論創新

馬克思主義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複的教條。與時俱進作為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已經由

20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所證實。20世紀初,列寧根據時代發展的新變化,堅持實事求是,在對帝國主義的科學分析中,揭示了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規律,領導十月革命取得勝利,開創了人類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毛澤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抓住當時迫切需要解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問題,創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指導中國革命取得了勝利,並領導中國人民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解決了像中國這樣經濟落後的東方國家如何實現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的問題,從而使毛澤東思想成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抓住實踐中提出的、而又急需解決的“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問題,初步解決了落後國家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係列基本問題,使鄧小平理論成為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江澤民對這一課題作出了更為係統的回答,從而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告訴我們,社會實踐和人們的認識是一個無限發展的過程,實踐永無止境,認識不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我們不應該隻滿足一時一地一事的經驗,而應善於從新的實踐中獲得新的規律性的認識,不斷根據新的實踐需要進行理論創新,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社會實踐。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要進行理論創新,必須既遵循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又不拘泥於個別的結論和過時的思想;既繼承已有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又結合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勇於探索。我們黨正是因為不斷進行理論創新,才使社會主義在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最終贏得了今天的輝煌。

2.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當代中國的實際國情出發

與時俱進在根本上就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的內在要求,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精神、革命精神和創新精神的根本體現。誠如鄧小平所講,隻有勇於解放思想,徹底地堅持實事求是,才能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提出新思路。而要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必須認真研究中國的國情,一切從中國的實際國情出發。社會主義的真正生命力在於同本國實際相結合,同本民族的特征相結合,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從當代中國的國情出發,始終是建設社會主義的立足點。隻有正確認識本國國情,才能製定出正確的社會主義建設路線,才能推動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早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明確指出,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根據。半個多世紀的實踐證明,黨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的重大發展與突破,都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結果;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一切成功和失誤,都與能否正確認識和把握中國的現實國情密切相關。建國頭七年,我們黨充分發揚了進行調查研究和認識現實國情的優良傳統,從而順利完成了恢複國民經濟和“三大改造”的艱巨任務。鄧小平多次講過,在這個曆史階段中,我們黨依據國情確定的指導方針和基本政策是正確的,取得的勝利是輝煌的。但另一方麵,由於對中國的實際國情認識還不夠深刻,在社會主義改造**中,要求過急,改變過快,工作過粗,形式過於簡單劃一,影響了生產力的發展。後來,毛澤東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深入研究國情,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衝破蘇聯模式的束縛,率先提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要“以蘇為鑒,走自己的路”;鄧小平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根據國情進行理論創新、體製創新,衝破對毛澤東晚年錯誤理論的固守和對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膜拜,開辟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使我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江澤民始終強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要求全黨一定要在基本理論指導下,一切從實際出發,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體製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教條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並在新的曆史條件下豐富和發展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實踐證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蓬勃生機的法寶。

3.必須把堅持社會主義製度與創新社會主義模式相結合

鄧小平曾多次強調,社會主義製度是一個好製度,我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在中國半個世紀的偉大實踐證明,社會主義適合中國國情。隻有社會主義才能解救中國,隻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如果不堅持社會主義,結果隻能是死路一條。但社會主義製度不等於社會主義模式,不能因為堅持社會主義製度而僵化、教條地看待社會主義模式。社會主義實踐是豐富多彩的,由於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特殊的國情,不可能有一個固定不變的、統一的模式,不能以一種模式的探索去裁判甚至否定另一種模式的探索。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應當成為執政黨的重要任務。而在這一探索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社會主義製度與社會主義模式的關係。社會主義基本製度反映了社會主義的共性和本質要求,必須保持穩定;社會主義體製作為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的具體實現形式,應當保持靈活。社會主義在中國半個多世紀勝利和發展的基本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是曆史的結論,中國惟一正確的選擇。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要把堅持社會主義製度與創新社會主義模式完美地結合起來。一方麵,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公有製為主,堅持共同富裕,這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絕對不能動搖;另一方麵,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又必須體現本國特色,即建立一個既不同於蘇聯傳統社會主義模式、也不同於西方資本主義模式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模式。實踐證明,正是由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創建,才開辟了社會主義由單一傳統模式向具有民族特點的多元社會主義模式轉變的嶄新時代,才使社會主義不僅沒有因為蘇東劇變而偃旗息鼓,反而日益充滿生機活力。

4.必須正確對待探索過程中的失誤和挫折

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充分認識到社會主義事業的長期性、艱巨性和曲折性。十月革命以來所誕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基本上是在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建立起來的。這樣的國家由於基礎弱,起點低,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因此,要在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競爭中發揮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要獲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要趕上和超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必然需要一個艱苦卓絕的長期奮鬥過程。同樣地,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過程,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本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而實現這種結合絕非輕而易舉的,它也需要一個反複實踐和反複認識的過程,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不懈努力。在此前進過程中,我們必將會遇到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和風險,出現這樣那樣的挫折與失誤,有時甚至會出現倒退和逆轉。我們既要正視這種曲折和反複,認真總結曆史經驗,又要看到這種倒退和逆轉的暫時性,不悲觀、不失望,不斷堅定社會主義信念。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東歐劇變後,麵對社會主義運動在世界範圍內跌入低潮,一些人產生了 “社會主義還行不行,社會主義在中國還能走多久”的困惑。其實,隻要我們用馬克思主義的全麵、辨證和發展的眼光觀察問題,就不難發現,蘇聯東歐的失敗,隻是社會主義一種模式的失敗,並不是社會主義全部理論和實踐的失敗。實際上,成功是一種財富,失敗也是一種財富。“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挫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鍛煉,從中吸收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不要驚慌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這些話,為我們正確地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曆史命運提供了科學的思路。

5.必須在探索中始終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否則,社會主義將一事無成。在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大國,如果沒有一個能夠真正代表人民、團結人民和領導人民的黨來領導,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不可能的。而要堅持黨的領導,最重要的是必須不斷改善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在20世紀社會主義運動中,蘇聯東歐劇變成為舉世矚目的重大事件。蘇東劇變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但決定性的因素是未能搞好黨的建設,致使共產黨內部出了問題,這突出表現在蘇東國家黨的領導人推行了一條錯誤的路線,實行了錯誤的方針政策。黨的領導人否定馬克思主義黨建原理,鼓吹“全民黨” 、“全民國家”等錯誤觀點,推行“新思維”和人道的民主社會主義總路線,使黨和人民的思想發生了混亂,使黨的性質發生了蛻變,使社會主義製度發生了質變,最終釀成了政權丟失、蘇共被解散、蘇聯被肢解的悲慘結局。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我們黨圍繞著“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主題,製定了一係列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在黨的正確路線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中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成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中流砥柱。中國與蘇東這一勝一敗、一起一伏的經驗教訓昭示我們,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關鍵在黨,社會主義的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必須靠黨來保障,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中國的圖謀必須靠黨領導人民來挫敗。雖然我們在探索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但隻要我們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製度建設,並把黨始終置於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我們黨就會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社會主義就會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