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開放對國際關係的影響_第一節 國際關係語境下的開放

第一節 國際關係語境下的開放

從更普遍的意義上講,“開放”主要是一個通俗用詞,不是一個學術術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開放一詞包含三方麵意義:①(花)展開;②解除封鎖、禁令、限製等;③性格開朗。在1989年修訂版《辭海》中,開放也有三種含義:①展開;②不關閉;③同“封閉”相對。開放指“同外界有聯係的”;封閉指“同外界不發生聯係的”。顯然,在中國開放戰略中,開放一詞首先是同封閉相對的,包含“同外界有聯係的”“解除封鎖、禁令、限製”等內涵,但遠不止此。因此,在研究開放對國際關係的影響時,有必要從國際關係的語境對開放進行初步的但比較嚴格的界定。

一、國際關係語境下開放的概念

關係是事物之間的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相互製約。國際關係是國家與國家之間因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各種各樣的關係,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相互聯係、相互影響與相互製約,包括國家之間的政治關係、經濟關係、軍事關係、文化關係等。本書在界定國際關係語境下的開放概念時,就是以此為邏輯起點的。

列寧曾經指出,所有的定義都隻有有條件的、相對的意義,永遠也不能包括充分發展的現象的各方麵的聯係。在界定一個概念時,關鍵是要把握概念所反映對象的本質和特征,從紛繁複雜的現象中抽象出最一般、最普遍的東西,並用簡明精練的話語嚴密準確地表達出來,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去顧及概念的每一個具體方麵。因此,在界定國際關係語境中的開放時,首先要弄清楚兩個方麵的內容,即開放的主體與本質特征。抓住主體,是為了使之與其他語境下的開放區別開來,抓住本質特征則可以揭示它與其他語境下的開放之聯係。

在國際關係語境下,開放的主體與國際關係行為體具有一致性,開放的主體首先必須是國際關係行為體。所謂國際關係行為體,就是活躍於國際舞台上的諸角色,包括國家、政黨、民族解放組織、國際組織、跨國公司、重要國際人物等。但是,不是所有國際關係行為體都可以成為國際關係語境下開放的主體的,隻有國家和不受國家約束的組織如民族解放組織、國際恐怖組織可以成為國際關係語境下開放的主體。

之所以如此判斷,是因為在威斯特伐利亞體製下,主權國家是國際關係的最基本單元,具有對內和對外的製約性。作為國際關係最重要、最基本的行為體,主權國家具有主權,能夠以其他行為體所不具備的強大能力和組織手段合法地參與和決定國際事務。正如梁守德指出的,“主權國家之所以能在國際政治中發揮最重要、最活躍的作用,充當基本的行為體,關鍵在於它是穩定的政治經濟實體,擁有主權,並能以其他行為體所不具備的強大能力和組織手段平等參與和決定世界事務”。事實上,其他國際關係行為體是受主權國家製約的。在國家內部,各種組織及個人在國際舞台上的活動都取決於國家與國際社會的關係。一般來說,如果國家實行封閉政策,孤立於國際社會,那麽國家內部各組成部分就難以與國際社會接觸,更難以在國際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在國家外部,各種國際組織的出現首先是國家開放的結果。沒有國家的開放,就不可能形成國際組織。同時,政府間國際組織也是由國家構成的,國家是國際組織的行為主體,國際組織是國家作用的對象,國際組織行為能力的強弱取決於國家支持與否。此外,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行為主體也是受到具體國家製約的,絕對獨立於國家之外的世界公民是少見的。

從開放一詞的釋義可以看出,開放既表示一種行為也表示一種狀態,既表示一個過程也表示一個結果。作為一種現象,國際關係語境下的開放與其他語境下的開放具有一致性。但是,作為特定語境下的現象,開放也具有其自身固有的內涵。

