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黨支部書記的科學決策方法_閱讀與啟示

閱讀與啟示

方法科學才能彰顯領導力

《三國演義》中有黃忠大敗夏侯淵這樣一個片段:一日夏侯淵來取南鄭。南鄭守將孟達與其交鋒後大敗而回。隨即急申文書到成都,請求支援。劉備聞訊後便與諸葛亮商討應對之策。諸葛亮為激發勇將前往,便聚眾將於堂上,曰:“夏侯淵驍勇莫敵,除非馬超、翼德,無人可當。”諸葛亮言畢,便有一人厲聲而出:“軍師何輕視眾人耶!吾雖不才,願斬夏侯淵首級,獻於麾下。”眾人一看,原來是老將黃忠。其實,劉備和諸葛亮原本就打算派黃忠前往,但為“極力激之”,諸葛亮仍連用“雖然英勇,怎奈年老”、“非比壯年”、“誰為副將”三個反問來激將黃忠,直至“玄德大喜,即令黃忠、嚴顏去與夏侯淵交戰”,並最終大敗夏侯淵。這就是注重正向激勵的領導方法所產生的效果!

在團隊管理中,不僅正向激勵至關重要,當罰則罰也須臾不可或缺。延安時期,毛澤東就上演了一場“揮淚斬馬謖”的故事,親自處分了兩名戰功赫赫的愛將——黃克功和肖玉璧。這在當時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大案,也成為史冊上從嚴治黨、從嚴治軍的經典案例。

這些典故告訴我們,科學的領導辦法亦能產生領導力。確實如此。在一個紛繁複雜的領導行動中,方法對頭,不僅能達到預期目標,而且還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就會事倍功半。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然而,現實中,不少領導幹部對此並沒有充分的認

知。總以為自己學識水平很高,領導能力很強,能“擺平”一切問題,就是不注重方式方法,以至於最終辦法想了一大筐,苦事累事幹了一大堆,人也得罪了一大圈,可工作就是推動不了,甚至弄巧成拙。前不久,一位剛剛在換屆中走上領導崗位的基層幹部就因此大倒苦水,抱怨全心投入卻“沒好報”。不容否認,幹工作需要激情、需要能力、需要水平,特別是在風險社會、轉型社會、多元社會同步來臨的當前,做好領導工作本來就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幹好工作不僅維係於知識、能力和水平,還同是否掌握科學有效的方法直接相關。在一個團隊中,為什麽有的人感覺工作很辛苦但是心情很愉悅、幹勁很足,而有的卻是烏煙瘴氣、人心渙散、工作低效?個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同其領導是否講求科學有效的管理辦法密切相關。黃忠大敗夏侯淵、毛澤東“揮淚斬馬謖”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工作中,講求方法說起來很容易,道理聽起來也很明了。但是,真正做起來並不那麽容易。講求方法,首先當然要有方法,否則就是無米之炊、無源之水。方法,從何而來?經驗表明,讀書和實踐是掌握領導方法的基本路徑。“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讀書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獲取知識、提升技能的主要渠道。當今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年代,一個人要想緊跟時代脈搏,適時掌握新的領導方法,就必須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多讀書、讀好書,從中汲取有用的營養成分。然而,畢竟“書上得來終覺淺,絕

知此事要躬行”。掌握、檢驗領導方法的根本路徑還是在於實踐。於實踐中,可以學會因地製宜、因事施策、因人而異等方法,而且還可以檢驗所掌握的方法到底是否管用、會產生何種後果,是否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適時調整。

掌握科學的領導方法,其目的在於運用,把“理論變物質”,而不是作為擺設。因此,在掌握一定的領導方法以後,還要創造條件積極運用它,讓它發揮實際效用。而方法之運用首要環節在於領導者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比如,正職副職,其位置不同,領導方法自然因之有異。正職要做的是“統攬而不包攬”、“放手而不撒手”的統籌統領工作,副職要做的則是“到位不越位”、“服從不盲從”、“依靠而不依賴”、“盡力而不爭功”的分內之事。具體工作場域中應該注意的方法則更多。比如,在發生矛盾或不同意見時要保持冷靜,以理智控製住情緒;多用表揚的方法,以鼓勵和調動團隊的積極性“;因人製宜”、“區別對待”,以實現多向發力;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著想,以創造融洽和諧的領導與共事關係;諸多方法不一而足。總之,有效的領導方法要善於運用、大膽運用。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短期內窮盡所有的領導方法,但是,注重從科學合理的方法中提高領導力是不變的永恒主題。唯有如此,領導才會真正成為藝術,管理才會真正帶來績效!(史見)

(來源:《新華日報》2017年2月16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