首先,開放是國家的基本屬性。國際社會是一個大係統,國家是國際社會這個大係統中的一個子係統。作為國際社會係統的一個要素,國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處在係統內部某一個特定的位置上,發揮著特殊的作用。國家與國家之間發生相互作用,從而構成一個整體。要素是整體中的要素,國家也是國際社會係統中的國家。如果將國家要素從國際社會係統整體中分割開來,它就會失去要素的作用。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國家生存與發展離不開國際社會。同時,國家自身也是一個係統。為了維持係統的存在與發展,國家這個子係統不僅需要與國際社會這個大係統進行能量交換,而且要受到內部要素的製約。作為國家係統的關鍵要素,人與人之間也是相互聯係的。而且,人是具有社會性的。“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的本質是交往的係統質,人交往故人在。交往的發展是曆史發展的前提,也是曆史最終轉變為世界曆史的前提。”事實上,人的社會性不僅推動了國際社會和世界曆史的形成,而且推動了國家的形成。人的社會性賦予了國家以開放性、國際性,並且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越來越突出。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國家必然要融入世界市場體係和國際大家庭,接受國際社會的監督和製約,同時在國家之間形成監督和製約,從而構成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和保障。

其次,開放是一種世界曆史進程。世界曆史不是原始存在的,隻有生產力的“巨大增長和高度發達”,“各個單獨的個人才能真正擺脫各種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最後,狹隘地域性的個人為世界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個人所替代”。由於生產力水平極端低下,地球上不同民族最初處於彼此隔絕狀態。隻是隨著生產力不斷提高,人類逐步突破地域的限製、拓展自身活動範圍,人類曆史才逐漸從國別史向區域史、從區域史向世界史演進,開始形成國家,然後形成地區國際社會,最後形成全球性國

際社會,從而誕生了世界曆史。在全球性國際社會形成的曆史進程中,東亞、西亞以及歐洲等地區國際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正是這些地區國際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加速了全球性國際社會發展的曆史進程。正是在東亞、西亞和歐洲地區國際社會互動的過程中,歐洲各國掀起了開辟新航路的熱潮,從而徹底打破了各地區彼此孤立的藩籬,將世界聯結成一個整體。達·伽馬“開辟了從葡萄牙到印度,從西歐經大西洋、印度洋到東方的新航路,把基督教文明中心與印度教文明中心直接地聯係起來……把舊大陸幾乎所有的重要文明區域通過海上都聯係起來”。到美洲大陸的航線開辟後,“世界一下子大了差不多10倍,現在展現在西歐人眼前的,已不是一個半球的四分之一,而是整個地球了”。從此,人類曆史開始真正具備了全球性意義,世界各國彼此開放的時代逐漸來臨了。

最後,開放是全球國際社會的形成。作為一種結果,國家開放的終極狀態是全球性國際社會的最終形成,國家全麵地融入了國際社會。地理大發現的完成隻是將世界各地從地理上聯結起來,世界各國並沒有真正融入國際社會。但是,地理大發現開啟了全球性國際分工的過程,也開啟了世界市場形成的過程,更開啟了殖民大擴張的過程。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分工完成、世界市場出現、殖民體係建立,全球性的國際政治體係終於形成了。“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麵的相互往來和各方麵的相互依賴所替代了。”從此,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基礎,世界各國均被卷入全球市場經濟體係,殖民地經濟也“變成了世界金融資本活動的一些環節”。隨著全球市場經濟體係的形成,開放成為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資產階級“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采用資產階級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裏推行所謂文明製度,即變成資產者”。在一些國家競相開放的過程中,利益爭奪日益激烈,最終引發了人類曆史上的兩次世界大戰,世界各國均被卷入了國際政治生活。1945年10月24日,基於各成員國主權平等的聯合國成立,這標誌著全球性國際社會的最終形成。《聯合國憲章》成為各成員國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世界各國都成為國際社會平等之一員。

綜上所述,在國際關係語境下,開放的主體是主權國家,開放的過程是世界各國構建國際社會的曆史進程,開放的結果是世界上各主權國家成為全球性國際社會平等之一員。基於此,我們可以將國際關係語境下的開放簡單地界定為:主權國家構建並融入國際社會的過程和狀態。

二、國際關係語境下開放的類型

國際關係語境下的開放既是一個自然的曆史過程,也是一個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過程。因此,在不同的背景下,開放的方式可能是不一樣的;在相同的背景下,開放的側重點也不一定是相同的。為了進一步研究的需要,本書分別根據主體的意願、開放的對象及開放的內容,對國際關係語境下的開放進行概略分類。

首先,從主體的開放意願來看,開放可以分為主動性開放和被動性開放。所謂主動性開放,就是指主權國家順應曆史發展潮流,積極融入國際社會形成的曆史進程並成為國際社會平等之一員的現象。在這種開放中,由於主權國家搶占了開放的先機,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積極應對開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因而開放效果一般是正相關的,即國家越開放就越富裕。例如,美國在獨立後積極融入國際社會,成為世界上最為開放的國家,取得了明顯的開放效果。以1990年美元的價值計算,1820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僅12432百萬美元,占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1.8%。到1992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為5675617百萬美元,占世界總量的20.3%。

所謂被動性開放,就是指主權國家尚沒有開放意願而被迫打開國門,接受不平等的國際規則、成為國際社會不平等之一員的現象。在這種開放中,由於國家一開始就喪失了開放的主動權,失去了積極主動地應對開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能力,因而開放效果一般是負相關的,即國家越開放就越貧弱。在近代中國曆史上,清王朝被西方列強用炮艦打開了大門。但是,當時中國統治階級根本沒有開放的意願。由於列強將一係列不平等條約強加在中國身上,中國失去了積極應對開放問題的能力,導致國家越來越貧弱。直到新中國實施主動性開放以後,中國才開始迅速發展,表1-1的數據鮮明地反映了這一點。以1990年的美元價值計算,1820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為199212百萬美元,占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28.7%。到1950年下降到僅6.2%。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各種原因,中國處於片麵開放狀態,國家經濟實力增長緩慢。1978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僅占世界的6.8%。開放戰略實施後,中國經濟逐漸步入正常發展軌道,國民生產總值開始以較快的速度增長。1992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615603百萬美元,占世界總量的12.9%。

表1-1 1820—1992年中國GDP總量及占世界GDP總量的比重 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Angus Maddison,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1820—1992),Development Centre of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1995,pp.190-191,227-228.

值得指出的是,被動性開放與主動性開放是可以相

互轉化的。被迫開放的國家如果能夠迅速轉變對開放的態度,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就可能變被動為主動。日本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在被列強打開國門後,日本果斷地實施明治維新,積極主動地融入國際社會,結果成為東亞乃至世界強國。

其次,從開放的地域範圍來看,開放可以分為全麵性開放和局部性開放。所謂全麵性開放,是指一個國家對國際社會所有成員開放,全麵融入國際社會。自開放政策實施以來,中國實行的就是這種全方位開放政策,既對社會主義國家開放,也對資本主義國家開放;既對發展中國家開放,也對發達國家開放。正如鄧小平同誌指出的,“開放是對世界所有國家開放,對各種類型的國家開放”。但是,中國全方位開放格局的形成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方麵,中蘇關係實現正常化,東歐劇變,中國形成了既對社會主義國家開放也對資本主義國家開放的狀態。另一方麵,從建立經濟特區開始,中國已經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沿江及內陸省會城市—沿邊開放城市”這樣一個從沿海到內地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出現了全國開放的局麵。

所謂局部性開放,是指一個國家隻對國際社會部分成員開放,或者一個國家隻有部分地區對國際社會開放的狀態。部分開放狀態的出現,可能是主體方麵的主觀意誌決定的,也可能是外部環境決定的。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實行的就是一種對部分國家開放的局部開放政策,主要麵向社會主義國家和新興民族主義國家。這種開放狀態的出現主要是美國對華封鎖、禁運政策造成的。正如尼克鬆指出的,中國的影響處於國際結構之外。這部分是由於它自己的態度以及它忙於解決內部問題,部分是由於外部世界的政策,最重要的是美國的政策。中國確立開放戰略之初,實行的則是部分地區對國際社會開放的局部開放政策。為了摸索開放經驗以便為全麵開放做準備,中國最初在深圳、珠海、廈門、汕頭設立了4個經濟特區。通過特區的實踐,中國逐步走上了全麵開放之路。誠如鄧小平所言:“我們現在的路子走對了,人民高興,我們也有信心。我們的政策是不會變的。要變的話,隻會變得更好。對外開放政策隻會變得更加開放。”事實上,此種背景下的局部開放不過是全麵開放的一個步驟、一個階段。

最後,從開放的主要內容來看,存在經濟開放、政治開放、軍事開放和文化開放等既相獨立又相交織的開放形式。所謂經濟開放,是指發展對外貿易和經濟合作,發展開放型經濟。經濟是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正是經濟利益的驅動,使得人們的交往範圍不斷擴大,使得人類從一個個狹小區域走向世界。正如吉爾平指出的,貿易是各國之間最古老、最重要的經濟聯係。實際上,貿易連同戰爭一直是國際關係演進的關鍵。在國家開放中,經濟開放是最基本的物質內容,是開放最主要的原動力。

所謂政治開放,就是指學習其他國家政治模式和政治體製的優點,積極開展政治交流與對話,促進國家治理效率的提高。政府質量是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國內治理方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國際關係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摩根索認為,“外交政策的精巧設計和熟練執行雖然需要充足的資源和人力,但是如果沒有一個高質量的政府就必然等於零”。誠然,學習國外先進政治模式和政治體製是提高政府質量的一個有效途徑。但是,引進國外先進的治理模式和政治體製可能引起國內政權的變革。所以,有些國家,特別是處於弱勢地位的後發達國家,對政治開放一般比較謹慎甚至保守。在中國近代史上,封建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頑固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結果使中國喪失了一次政治現代化的機會。

所謂軍事開放,就是指開展軍事交流與合作,引進國外先進的軍事技術、軍事設施以及軍事管理經驗,促進軍隊建設現代化。軍事力量是國家的硬實力,在國家安全和國際關係中具有決定性影響。正如摩根索指出的,“軍事準備是賦予地理因素、自然資源和工業能力真正國家力量重要意義的因素”。因此,一般而言,軍事技術落後的國家處於軍事開放的矛盾之中。一方麵,它們希望引進先進軍事技術和現代軍事裝備,提高自身國防能力;另一方麵,它們擔心開展軍事交流泄露國防機密,影響國家安全。事實上,軍事技術先進的國家也有同樣的困境。一方麵,它們需要通過轉讓軍事技術和軍事裝備獲取經濟利益,通過軍事交流獲取他國軍事情報;另一方麵,它們也擔心先進軍事技術的轉移會導致國際社會不穩定,特別是擔心其他國家軍事實力增強後挑戰其國家安全利益。因此,發達國家對軍事技術轉讓非常謹慎,一般不輕易將核心軍事技術轉讓給軍事技術落後的國家。

所謂文化開放,就是指開展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廣泛吸收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促進本國文化發展與繁榮,增強本國文化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增進文化之間的互相溝通和了解,促進各國文化和諧共存。作為一種存在物,文化也是有生命的,其生存與發展也是需要養分的。一種文化越能夠吸收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就越能夠生存與發展;一種文化越能夠開放兼容,就越能夠持久承續。曆史上曾經存在過一些輝煌的文明,現在大多數已經消亡了。正如梅爾科考察文獻後得出的結論:合理的共識是至少存在過12個主要文明,其中7個文明已不複存在,5個仍然存在。誠然,那些文明的消亡有多種原因。但是,不可否認,這與其不能正確應對外部文明的挑戰也具有非常密切甚至是主要的關係。值得指出的是,與過去的野蠻征服不同,今天文化開放的主要途徑是文化交流。但是,在開放過程中同樣存在著激烈的較量與衝突。因此,文化開放也是一個充滿矛盾的潛移默化過程,各國都比較謹慎。

(本章完)